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焦点 >

九成受访青年曾遭到父母“打击式”教育 并给成长带来一系列影响

时间 2021-11-05 08:36:23 来源:扬子晚报  

“你怎么那么笨呢”“为什么别人做的就是比你好”......在成长过程中,相信很多人都听到过来自长辈这样的“嫌弃”。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6名18-35周岁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九成受访青年曾遭到父母的“打击式”教育,并给自己的成长带来一系列影响。调查中,59.7%的人认为“打击式”教育会让自己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

所谓的“打击式”教育,不是让孩子受棍棒的皮肉之苦,更多的是一种对心灵的影响。人们常说,5000次的夸赞才可以换来孩子的自信。谈及自己的成长经历,28岁的小张满是遗憾:“我小时候其实是一个很自信的人,喜欢在大人面前表现自己,但是后来总被家人说不要太张扬,一点女孩子的样子都没有,以至于在现在的工作中,我都是部门里不爱发言的那个人。”

“‘打击式’教育是带引号的,因为这种‘打击’从父母的角度理解,他们并不是在打击你,而是在帮助你、提醒你,让你变好。”江苏省莫愁心理咨询公益联盟副理事长符小斌解释,因为人类天生带有“负面偏差”,它会让人产生焦虑、恐惧等情绪,而当越在乎一个人的时候,这种情绪越容易产生,“打击式”教育也因此而来。

“打击式”教育不能简单的用对与错来衡量,但是对“度”的把握很重要。100分的卷子,孩子考了90分,一些家长会先看这10分错在了哪里,要怎么改进,然后对孩子提更高的要求,而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往往会变成一种情绪发泄,帮助孩子的目的也就消失殆尽。

如果一直是“打击式”教育,会让孩子有一种“无助”。符小斌表示,这产生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孩子不再愿意去尝试。“记得有一次,看到我妈在做饭,觉得她挺辛苦的,就突然想给家里打扫一下卫生。但是打扫结束,我妈首先是挑剔这里不干净那里没打扫,心情瞬间降到冰点,就真的不想再做家务了。”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王莉莉(化名)告诉记者,小时候在家里做什么事,总是被各种挑剔做的不好,至今她都对做家务很抗拒。

不过在调查中,也有29.3%的受访者认为“打击式”教育可以时刻警醒自己、追求进步。对此,符小斌解释:“这也许是发生在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之上。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孩子才能感觉到家长是在帮自己的初心。”

父母的“打击式教育”持续到什么时候?调查中,45.4%的受访青年表示持续到中学,21.4%持续到大学,12.0%持续到小学,4.8%持续到研究生,4.1%持续到工作和成家,7.2%直言一直存在。

俗话说,教无定法。但在符小斌看来,亲子关系永远是第一位的:“先有关系,后有教育,情感在先,约束在后。”对于教育,家长给予孩子的最好还是鼓励,也需要有容错的心理预期,实事求是,恩威并施。(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李海慧

标签: 九成受访青年 打击式教育 成长 带来影响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