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3月22日16:31:03,原标题:37岁女子第12胎产下"小黄人" 医生及时进行大换血助孩子脱离危(2),37岁女子第12胎产下小黄人 医生及时进行大换血助孩子脱离危险 病例熊猫血妈妈产下小黄人女儿安徽陈女士(化名)今年37岁,是Rh阴性血,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可是赵女士怀孕之路十分坎坷,她之前怀过11胎,出生了4个...
【标题】37岁女子第12胎产下"小黄人" 医生及时进行大换血助孩子脱离危(2)—李欣宜
37岁女子第12胎产下"小黄人" 医生及时进行大换血助孩子脱离危险
“如果不予治疗,大多情况严重患病的胎儿就会发生死亡。Rh溶血病也可导致新生婴儿黄疸(皮肤、眼睛变黄)、贫血、大脑损伤、心衰甚至死亡。”更棘手的是,赵女士是“熊猫血”,新生儿患的是少见的“Rh溶血症”。什么是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溶血病是指因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的同族免疫性溶血。在我国以ABO血型不合者占多数,Rh血型不合者较少,其他如MN、Kell血型系统等少见。有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新生儿溶血。目前人类已发现的20个血型系统,发生新生儿溶血病的以ABO系统最多,次为RH系统。据统计,所有分娩中大概有20%~30%的几率会出现母婴血型不合。
救治两台手术同时进行,换掉婴儿全身血“这种情况一定要进行换血,不然新生儿随时丧命。”朱玲玲说,新生儿体内红细胞不停被破坏,血中胆红素不断产生,濒临高限,情况十分凶险,必须换血治疗。就在此时,科室又接诊了一个出现发生溶血症的新生儿,是ABO溶血病。当天晚上七点多,在专家组的带领下,对“Rh溶血病”的新生儿和“ABO溶血病”的新生儿分别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换血,一个是脐静脉—外周静脉换血术,一个是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熊猫血本就稀缺,换血需要不少血量,体重每一公斤就需要换血180毫升,所以备血就花了不少时间。”
朱玲玲介绍,“Rh溶血病”的新生儿出生时预留了8公分长的脐带,术中通过脐静脉换血,共输血600毫升,相当于宝宝全身的血液都换了一遍。“两台换血术同时进行,整个换血过程较为顺利。”“熊猫血”陈女士的宝宝在换血。另一台换血术同时进行。术后,两个患儿生命体征平稳,目前,他们仍在住院治疗中。提醒出生后4-5天,警惕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较为容易出现黄疸,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一般皮肤、粘膜及巩膜为发黄。”朱玲玲介绍,70-80%的宝宝在未满月期间,都容易出现新生儿黄疸。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现黄疸,第5-6日皮肤会恢复正常。
但如果新生儿从生理性变为病理性黄疸,特别是当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340umol/L,此时,血中间接胆红素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影响脑细胞的能量代谢,很容易导致新生儿脑病,引起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甚至可能引起死亡。朱玲玲提醒,新生儿黄疸高峰期为生后4-5天,因此出生后前三天出院的婴儿,家长要尤其注意。undefined刚生完宝宝的妈妈们和准妈妈们以下几点你一定要了解!如何判断宝宝黄疸的严重性?由于不同部位、不同面积的黄疸和体内胆红素的水平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黄疸通常是从脸部、头部先出,然后遍及全身,最后到手心脚心。
在家里可以在自然光线下通过观察宝宝皮肤黄染的程度来做一个粗略的判断:轻度黄染:只是面部黄染,可在家中观察;中度黄染:躯干部皮肤黄染,密切观察,如有加重趋势及时就诊;重度黄染:四肢和手足心黄染,这时必须到医院就诊。宝宝黄疸注意事项?1.妇女如曾生过有胎黄的婴儿,再妊娠时应作预防,按时服用中药。2.新生儿一般精神状态良好,若出现嗜睡、反应差、拥抱反应减弱等,要注意防止胆红素脑病的发生,严重可致婴儿死亡。3.若婴儿出现拒乳、喂养困难、吮吸无力等,应予以重视,及时治疗,防止核黄疸发生。宝宝变成“小黄人”怎么办?1.光照疗法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2.换血疗法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3.药物治疗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