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2)

2017-01-05 14:12:01 来源:苏北网 作者:王勋 责任编辑:卢杰

【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05日14:12:01,原标题: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2),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业的发展 直到最后发布禁令。如今的潭门镇,大量工艺品店关门,当地政府倡导转型到渔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等领域,但目前仍没有具体措施。工艺品一条街...

【标题】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2)—王勋

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
海南岛禁止买卖瑚礁、砗磲制品 涉数万人营生政府前期扶持该项产业的发展
  直到最后发布禁令。如今的潭门镇,大量工艺品店关门,当地政府倡导转型到渔业、旅游业和餐饮业等领域,但目前仍没有具体措施。工艺品一条街全关门了潭门镇是海南省琼海市东部沿海一个小镇,以盛产砗磲工艺品闻名。砗磲是一种海洋最大的贝类,最大的壳可达1.8米。由于砗磲贝壳色彩洁白,手感温润,还有贝类特有的珍珠光泽,近年来广受收藏界追捧。2016年11月30日,海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了《海南省珊瑚礁和砗磲保护规定》,规定要求从今年1月1日起,全面禁止海南岛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为原材料制作旅游纪念品、装饰观赏品或者其他制品;禁止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碎体烧制石灰或者作为其他建筑材料;禁止网络交易平台、商品交易场所,为违法出售、购买、利用珊瑚礁、砗磲及其制品提供交易服务。1月3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联系了潭门镇多家贝类工艺品店,均被告知砗磲制品已经下架,不再售卖相关产品。潭门镇海螺海工艺品的店员王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由于接到禁令,店里所有砗磲、珊瑚制品已经全部下架。王女士介绍说,自己所在的街道上所有工艺品都已经关门。
  玲珑贝艺的老板打算实在不行就“干回老本行”——出海打渔。老板称,大约十几天前接到通知说不让卖砗磲了,所以店里的货全下架了,自己现在也不知道该做什么,“全潭门的人都没饭吃了。”电商平台上经营潭门镇砗磲工艺品的多家店铺也纷纷表示,近日不再销售砗磲制品。有店铺客服回复称,海南省1月1日开始管控砗磲制品后,海南省岛内所有快递公司都暂时拒收砗磲制品,所以难以发货。但同时,不少商户也表示目前尚有库存。潭渔王海产品铺的老板李某介绍说,禁令实施前曾接到通知让处理店里的砗磲,“但一个月时间根本不够,谁能一口气收购那么多。”
  李某告诉北青报记者,因为此次禁令,自己的店铺损失惨重,具体金额尚未计算清楚。砗磲买卖上万人的生计潭门镇一家珠宝精品店的店长陈明(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前两年才开始做砗磲生意,当时是看好砗磲市场,所以专程回来。陈明说,大概是2012年到2013年,砗磲工艺品加工突然在潭门红火起来。自己看到喜欢砗磲工艺品的人很多,市场前景不错,加上当地政府那时正在支持这个产业,所以就结束了在外打工,回到家乡从事砗磲生意。据陈明介绍,他回来时,当地政府给了砗磲行业很大的支持,“镇里修了更通畅的大路,吸引了更多游客,那时候感觉家家户户的环境都改善了。”潭门本地选择进入该行业的人越来越多,成为上万人的生计所在。时间到了2015年,当地开始禁止砗磲的捕捞。陈明表示,那时已经有人预料到会有全面禁止的一天,但这次“禁售令”真发布了,商户们却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工艺品店“南海一号”的老板林生(化名)不是本地人,他是被砗磲吸引到潭门的。
  林生说,几年前看到砗磲生意来钱快,他就动了开间砗磲工艺品店的心思。林生表示,他到潭门的时候,这个小镇已经没有多少人打渔了,都在做砗磲的生意,“砗磲一个就能卖成千上万的,这来钱多快啊,谁还去打渔?”海南省砗磲协会会长曹业科对北青报记者介绍,目前潭门镇共有900多家从事砗磲工艺品买卖的工艺品店,加工作坊大约有150多家,仅去年一年销售额可达30亿。曹业科表示,在潭门从事砗磲相关产业的本地人有2万人,外来人员接近1万人。此次禁令在潭门镇发布后,只有不到20天给商户清库存,曹业科称,仅他自己的个人损失就已经超过2000万元,整个行业从生产到流通的损失无法计算。先扶植后禁止如今,以砗磲为代表产业的潭门镇陷入尴尬,曹业科将这种尴尬归结为镇政府的问题。2013年开始,潭门镇年年都有大型的砗磲展销会、拍卖会,潭门镇所属的琼海市当年也在大力支持他们的砗磲产业。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琼海市对潭门镇砗磲产业的支持来自于琼海市政协组织调研、撰写的一份报告。这份《关于我市砗磲加工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成文于2012年,获得了时任琼海市委书记的批示。
  当时批示的内容是:“此报告很有指导性。所提建议可逐项研究落实。”这份被要求落实的调研报告中提到:“针对如何进一步提高雕刻工艺,增加产品附加值等环节问题,调研组将准备赴发达地区学习取经,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议对策,争取上级有关部门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扶持,让该产业尽快摆脱贱卖原材料及初加工微利的状况,进一步做大做强,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在此背景下,2013年潭门镇的砗磲产业迅速走向繁荣,但这种繁荣只持续了两年多就发生了变故。2015年9月11日,琼海市政府官网发布一条消息,内容是《潭门镇进一步落实市委市政府保护海洋资源环境、打击非法捕捞海生物的工作会议》。该会议明确提出“严禁潭门船只、渔民在出海作业时打捞砗磲贝、海龟、珊瑚等海洋保护生物”。
  要求“各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破坏三沙海洋资源环境的船只、渔民严查严处”。在会议的要求下,当地有关部门对潭门门店进行了一一检查,查封了对有在售砗磲、贝壳、珊瑚、玳瑁等违法产品的企业。当地媒体报道称,“昔日繁华的潭门街道异常冷清,几乎所有的门店都关门了。”有转型方向没具体措施据琼海政府门户网站2013年1月16日发布的一篇名为《琼海潭门贝壳交易市场:工艺师月薪在万元以上》的文章介绍称,2013年潭门共有销售贝壳工艺的店铺200多间,还有老板在海口、广州等城市开办10多间贝壳工艺销售店,从业人员2000多人,贝壳文化已成为当地经济增长的有力支撑。文中介绍说,潭门几十家贝壳工艺厂中有本土工艺师200多人,技术熟练的工艺师每月可领到10000元至12000元工资。2014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潭门镇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108人,砗磲贝类工艺品的销售为当地第三产业贡献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5.16亿元。按照潭门镇的说法,砗磲已经成为这个小镇的支柱产业,但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求潭门镇转型的也是2015年9月的这次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各部门要加大引导力度,把产业转型当做一项责任来抓”。
  以什么方式转型?往哪转?至今仍是潭门镇需要面对的问题。砗磲禁令后,潭门的未来方向在哪里?去年12月27日,潭门镇镇委副书记、镇长甘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简单说就是开发远洋捕捞,发展远海盘礁网箱养殖,扶持发展休闲渔业,开发南海特色旅游,依托南海博物院打造海洋特色乡村长廊、兴建潭门海产品市场等等。”报道中提到,现在8000多名渔民95%从事砗磲相关的工作,转产之后,他们也将分别转型到渔业、旅游、餐饮等产业。但目前,潭门镇对转型依然没有具体的措施出台。1月3日下午,潭门镇镇政府工作人员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承认,他们“之前当地在相关产业的确投入较大,但现在也只能认真执行省委省政府的决定”。工作人员介绍说,接下来潭门镇将按照省政府指示做好转型转产工作,结合潭门实际,发展旅游业等,不过具体措施还没有出台,“我们不会安排张三、李四具体做什么,但已经有了多个方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转型转产。”

投稿删稿联系邮箱:gaojian@jsnol.com    苏北网首页:http://www.jsnol.com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用手机阅读此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
苏北网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苏北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苏北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toushu@jsnol.com 您的意见可以让我们做的更好
淮安中讯传媒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免职声明 | Copyright jsn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04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