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07日16:39:01,原标题:媒体:治霾需一辈子?我们没理由这么“等”什么时候才能重见蓝天(2),媒体:治霾需一辈子?我们没理由这么等什么时候才能重见蓝天 这些声音无不在昭示一个悲观的前景:治霾是一场持久战,期盼雾霾永别不切实际。 当然,这些数字不是空口说的白话,因为伦敦治雾霾用了30年,洛杉矶治霾...
【标题】媒体:治霾需一辈子?我们没理由这么“等”什么时候才能重见蓝天(2)—季节
媒体:治霾需一辈子?我们没理由这么“等”什么时候才能重见蓝天
所以,治理雾霾不能只是靠天吃饭,靠时间来消解,从自身的生产活动中下手,才是关键。 当前,最为迫切的问题是,雾霾与排放息息相关,但具体与哪类排放物质有关,现在并不清楚。有调查数据显示,中国雾霾的大范围产生并没有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呈正相关,出现的时间也未与工业活动高峰期呈正相关,甚至是在节能减排的趋势中逆势增长,这与伦敦、洛杉矶的雾霾特点有些不同。
因此,当前最需要考量的不是多长时间能治理好雾霾,而是导致雾霾形成的最大“嫌疑犯”究竟是什么物质。 其实,在治理雾霾方面,我们国家已经拥有了许多良好的先决条件,比如,现代的治霾技术、理念等;在能源的使用方面,清洁能源的比重也日益增大,二氧化碳、硫化物的排放总量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而且,我们有着伦敦、洛杉矶的前车之鉴。
中国科协副主席秦大河之前就曾说过:雾霾天气消耗要取决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变化以及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我想30年太久,三五年也不现实,我们需要一定的历史时期”。 而要缩短这个“历史时期”,在治霾力度上绝不可马虎。刮骨疗毒,容不得假把式。
前不久财政部发布《关于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检查典型案例的通报》,公布对9个省(区、市)2013至2015年中央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检查结果,发现上亿治霾资金被挪去发工资搞招待。这显然是对治霾按“快进键”的阻碍,也必须尽早消弭。 我们没有理由等待“一代人的一辈子”才能治理好雾霾,只要踏踏实实搞清楚雾霾背后的“元凶”,对症下药,也将铁腕治霾的高压态势延续,消除雾霾就不会绵绵无期。
投稿删稿联系邮箱:gaojian@jsnol.com 苏北网首页:http://www.jsnol.com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