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在村内实现了充分就业。
兴化市陈堡镇曹黄村村民黄学甫近来变了。不仅屋子里、院子里敞敞亮亮,人也利利索索,全没了过去邋邋遢遢的影子。明眼人都知道,黄学甫大伯的变化,缘于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
黄学甫70多岁,儿子、儿媳居住在陈堡镇上,村里的一栋老房子就他一人居住。由于旧习惯,黄学甫在院子里堆满了废弃杂物,有树棍、腐木,断砖、残瓦,乱糟糟的,散发着霉味。今年春,村里策应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村干部特地来到他家,要帮他把废弃的杂物清理出去。可过了好几个月,老人依旧没动静。今年8月,村里对“新风户”统一挂牌,老人看到左邻右舍家院子大门前钉着的“新风户”红色金属牌,感到很不是滋味,“我老黄从没矮过人,不能因为环境问题成了矮子!”他一个电话把儿子、儿媳唤回家,花了三天时间,清理掉杂物,并将院子粉得白白亮亮。11月8日,经村里验收,授予黄学甫家“新风户”,并为其安装上“新风户”红牌牌。从此,黄学甫每天都把屋子里收拾得整整齐齐、把院子打扫得一尘不染,还将房屋四周打扫得干干净净。
“黄学甫的新风貌只是新风行动的一个缩影。”曹黄村党支部书记黄鹏说。
曹黄村有480多户、1700多人口、2700多亩耕地,在村两委会的统领下,形成了电焊、化工设备、通风管道、压力容器等安装的“钣金产业”,高效设施农业产业,以及集镇工业园区务工的“蓝领产业”,户均年收入达20万元。村里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也得到了极大提升。“口袋富了,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却没有同步提升,这与社会进步很不相适应。”黄鹏说,为倡导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社会风尚,提升村民道德素养,村里乘开展大走访大落实新风行动的契机,开展了“树典型、学榜样、争当新风文明人”活动。
在村广场的“美德善行榜”,陈列着村民孙文中和孙宏喜的照片和事迹。孙文中今年93岁,是曹黄村年龄最大、党龄最长的党员。孙老参加过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战场上立过功受过奖。复员后,他积极参加新农村建设,向下一代讲述革命故事,宣传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赶走侵略者、守住国土,过上和平安宁的好日子。他教子严格,他的儿子、今年61岁的孙宏均,从18岁任村赤脚医生到现在行医40多年,恪守职责,从未出现一次医疗事故,是村民交口称赞的好医生。孙宏喜今年61岁,是位普通妇女,三十多年精心照料患病的公公。在她的照料下,90多岁的公公从最初的瘫卧在床到能走200米的路程。
在宣传典型、学习榜样活动中,村里成立由两委会领导,党员和群众代表参与的新风户评选工作组,对治理环境好、遵纪守法好、创业致富好、团结互助好、尊老爱幼好、老有所为好的家庭颁发“新风户”“守法户”“尊老爱幼户”的红牌牌。
“小小的红牌牌,一张不过10元钱,可它传播的正能量、发挥的作用,是金钱远远不能衡量的。”曹王村委会副主任黄国能说,为了门前那张“红牌牌”,有着“不服输”心理的曹黄人,心里暗暗地较着劲,致富帮带、扶贫济困、尊老爱幼、爱护环境的新风人物不断涌现。今年春节间,村里还对去年评出的首批39户尊老爱幼户,每户颁发300元鼓励奖。
村绿松果蔬稻谷合作社负责人姚长松是致富帮带典型,他主动向在外经营不善的村民陆志东家庭伸出援助之手,将陆志东的儿子陆爱龙吸纳到合作社务工。在务工中,姚长松有意识地培植小陆,向他灌输创业致富的理念,教他学习高效设置栽培技术及管理知识。前年11月,在姚长松的支持和鼓励下,小陆流转30亩农田创办了果蔬园,去年,由于投入多,获得纯收入8万多元。目前,30栋大棚草莓即将上市,今年,可望获得纯收入15万元。朱国润也是致富帮带典型,他在苏南成立了钣金服务公司,先后将村里的15名中青年劳力带到公司培养成钣金工,每人年薪超过10万元。
87岁的村民陆步珍是老有所为的典型。陆老身体硬朗,他不要子女给他的养老钱,每天到村里的果蔬合作社采购蔬菜运到集镇上叫卖,平均一天挣得收入七八十元。“下午到合作社把菜拿回家整理,第二天早上到镇上卖,一天卖一三轮车,活儿不重,既锻炼身体,又打发了时光。”陆步珍笑着说。
黄国能说,在新风行动的作用下,村里的5个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积极扶贫帮困,竞相安排低收入家庭的成员就业,村里40多户困难家庭可就业人员都得到妥善安置,并确保每个就业人员月收入不低于2000元。
记者 顾日升 通讯员 毛慧静
p
投稿、稿件删除请点这里:立即处理 ››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发邮件到:toushu@jsnol.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