【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01日16:01:01,原标题:不容易!南海这份海洋环境预报终于有了 日后将有什么样的做用呢(2),不容易!南海这份海洋环境预报终于有了 日后将有什么样的做用呢 对海洋环境的监测包括pH值、溶解氧、水色、透明度等要素。海啸地震观测和专项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将在下一步开展。对南沙三大岛礁海洋环境预报,主要涵...
【标题】不容易!南海这份海洋环境预报终于有了 日后将有什么样的做用呢(2)—王勋
不容易!南海这份海洋环境预报终于有了 日后将有什么样的做用呢
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很难想像基本的信息传输,在南海就是一个大问题。据《中国海洋报》介绍,以前,地面传输专线是南海区的海洋站将观测数据传输到南海预报中心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南海海域辽阔,海洋站分布范围广且较为分散,西沙站、南沙站、大万山站等海洋站均建在在孤悬海外的岛礁上,离大陆较远,无法架设地面专线。因此,在2010年前,这些海洋站的数据是由观测员通过电话口述传回中心站,再由中心站通过地面专线传输回南海预报中心。2010年后,离岸海洋站相继建成了VSAT通讯卫星接收分站,数据由卫星直接传回位于北京的国家海洋预报中心,再通过地面专线从北京传回广州。
一直到2015年1月,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预报监测大楼楼顶卫星接收天线队列迎来了新成员——VSAT通讯卫星接收天线,标志着VSAT卫星双向通讯站正式开通,这才实现了南海区覆盖整个南海海域的海洋观测数据传输自主互通。来自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刘大海曾撰文介绍,海洋观测预报需要投入大量高新技术设施,如气象卫星、海洋观测站、浮标系统等。南海周边国家在常规观测方面投入较少,反而是域外国家如美国、日本等为该地区提供免费实时的预报服务。目前南海周边国家更多关注危害大、突发性强的极端天气海况预测预报服务,如马来西亚成立了国家海啸预警中心,负责提供印度洋、太平洋及南海的地震和海啸警报信息。
我国于2016年成立的南海海啸预警中心业已运行。地区联合观测预警方面,印度尼西亚与德国合作建设了海啸警报系统,但因管理不善,运营前景堪忧。每当某些媒体炒作中国“造岛”是“军事化”时,中方总是解释,有关建设完成后将有助于提升南海地区海上搜救等公共服务能力。
投稿删稿联系邮箱:gaojian@jsnol.com 苏北网首页:http://www.jsnol.com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