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区“四抓四化”致力打造公共法律服务惠民品牌
崔倩 • 2018-07-17 11:43 来源:海州区政府网 E
海州区司法局聚力重点,创新亮点,全面履职,突出“四化”重点推动公共法律服务高质量发展,全面开启 “智慧法务”建设新时代。
一是抓基础,打造三个规范化平台。高标准建成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街道(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社区(村)司法行政服务站等实体平台,整合人民调解、法律顾问等职能,打造“窗口化、一站式”服务平台,市民所需的法律服务事项均可实现“一站式”办理,公共法律服务的整体性、系统性明显增强。按照《海州区村(社区)法律诊所工作指南》,打造标准化“法律诊所”,通过广场义诊、专家门诊、入户巡诊、网络问诊“四诊”方式将公共法律服务向村(社区)一线延伸。研发“猴娃说法”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实行“一键式”免费在线服务,市民也可实时查询注册律师个人信息、联系方式等信息,寻求面对面服务。上半年,三大平台累计提供法律咨询2万余次,法律援助服务2639件次,尽力为辖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援助服务。
二是抓落实,推行服务质量标准化。今年在海州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写入了司法行政条线四大主干业务,报告明确了“全面铺开标准化村(居)'法律诊所'建设”的工作目标。该局将实现全区179个村(居)司法行政服务站全面提档升级,开启标准化法律诊所全覆盖工程,推动优质法律服务向基层、农村延伸,让群众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免费的法律服务。目前,已打造完成标准化“法律诊所”95家,179个村(居)全部实现聘请专业律师担任法律顾问,实施村(居)法律顾问“211”工程,实现村(居)法律顾问“定人、定点、定时”全方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常态,工作各项机制运行良好。自村(居)“法律诊所”创建以来,参与处理信访案件51起,指导矛盾纠纷化解425起,接待咨询3800余人次,提供法律意见55件,开展各类法治讲座68次,帮助40名困难群众获得法律援助。
三是抓机遇,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化。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努力研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让人民群众能获得普惠、精准、及时、有效的公共法律服务。年初,建成省内首个党内法规宣传教育游园——幸福法韵园,通过“一广场一廊一园一道二亭一路一角”,全面展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党章党规、宪法法律、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内容,让居民在健身、纳凉、娱乐的同时接受法律知识,真正做到法律元素融于生活、法律服务宣传教育遍布生活。推广“五微”(中国法网、江苏法网、猴娃说法平台、社区法律顾问、社区调解员5个微信二维码)服务工作,积极推进“法企同行”活动,做好2018年“高质发展、后发先至”建设基础年的服务企业工作,该局联合工商联等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律师公益讲座活动,建立为企业法律服务的常态工作机制,提高为企业发展的服务水平。海州区策划的微电影《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宪法情结》已开机,月底完成拍摄。
四是抓创新,服务网络覆盖立体化。深入推动“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深度融合,引进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小法,可以提供职能法律咨询、相关司法业务指引、司法数据分析和司法业务定制四大功能。研发具有海州特色的“猴娃说法”掌上APP,平台自推广运行以来已有近5万人次扫码关注,2万余人实名注册,发布普法信息500余条,点击量30000余次,受理网上咨询3000件次,网上申请30余件,同时构建以区局为龙头、镇(街)抱团发展的一核多片法润民生微信塔群共同体,同时利用好海州司法行政在线微信、微博,做好舆论宣传引导工作,建设良好的宣传氛围。开通大型全媒体网络互动公益“普法直播间”,目前已推出九期,参与直播人数由第一期500余人猛增至3.8万余人,预计年点击量将超过30万人次。打造“指尖上”的微服务、“掌心上”的服务平台,法律服务不再受时间、地域、交通的限制,让群众不出村(居)就可以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两轮驱动、同步服务。(撰稿人:崔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