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2月04日10:34:02,原标题:"陈立夫侄子"面包店将关门 最后所做面包被广大民众抢购一空(2),陈立夫侄子面包店将关门 最后所做面包被广大民众抢购一空 今年1月,红炉磨坊发出公告称,由于生产面积不足475平米,拿不到生产许可证,以及竞争对手关于侵害商标的起诉,红炉磨坊将于1月底正式关门。1月24日下午4点...
【标题】"陈立夫侄子"面包店将关门 最后所做面包被广大民众抢购一空(2)—张雨辰
"陈立夫侄子"面包店将关门 最后所做面包被广大民众抢购一空
排到收银台后,看到店员背后货架上还有几个欧包,忍不住又加了几个,“葡萄核桃的那个还有几个?”“你要几个我给你找。”“那拿两个吧。”集齐25枚徽章就可以兑换礼品的积分卡只差这一次就可以盖满,但王先生拒绝了店员为自己兑奖的提议,而是自己保存了下来,“让我留个纪念吧。”王先生说,红炉磨坊的面包味道很好,自己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来买一些,这次听说老店要关门了,就想多买一些,自己留一部分,也给外地的朋友寄一些。而张女士则是第一次带着子女来红炉磨坊,姐弟俩端着盘子在店里选购了很多心仪的甜点。站在等待排队的队伍里,母亲张女士的眼光又被玻璃柜里的手工巧克力吸引了,“你们要不把这四块巧克力也带上吧?”结果却遭到两个孩子“太大手大脚了”的嫌弃,张女士有些不服,“好吃就行啊。”像张女士这样第一次来红炉磨坊就恨不得把所有甜品搬回家的人最近几天不在少数,店里的员工都管这叫“回光返照”。
2002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法学院,曾任台湾《联合报》驻日特派员的陈泽祯将人生第二家烘焙店开在了北京亮马桥路,取名红炉磨坊,此后多年处于亏损状态。直到今年1月13日,北京红炉磨坊食品有限公司全体员工发布公告,“面对晴天霹雳式的外压,红炉终于倒下了,2017年1月25日,红炉磨坊正式和各位告别了!”后来,这篇公告被写进《就这样,红炉磨坊死了》一文,在朋友圈引起广泛传播,吸引众多食客前来,红炉磨坊首次实现盈利。老爹自己说,“你看,要关门了生意才好起来,多遗憾啊。”“要做就做最好的”。
红炉磨坊的创始人陈泽祯,今年已经72岁,台湾著名企业家和金融家陈惠夫之子,祖父是国民党元老、孙中山的左右手、蒋介石的拜把子大哥陈其美。他人介绍陈泽祯时,常常都会提到“国民党大佬陈果夫、陈立夫的侄子”这个身份,但对这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来说,他更喜欢别人称呼自己“面包老爹”。进入不惑之年后不久,陈泽祯辞去了台湾民办报纸《联合报》的驻日特派员的工作,转而开始学习烘焙。1997年,老爹学成返美,开了自己的第一家面包店AlphaBakery。店址选在田纳西州一条高速公路边,位置不算很好,但很快有了名气。后来还被当地媒体评选为“美国东南七州最佳面包房”。2002年,老爹在北京开了自己的第二家AlphaBakery店,取中文名为红炉磨坊。彼时,国内市场还不是很关注粗粮、鲜奶油、无添加等概念,但老爹始终坚持使用进口原料,拒绝植物奶油。他说,“要做就做最好的。”在外漂泊多年,让中国人在家门口也能吃到地道健康的面包一直是他的心愿。
2010年,央视《人物》栏目来店里采访老爹,初定名为《陈泽祯的刚柔人生》,但几天接触下来,导演决定改名,就叫《面包老爹陈泽祯》。从此,陈泽祯一直以面包老爹自称,熟悉的顾客也都习惯叫他一声“老爹”。对原料和品质的坚持,让红炉磨坊产品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但也让它在临近关门时,受到顾客这样的评价:“对红炉磨坊一直坚持无添加的理念充满敬意,订过他家的圣诞面包史多伦,好吃到世间无二!”在附近上班的陈女士介绍说,从上班第一天发现红炉后,自己已经在这里买了十几年的面包,每个月都要专程来采购一些带回家里。“他家的面包都是无添加,怀孕的时候只能吃他们的,给女儿吃也比较放心。”红炉磨坊官方微博的关店声明下,有老主顾将老爹“十年如一日的保持纯粹和古朴”称之为匠心,也有人感慨,“满满的记忆就要消逝了。”“面包老爹”面临双重危机。1月19日傍晚,老爹姗姗来迟。一进门就向众人道歉,由于去顺义看新厂址耽误了些时间,老爹回到店里的时间比预期晚了一些。
据老爹介绍,《就这样,红炉磨坊死了》一文火了后,不少热心人纷纷联系他,希望能够通过众筹帮老爹渡过难关。也有不少业内同仁邀请他迁去他们现有的烘焙工厂,条件非常优厚,“1000多平米的大厂房啊,我好羡慕哦。”晚上6点,一名曾经的员工专程赶来安慰老爹,同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自己的朋友打算投资红炉磨坊,帮助老爹把这家店保下来。关心这家店的人们都在想办法留下红炉磨坊,但老爹自己很明确,24日的最后期限一到,红炉磨坊一定会关门的。关门的理由正如声明中所言,“正当我们大家都珍惜着我们这个大家庭似的红炉时,却遭遇到工厂面积不足,不给生产许可,并被一家2006年开业的公司起诉称侵害对方商标。”2014年,天津一家名为“红炉”的食品企业向红炉磨坊发来律师信,认为红炉磨坊侵害了自己的商标,要求改名。起初老爹不以为意,2002年自己去注册商标时,被告知因为与河南一家名为“红磨坊”的食品企业名称接近,不能注册,老爹想“我差一个字都说太接近,你这两个字差得岂不是更远”。
但2016年春季,老爹正式收到了法院开庭通知,没想到对方诉求成功,获得立案的老爹赶紧咨询了专业律师,被告知官司很有可能会输,“国内有人专门打这种官司,很耗人,最后基本都是赔钱了事。”这成为老爹决定关闭红炉磨坊的一个理由,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2014年食药监局出台新规定,要求烘焙企业生产车间的各个部分必须分别达到一定面积。老爹的仓库、化验室都符合规定,偏偏工作车间只有164平米,达不到300平米的要求。2014年底,红炉磨坊被停发了企业食品生产许可。如今,之前的生产许可证已经到期,续发似乎已经毫无可能,老爹只好决定关门。文/本报记者孔令晗未来,店里还有24名“儿子女儿”。记者出身的老爹如今常年生活在北京,最近几年他很明显地感受到人们正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政府也在加大力度进行监管。但老爹认为,与其限制生产规模,不如从严把控最终产品的质量。
在老爹通州的工厂周围,很多小作坊已经被关闭,红炉磨坊被停发生产许可证时,有朋友曾私下偷偷问食药监工作人员,对方解释说,“那些小作坊根本做不出来符合规定的面包,做出来也不敢吃。”见识过日本精品老店的陈泽祯对此不以为然,他说,作坊根本不在大小,能生产出符合卫生标准的产品,才是挽救国内食品名誉的重点。“日本一对夫妇的和果子每年能卖1亿日元,但人家制作加售卖也仅4平米,因此被全日本注目学习,是故面积大小绝对不是决定食品品质的根本。”年关将至,老爹随身的笔记本上日程已经排得满满当当,还有很多人邀请他去看新厂址。老爹不是很乐观,“不少原料要求进口,工艺坚持不用添加物,费工费时,这些固执的坚持可能很难被理解”,但老爹依然要去。毕竟,店里还有24名“儿子女儿”,大家都叫他一声老爹呢。而且,“如果这些小坚持真的得以流传下去,当然更好。”让老爹欣慰的是,关门消息公布后,曾经的员工“小公鸭”给他发来信息说,“作为您的子女,我们一定会秉承红炉最宝贵的坚持继续前行,用我们的努力去一步步地将小红炉做得更好。”老爹将这条短信收藏在手机里,每每向别人提起都是满满的骄傲。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