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2)

2017-03-25 15:1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季节 责任编辑:江芳

【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3月25日15:10:03,原标题: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2),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 爱迪生以发明家身份闻名,所以7岁的爱迪生可能也不是个普通小孩儿,小小年纪就可以用科学原理帮家人大忙,这样的逻辑本身就很有意思,类似的励志故事在中小学课本里...

【标题】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2)—季节

 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 
告别“爱迪生救妈妈”,教育要回归真实读书应该求真
  爱迪生以发明家身份闻名,所以7岁的爱迪生可能也不是个普通小孩儿,小小年纪就可以用科学原理帮家人大忙,这样的逻辑本身就很有意思,类似的励志故事在中小学课本里也不少。
  但比较尴尬的是,“1847年出生的爱迪生7岁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阑尾炎手术是1886年”,关公战秦琼的错误看来不只相声段子里才有。
  尴尬的不仅爱迪生,还有华盛顿,小时候的华盛顿砍了家里的一棵樱桃树因为主动承认错误得到父亲原谅。但有较真的考古学者发现,华盛顿童年的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里曾种植过樱桃树”。
  事情其实挺简单,以讹传讹了。耐人寻味的其实是发现以讹传讹之后的各方姿态,面对事实上出现的诸多问题,此前人教社方面曾向央广新闻回应,表示“有相应的文章来源”。
  不过日前该社通过《人民日报》再次回应,新教材的编写“对选文严格把握标准,广泛听取意见,分专题审查”。“有文章来源”的说法其实也是事实,有考据派追溯发现,“爱迪生救妈妈”的桥段,最早来自一部1940年的美国电影。
  不过当时的情节还没有具体到做什么手术。 这样一个细微的情节值不值得较真?换句话说,距离公众大规模讨论这么个小细节已经过去近10年,直到这次讨论才有了“爱迪生终于不用再救妈妈”的结果。
  事实上各种各样的演绎、戏说在近些年并不少见,公众更在意的可能是呈现类似演绎文本的内容平台———中小学课本。事关孩子,所以愈发兹事体大。
  在爱迪生到底还要不要继续救妈妈(准确地说是要不要继续在小学生的课本里救妈妈)的事情还没有人教社的积极回应之前,一种有趣的观点认为,毕竟是语文教材,而不是历史课本。
  爱迪生的故事是教孩子语言的,有杜撰成分可以理解。 课本就是课本,教育其实不分科目。一代又一代的未成年人,在其成年后的人生中不难发现,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记忆往往来自儿时的教育,甚至有些教育在彼时非常不经意。
  无法确保,孩子会在语文课本里专心学到的只是语言,而对不那么确实的情节选择性遗忘。这就是教育的重要性,也是真实的重要性。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

[用手机阅读此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热点资讯
苏北网郑重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苏北网无关。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苏北网对本文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网友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欢迎联系我们,提出您的宝贵意见 E-mail:toushu@jsnol.com 您的意见可以让我们做的更好
淮安中讯传媒有限公司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投稿须知 | 联系方式 | 免职声明 | Copyright jsn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50049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