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04日10:43:01,原标题:法院拍卖玩具枪,算不算犯法?再也不敢大街上玩玩具枪了(2),法院拍卖玩具枪,算不算犯法?再也不敢大街上玩玩具枪了 从规定和法律上来具体分析,由公安部发布、2008年3月1日实施的《枪支致伤力的法庭科学鉴定判据》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非制式枪支致伤力判据为枪口比动能1....
【标题】法院拍卖玩具枪,算不算犯法?再也不敢大街上玩玩具枪了(2)—季节

法院拍卖玩具枪,算不算犯法?再也不敢大街上玩玩具枪了
我国《枪支管理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本法所称枪支,是指以火药或者压缩气体等为动力,利用管状器具发射金属弹丸或者其他物质,足以致人伤亡或者丧失知觉的各种枪支。”也就是说,拥有这种玩具枪就意味着已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这些规定和法律条文,就是法院通过没收违法所得这些玩具枪的现实依据,这一点恐怕法院自身再清楚不过。可法院却解释,对于这些玩具枪只进行了价格鉴定,没有进行“枪口比动能”鉴定,从这些玩具枪的来源来看,法院恐怕有自相矛盾之嫌。退一万步讲,即使法院拍卖的玩具枪不是没收违法所得,那作为法院,其自身难道会不清楚这些玩具枪在目前法律上的真正意义?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知道,那法院的自身问题可比自相矛盾严重多了。
在现实中,确实有很多人因为贩卖或者持有BB弹玩具枪被判刑。就在前几日,天津一位老太就因为自己的射击摊上有这类玩具枪,就被天津河北区法院以犯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老太以及很多看了此新闻的人都觉得冤枉,但法律却是铁板钉钉,这里分歧的根源就是当事人坚称是“玩具枪”,而司法机关却认定为“枪支”并予以刑事指控。
可是在法院拍卖玩具枪事件中,这种分歧似乎来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法院觉得这些枪就是小孩子的塑料玩具枪。也就是说,可能存在这样的两种情况,一种是,当初通过违法收缴的时候按照真正枪支判决处理,可轮到法院自身拍卖,获取利益时,其又回到了玩具枪的“本来面目”。
另一种是,即使这些枪不是违法收缴而来,那鉴定其“枪口比动能”也是法院职责所在,如果合规,当然可以卖,但是像法院这样没有鉴定就直接拍卖,恐怕不仅是不妥当那么简单。这两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都表明,法院成了最权威的决定者,其主观判断为大,甚至可以反反复复,这又将相关的规定和法律条文置于何地?
如果那些已经判刑的贩卖或持有玩具枪的人继续保持原判决,也继续遵守标准有漏洞的规定。那依据现在的规定和法律来看,法院作为法律权威的维护者,单方面拍卖这种玩具枪,主动地将这种法律意义上的“真正枪支”,流向市场,流向社会,这难道不是知法犯法?而且,不去鉴定就拍卖那些可能是法律意义上的枪支,不仅是无视相关规定和法律,更是违背了相关规定和法律。按理也应该进行具体的调查,依法问责,使其接受法律的制裁。否则,又把那些因为玩具枪而在牢狱里度日的人们放在何处?又将相关法律的权威放在何处呢?
投稿删稿联系邮箱:gaojian@jsnol.com 苏北网首页:http://www.jsnol.com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