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企业 >

擦亮“古韵琅玕”文化名片 再创“宜兴西北美丽乡村”新示范

小孔编辑 2019-05-24 18:02 来源:苏北网  

  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工程,对社会治理的基础工程紧抓不放,让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归属感不断提升。近年来,杨巷镇英驻村委在宜兴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先试先行,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上不断创新举措。

  日前,宜兴市杨巷镇英驻村琅玕山旁的琅玕文化楼前,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由英驻村村委会主办、“情系琅玕山”乡贤同心会协办的“古韵琅玕”首届文化艺术交流会在此隆重举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杨巷镇党委书记、在外乡贤、相关镇村领导等出席活动。

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晓红讲话

  交流会上,沈晓红对活动的举办致以祝贺并表示,“文明的发展,都是从有山有水的地方开始,英驻倚靠琅玕山,一代又一代的琅玕山人,以逢山开路的胸怀、翻山越岭的气魄、山溜石穿的韧劲,在这片热土上书写了杨巷历史的灿烂篇章。” 琅玕“不仅有自然山色、诗书儒雅的诗意,更秉承生态发展与人文发展双轮驱动战略,以“山”为文章,以“还琅玕山青翠、兴琅玕山文明”生态与人文发展理念”,走出一条富有本地的特色发展道路。

  沈晓红对村委和村民建设创新保护乡村文化所做的工作高度肯定:举行“古韵琅玕”文化艺术节,这是“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建设的创新之举,是涵养乡村民风的积极行动,也是促进英驻经济发展的有力举措”,更是英驻村琅玕人在历史长河中守正创新,逐梦再出发的生动实践。”

  沈晓红要求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希望英驻村能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文化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地理、文化等优势,带动旅游、商贸、产业等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为建设成“宜兴西北区域美丽乡村示范区”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力争成为杨巷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领头羊,成为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杨巷镇党委书记王卫讲话

  杨巷镇党委书记王卫表示,希望英驻村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倡乡风,兴乡文,聚乡心,让“英驻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引领乡风文明、温暖乡亲邻里的坚实阵地。希望故人新友感知英驻、关注英驻、投资英驻,汇聚起推动英驻发展的强大合力。

  交流会上,举行了英驻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基地”、“情系琅玕山”乡贤同心会等揭牌仪式。英驻村在外乡贤分别向村委会捐赠了一批图书、书画。英驻村作为厚德崇文之地,一批书法艺术家现场创作,为艺术交流会再增文雅之气、再添翰墨之香。

沈晓红参观妙泉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马灯展示

  新落成的“古韵琅玕”文化大楼,让到场嘉宾见证了千年古村在新农村建设发展道路上的气魄与厚重。沈晓红与百余位嘉宾走进大楼参观“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琅玕武术马灯陈列室”、“妙泉书院”千年古村名人碑文、石刻陈列、群众书画艺术书画精品展,了解当地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情况。琅玕马灯作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英驻琅玕古文化的特色亮点,也是对外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当天现场进行琅玕武术马灯表演,让群众连声赞叹。复建后的妙泉书院熠熠生辉,不仅流淌着英驻村琅玕人的崇文厚德的精神,也留住了“乡愁”,更彰显了其在杨巷镇日新月异的发展继承中,发挥文化担当引领作用。

  解读千年古村琅玕

  琅玕,地处宜兴西北,东望滆水,西眺长荡,琅山毓秀,龙潭泉清。山明川媚,人杰地灵。悠悠千年,记载多少曾经的辉煌和沧桑。散落在民间的笔墨碑刻,伴随当地人们的传颂,或一笔一划,或一砖一瓦,浓缩着记忆,寄托着乡愁。

  人才辈出的进士村

  生生不息的琅玕人,在千年农耕生活延续中,创造培养出了辛勤劳作、崇文厚德的传统文化,诗书礼仪,忠模孝范,功德垂范,灿若日星。

  根绝部分史料记载,琅玕自宋以后每个朝代都出名士人杰,他们走出这个古老村子,走向当年的政治文化舞台中心。他们中有北宋润州州牧毛氏史祖-容斋公,南宋枢密使文忠公,元常州路推官瑞卿公,明工部尚书曹三阳(正二品),明左都御史毛士龙(正二品),明福建布政使曹可勋,明河南兵备道曹应秋,清狼山总兵毛重泰,清陕西布政使毛旭旦……。从宋朝到现在,琅玕人丁兴旺,代多人杰,史不胜书!功成名就后不忘造福乡里,接济贫困,施舍庙院,同时创造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惠及乡邻,也惠及后人,而如今,琅玕人继续继承发扬先辈优秀的文化和传统,光前裕后,关注家乡,反哺家乡,为家乡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文以载道的文化村

  建筑、碑刻是凝固的历史,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风貌,琅玕的历代书院、祠庙、桥梁等修建告竣,功德人物、捐助或地方上的大事,都要立碑纪念。根据宜兴县志和毛氏家谱记载,早在宋咸淳二年(1266年),僧人原祥就在琅玕山上建龙神庙(也称妙泉禅寺)。1310年当地毛氏史祖容斋公后人在原有基础上设计翻新扩建,龙神庙建成并初具规模。1370年左右,琅玕毛氏世孙毛弼“举家力本基业,复振本山”,“龙祠佛殿绘塑装金,大有造于本山”,建成后更为气势恢宏。到了清光绪年间,据“妙泉院僧志来田亩碑”记载,“妙泉院殿宇装饰得富丽辉煌,墙垣修葺得坚固耐久,庙堂、庭院、廊道等面貌焕然一新,重放异彩。”

  《宜兴荆溪县新志明》记载曹尚书三旸有琅玕山龙王殿碑,毛龙元有神龙碑……,“今之所祀者,以福此一方,是能御灾捍患,有功德于民” 。碑名、题刻、立碑者、“篆额”人等落款书刻其上,让你领略到先人的风骨。村里还有不少发掘出来的御制石狮、龟趺、香炉座等众多古碑文物,无不是一部记录琅玕文化传承的精彩史册。

  龙神庙的鼎盛时期,有庙堂书院共99间半,暮鼓晨钟,声闻百里。据宜兴县志和毛氏宗谱记载:妙泉院,后几经重建扩建,规模逐渐壮大,妙泉院内有书院,古琅玕八景诗中有关“泉院书灯”的描述:妙泉深院隐虚台,五夜兰膏万卷开,红焰高明欺佛火,书声远近落庭梅。不妨竹月穿窗过,却怪松风入户来,莫谓一篝功业小,木兰长白尽英才。据史料记载,南京工部尚书曹三旸(正二品)、左都御使毛士龙(正二品)等都曾在妙泉禅院内的妙泉书院为酬家国志,秉烛读寒窗。

  千年古村又传新美谈

  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精神支柱,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施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保护,是国家一项重点任务。关于琅玕山上龙神庙和龙池,曾经被视作美丽传说,然而近年越来越多文史料、古迹、碑刻被发现,都证明那就是琅玕曾经拥抱过的灿烂文化,据《宜兴县旧志》记载:“琅玕山产美石如玉,旧有神女祠,朔望有云冉冉,月夜闻笙鹤声或异香馥郁弥日不散”。从琅玕迁居异地的毛氏曹氏后人修建家谱,也都发现宋明清各代都有毛氏、曹氏的先人在琅玕兴建扩建妙泉禅院并留下碑刻的事迹,“举家力本基业,复振本山”,“前有潭,周广三丈,深不可测”,“山足之田多获甘澍,旱岁祷雨,灵应如响”。

  世事变迁,关于琅玕山龙神庙、龙池、妙泉院、村里的氏族祠堂如今都已被破残遗失各处,并与我们渐行渐远,让有识之士不禁担忧感慨,“文化若断流,吾辈何以见祖先,何以对子孙”。

  年少时外出创业的毛云龙,带着满腔热情又回到村里,在村镇领导的支持下,与本村毛庆生等多位有识之士一起,或出资筹资,或出力出智,多年来为收集整理氏族家谱,为复建妙泉书院,为抢救保护一件件出土的文物碑刻付出良多。一批极具历史文化价值的宝贵文物和史料回到村文化大楼,对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起到巨大作用。

  村里丰富浓郁的文化氛围,给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精彩和自信,也为宜兴地区融入江苏运河文化带建设,为江苏地方传统文化大宝库、宜兴爱国主义教育、乡村振兴文化创新发展的大蓝图增添一抹亮色。

  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马灯之乡

  富饶美丽宜兴,民间特色文化多彩多姿,其中杨巷英驻琅玕自然村的武术马灯别具风情。武术马灯创始于南宋,传袭至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现在,每逢丰收、节庆,一场隆重调马灯表演,依然是村里不可或缺的盛事。 图片

  琅玕武术马灯由十番锣鼓伴奏,大刀、长棍、抖空竹、马灯串阵环节组成,调马、变阵,都贯穿着武术技巧,马灯队的表演者个个都有当家绝活,单刀、长棍、短帚、剑、马叉、板凳花、拳法等表演,节奏欢快、章节繁复,整个过程让观赏者热血沸腾,印象深刻。

  武术马灯,是琅玕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化财富,现在依然是当地民间的艺术瑰宝。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马灯这样的民俗活动是一种情感依托,更是一种记得住的乡愁。

  作为民间特色传统文化中的重要部分,马灯文化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在一代人的努力下,目前琅玕马灯已被列入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得到了宜兴民间传统文化项目专项资金的支持。不久前,由村民自发筹资建设的武术马灯展示馆已对外开放,后期该场馆将更好开展马灯演出人员培训、活动举办等,“调马灯”这一备受村民喜爱的民间文化活动有望得以光大和传承。

标签: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本篇文章: 擦亮“古韵琅玕”文化名片 再创“宜兴西北美丽乡村”新示范
  • 本文链接: http://news.jsnol.com/local/2019/0524/9036.html
  • 全站阅读: 主页 > 企业 >
  •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QQ:243 78 09 247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