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核心提示】最后更新时间:2017年01月14日14:57:01,原标题:火车上的大厨:“摇摆”中切出1毫米薄青笋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刀(2),火车上的大厨:摇摆中切出1毫米薄青笋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刀工 去年年底,成都铁路局管内的两节普速列车的车厢已经接受了改造,拆掉电磁炉、不再供应现炒盒饭,取而代之的是旅客们在动车上常吃的成都印象川之味冷链...
【标题】火车上的大厨:“摇摆”中切出1毫米薄青笋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刀(2)—王勋
火车上的大厨:“摇摆”中切出1毫米薄青笋片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刀工
顾兴科是这趟列车唯一的厨师。他不停地来回查看,炊事员们的菜洗得干不干净?土豆丝切得怎么样?顾兴科20岁时从厨师专业一毕业就上了火车,从洗菜洗碗做起,再到墩子(切菜)、站灶(炒菜),再到现在成为掌管厨房的厨师。一弹指,顾兴科已经在火车的厨房里度过了“摇摇摆摆”十七年的光景。除了操作空间局促,顾兴科认为车上车下做菜最大的区别就是“摇”。记者在厨房里感受到,火车在运行过程中颠簸不断,稍不注意就是一个趔趄。而在火车上待了17年的顾兴科,竟可以在颠簸中熟练稳当地把莴笋切成约一毫米的薄片。“最重要的是腿要分开,站成外八字,这样才稳当。”记者注意到,正在演示的顾兴科配合着列车的颠簸前后俯仰,努力保持着平衡。除夕做饺子和旅客一起吃,和妻子一个月见七八次17年的职业生涯中,顾兴科没有缺席过一次春运,甚至有七八年的除夕都是在火车上过的。顾兴科告诉记者,这么多年来最拿手的还是四川家常菜——回锅肉、麻婆豆腐、水煮肉片。记者看到,光是川味代表调料——郫县豆瓣酱都足足有36斤。“有很多从四川出去务工的,都想吃一口家乡菜。”
除夕那天,他和他的餐车班子会给旅客们准备好热乎乎的饺子,一起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厨师帽、推着餐车走到旅客中间去,和来不及回家守岁的游子们一起吃一顿团圆饭。“今年特别好,除夕当天能回家,老婆还能比我先一天到家。”顾兴科告诉记者,妻子也是列车上的乘务员,俩人曾经跟同一辆车。不过几经调动,现在他跑北京、妻子跑深圳,平均一个月能见七八次,“有时候‘死对’,一个月里一天也见不上。”说起只有9岁但是格外懂事的儿子,顾兴科很是欣慰。“陪他的时间比较少,他就跟着爷爷奶奶,很体谅我和他妈妈的工作。”在车上过年的时候,儿子一定会打电话给他。“只是过了广元就要穿秦岭,一直到宝鸡都是过山洞,所以信号经常断断续续的,听不清楚他在说什么。”跨过燃煤时代迎来冷链时代,炒菜大厨正在告别火车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去年年底,成都铁路局管内的两节普速列车的车厢已经接受了改造,拆掉电磁炉、不再供应现炒盒饭,取而代之的是旅客们在动车上常吃的冷链盒饭,目前用于从成都开往西安的K5、K6次列车。
冷链快餐也叫“冷便当”,是将食品在营养配制中心烹熟后急速降温冷却,全过程低温进行生产、包装,再运上火车,最大限度保持食物新鲜度和口感。当旅客有用餐需求时,利用微波加热设备进行适当加热,在短短几分钟左右即可出炉成品。目前,虽然“无烟化列车”还未全面铺开,但这是一个变革和趋势。顾兴科回忆,他1999年底刚上车工作时,还需要烧煤,用明火炒菜,手和衣服从来都是黑乎乎的。“后来2007年推行‘无火化’,煤炉灶改成了电磁炉,干净了很多。”现在冷链时代即将到来,从K5、K6退下来的餐车班子就有顾兴科曾经一同共事的老相识,“目前转岗成了列车员。我应该也会留在列车上,已经习惯了列车上的生活。”从9点列车启动开始,顾兴科和四名炊事员一直在手脚不停地淘菜、切菜、调料、颠勺。11点20分,阵阵饭香从蒸饭箱中飘出,回锅肉、青笋肉片、青椒土豆丝一一出炉……
注:本站所有标明出处稿件均来至互联网,转载内容只为传播信息无任何商业目的,若涉版权及侵权问题可联系我们处理:toushu@jsnol.com;凡出处注明为“苏北网”的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本站,禁止一切转载(协议授权除外),授权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