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16日10:33:01,原标题:台媒看北京繁体字“私塾” 老板娘是台湾人所用繁体字招牌与周围(2),台媒看北京繁体字私塾 老板娘是台湾人所用繁体字招牌与周围格格不入 老板娘李雪莉是中文系出身,到北京生活十几年,原本从事广告业的她后来转行经营这家咖啡馆,还在店内兼职开了北京唯一教繁体字的私塾。繁体字近...
【标题】台媒看北京繁体字“私塾” 老板娘是台湾人所用繁体字招牌与周围(2)—张雨辰

台媒看北京繁体字“私塾” 老板娘是台湾人所用繁体字招牌与周围格格不入
如果用简体字表达,就会让人无法分辨到底是“我的头‘发烧’了”,还是“我的‘头发’烧了”。李雪莉几年前开始在店内教课,不只教客人怎么写繁体字,周末还开起“私塾”,让学生认识汉字的演变和部首的含意。李雪莉强调,这么做只是纯粹兴趣,基于对文字的喜爱才开课。最新一期的繁体字课堂上,5名学生来历都不同,共通点是对文字都抱有浓厚兴趣。学中医的李小姐是因为文献很多都采用繁体字才报名。学了繁体字之后,她更能掌握文字的逻辑性,但日常写作却不会用繁体字,因为“写了繁体字跟大家交流反而会产生障碍”。她表示,不觉得繁体字特别代表什么,也不认为现今简体字是“分化”,只能说是历史发展需要,毕竟从大篆、小篆再到隶书,也都是演进过程。
庞先生也说,中国文化的文字一直在流转,从最复杂的甲骨到现在的简体汉字一直在做“减法”,算是一种进步。繁体与简体字之间只是传承的关系,没有孰优孰劣。就连从小生长在繁体字环境的李雪莉也觉得,应该要跳脱繁体与简体字孰优孰劣的争论,两者其实就是笔划繁与简的差别。教课到现在,李雪莉觉得自己已超脱繁简好坏的拉扯,因为繁体字虽然感觉比较对,但很多简体字其实也是来自古字。李雪莉对文字的兴趣,也一点一滴改变了很多顾客。她表示,肯在临摹本上学写繁体字、明白笔划顺序的顾客结账可打九折,原本很多人不愿意,结果愈来愈多客人推开店门是说“我们又来写字了”,而不是说要来喝咖啡。“把你喜欢的事,做成别人喜欢的样子”,这是李雪莉经营繁体字咖啡馆保持的心态,而从顾客和学生的反应看来,她对文字那份纯粹的兴趣,确实已在京城慢慢散播开来。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