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2月11日10:13:02,原标题:西安"天坛"遗址规划2年未动工 规划早就做好却因拆迁等原因无法(2),西安天坛遗址规划2年未动工 规划早就做好却因拆迁等原因无法动工 网友2016年底上传的照片显示,遗址周边悬挂的生锈牌子上依稀可辨认出学生宿舍几个字,遗址围栏边镌刻着陕西省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天坛遗址等字样。然...
【标题】西安"天坛"遗址规划2年未动工 规划早就做好却因拆迁等原因无法(2)—张雨辰
西安"天坛"遗址规划2年未动工 规划早就做好却因拆迁等原因无法动工
龚国强所说的南侧房地产楼,即指城中村改造后建起的高楼。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成员安家瑶2016年底曾再次到访此地,电话里,她忍不住叹气,“旁边的老操场荒草丛生,周边的高楼也越来越多。还是得好好规划保护起来啊。”回应,正编制新规划推动公园建设。2014年12月,西安市政府常务会通过《天坛遗址公园概念规划》,根据规划,西安将建占地约35亩的天坛遗址公园。该方案在保护遗址的基础上,计划新建两层天坛博物馆以及配套设施,并在遗址周边新增绿化景观和园区道路。遗址公园的建设则交由曲江新区管委会具体实施。近日,有媒体报道,距规划过去两年多,天坛遗址公园仍未动工。
记者昨日就此事多次致电曲江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但未获得回应。据西安市文物局文物保护与考古处处长唐龙曾介绍,目前文物局正在编制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规划,已将天坛遗址与大、小雁塔等一起纳入。随着该规划出台,有望推动天坛遗址公园的建设。在相关规划落实前,该如何保护西安天坛遗址?龚国强表示,“现在只能简单用围栏将坛体围起来,由专门的文物保护员看护,无法对外开放。”追问,遗址公园为何动工难?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天坛所在部分区域属地管理权属于陕西师范大学,且周边住宅建筑较多,拆迁改造较为困难。如今西安天坛仅开掘出“圜丘”。
整个圜丘呈层状圆台形,坛体分四层,层高1.5-2.3米不等,均由素土夯筑,并用黄泥抹平。龚国强说,天坛应为组合性建筑,目前仅发掘出圜丘,周边应有多个辅助建筑,如休息、宰牲口场所等。由于周边房屋无法拆迁,龚国强等人无法做进一步考古发掘。安家瑶也表示,根据古献记载,坛外几十米有矮墙,且祭祀时会有玉制品,也可能被埋在周边建筑物之下。此外,安家瑶还提及,西安申请世界文化遗产时,天坛因周边环境较差遗憾落选。她回忆道,2007年西安申请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时,曾考虑将天坛遗址纳入其中,但由于其周边城中村、居民楼等环境较差,未能入选。遗址文物价值如何?西安天坛遗址始建于隋,并作为皇家祭天场所沿用至唐朝,比北京的明清天坛早千余年。遗址高8米,12个坡面均有台阶,显得颇为雄伟。台阶称“陛”,位于正南方最宽的“陛”为“午陛”,是皇帝登坛的阶道。史料记载,隋唐两代共有包括女皇武则天在内的21位皇帝在此举行祭天仪式。
1999年3月,西安天坛“重见天日”。曾参与考古发掘的西安天坛遗址发掘负责人安家瑶回忆,根据文献记载确定了天坛圜丘的大致位置,刚好此处有一个土包,便在此开始了发掘工作。她讲了一件发掘时的小插曲。“有很多出乎意料”,安家瑶说,“史书记载坛是4成,前期大家就琢磨,成是什么意思。后来发现原来4成就是4层的意思”。龚国强介绍,根据唐朝官方的正式记录,大部分皇帝都曾在这里登基祭拜天地。形式、位置和功能也与北京的明清天坛有很多相似之处。“由四层塔台组成,位于旧时古城的东南方,通过宰杀牲畜祭拜”,龚国强说,“这些都和北京天坛类似”。西安天坛的价值并不止于此。龚国强认为,这里曾是中世纪东方大都市、丝绸之路起点,作为隋唐长安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历史见证,应尽快完善保护。目前如何保护遗址?虽然规划一直未能动工,但对天坛圜丘的保护性修复工程2003年开始就已着手进行。龚国强介绍,保护措施包括在天坛本体上覆盖一层沙层,再涂抹素土、石灰等保护层。
此外,还将用围栏将坛体与周围建筑分隔开。西安市隋唐长安城遗址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也曾介绍,已在其中一条陛上搭建木质踏步,并覆以桐油保护。研究者和参观者可以通过这条踏步登上坛顶,避免直接碰触坛体,减少对素土坛体的踩踏。由于短时间内无法改变天坛的周边环境,只能将目前开掘出的圜丘暂时隔离。龚国强说,遗址平时不对外开放,由专门的文物保护员看护,每年会对坛体进行小范围修补。天坛遗址南侧的高层建筑也会对文物环境带来影响。安家瑶说,现在院墙已经侵犯了坛体本身。此外,坛体周围区域应该还有其他古迹。如果建筑物和人为活动过多,会对文物造成破坏。相关,北京天坛历时数十年复旧貌。
北京天坛占地273万平方米,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外坛则主要为林区及西南部的神乐署。1918年辟为公园。不过,彼时的天坛并非如目前这般齐整。曾在天坛工作数十年的天坛公园原总工徐志长回忆,上世纪60年代末,内外坛墙内种植很多果树和农作物,南侧区域也盖有密密麻麻的简易楼。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天坛提出“恢复历史风貌,再现古坛神韵”。天坛北部清理了大量的非景观建筑,迁出驻园单位,并将占用的古建筑腾出。徐志长说,那时外坛附近种植了很多果树,后来全部移栽,并重新栽种松柏树。“天坛就是天坛。在天坛,就应该种松柏”。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整,天坛北部逐渐恢复了历史风貌,但南侧仍被简易房屋占据。徐志长回忆,那时的天坛公园就像螺丝钉,北边是“帽子”,南面是“钉子”。1997年开始,天坛公园着手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徐志长说,经过保护修缮及拆迁,天坛基本恢复旧有风貌。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天坛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如今,天坛公园南部的外坛也将恢复历史风貌。2015年,天坛简易楼搬迁腾退正式启动。未来,天坛外坛墙也将完整恢复。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