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19日11:15:01,原标题:转型社会,你还在迷恋着铁饭碗?但是私营企业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2),转型社会,你还在迷恋着铁饭碗?但是私营企业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为了响应任正非提出年轻化的口号,年龄进一步提前至43岁,而低级别的普通员工,在35-40岁的时候就会被人力资源部门逐渐以各种理由淘汰。 华为这么做...
【标题】转型社会,你还在迷恋着铁饭碗?但是私营企业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2)—季节
转型社会,你还在迷恋着铁饭碗?但是私营企业也并不是那么好做的
一般来说,劳动力精力最旺盛的时代是20-30岁,除了惊人的求知欲,体力也很充沛,可以无限制地熬夜、加班、出差,这恰是华为员工所必备的能力。而人到了30多岁的时候,要结婚生子,照顾家庭,对工作的投入,自然会降低,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更致命的是,人在年轻的时候,姿态谦逊,愿意学习新知识,而35岁以后,步入企业中层,拥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对新知识的接受度要差一些,应对变化的积极性没那么强。但当前是科技进步和社会转型急剧变化的时代,放缓探索与学习,就意味着公司可能会被竞争对手超过,直至淘汰,对自身处境始终抱有危机感的华为正是出于这种原因力推员工年轻化。 视角限于此,不过是华为一家公司、一个行业的现象,但对年龄的歧视背后有着更深刻的时代背景。
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加快,使得劳动力的迭代呈现跳跃,经验与知识的价值很容易被新技术和新知识清零,限于个人习惯与经验积累的惯性,一个人的缓慢学习无法适应技术和社会环境的快速变化。
无独有偶,最近一期《经济学人》也发表了《终身学习———如何在自动化的时代生存》的特刊,文章提到A I的出现呼唤另一次教育革命,但工作生活的惯性与快速的时代变化,使得任何人都无法通过一次教育就可以从容应对。 过去中国IT与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不论是编程语言,还是对网络用户的需求挖掘,旧有的行业经验不仅不能启发新模式,反而成为创新的障碍。
新的商业模式往往不是老公司改进出来的,而是新公司颠覆出来的,处于不同世代的劳动力的经验呈现的是替代而非积累的关系。因此用人单位更愿意直接雇用学习能力更强的新生代,而不是经验更丰富的少壮派。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