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王苗苗
6岁男童持续发热,
【资料图】
竟是因为骨髓里有虫子!
医生追根溯源,
发现男童感染了一种传染病,
且该病不及时治疗,
一两年内或死亡……
重点是,该传染病已进入高发期!
男童发热、贫血,
竟是因为身体里有了虫子?
当其他孩子都在户外开心玩耍抑或上学时,河南6岁男孩文文(化名)却因发热、贫血、血小板减少辗转于各个医院。虽然在当地医院积极进行了抗感染治疗,但效果不好。文文随后还出现了高热、呕吐的症状,病情日益加重。
看见儿子的情况愈来愈糟,文文父母在他人建议下来到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寻求帮助。在该院,经医生详细检查,发现文文不仅有上述症状表现,其还有肝、脾增大、肝门处淋巴结肿大等问题。
该院血液科医生根据文文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为文文送检了“骨髓细胞学涂片检验”,以排除可能存在的问题。而这一次送检,也让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逐渐浮出水面。
检验科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显微镜下仔细查找,终于发现了重大线索——“利杜小体”。而血液科医生收到这份检验报告后,随即完善了利什曼原虫相关检测,同时向男孩家长解释了病情,并协助男孩向传染病专科医院转诊。
到这里,文文的父母终于明白儿子为何一直治疗却情况越来越重了,因为他患上了一种传染性疾病。好在是这个病有专用且有效的药物治疗。
小虫子的背后
是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文文到底得的是什么病?要弄清楚这件事,先要知道什么是“利杜小体”。
据该院检验科蒋陈东介绍,利杜小体是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形态,是利什曼原虫的一个生命阶段,该阶段主要寄生于哺乳动物的巨噬细胞内。利什曼原虫的另一个生命阶段为前鞭毛体,该阶段寄生于白蛉的消化道内,呈梭形,一根鞭毛游离于虫体外,具有活动能力。
那“利杜小体”能引起哪些疾病呢?
黑热病!
该院检验科王鹏解释道,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俗称"大肚子病",是由利什曼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
曾严重危害河南人健康
山区丘陵易见
据河南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所长张红卫介绍,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由白蛉叮咬传播,利什曼原虫寄生人体导致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感染病菌后,患者会出现发热、脾肿大、贫血、鼻出血等症状,而长期不规则发热,脾、肝、淋巴结肿大,以及全血细胞减少性贫血,则是黑热病的三大症状。
“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发病一两年后常因病情恶化死亡。”张红卫表示,黑热病的主要传染源,是受许多人待见的狗狗,而传播媒介就是那个叮咬人的白蛉。
他说,近年来,河南省发现有从外省输入的黑热病病例,也发现有本地感染病例,但因为黑热病已经在河南“消失”几十年,很多年轻临床医生把握不准症状,也就造成一些病例治疗时间过长。
据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黑热病就曾严重危害咱们河南人的健康。但随着普查普治病人、扑杀病犬、消灭白蛉、环境整治等措施的实施,到1958年时,河南省基本消灭了黑热病,尤其是从1984年到现在,这30多年里仅有个别输入和复发病例。
那么,普通人该如何预防黑热病呢?根据传染源不同,黑热病一般分为人源、犬源和自然疫源型,目前河南主要流行的是犬源型,也就是说,疫区里,通常犬的利什曼原虫感染率较高,并充当了主要传染源。
黑热病的病原体利什曼原虫主要通过媒介白蛉传播,而当白蛉叮咬了携带病原体的犬只后,再叮咬孩子,就又把病原体传给了孩子,所以,孩子也就被感染了。
5-9月去这些地方
要多多当心
据了解,每年5月到9月是白蛉活动季节,因此,在这个季节,居住于或进入可能有白蛉分布的地方,比如山区丘陵、窑洞、砖土结构房屋、畜舍等时,就应加强个人防护,特别是儿童最好穿长衣长裤,挂上蚊帐等,以免被各种虫蚁叮咬,惹上麻烦。
“黑热病的诊断有方法、治疗有特效药,但需要疾控和临床相结合。”张红卫说,关口前移、科学监测、联防联控是防控重点,而加强对犬只的管理,对病犬做到早发现、早捕杀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此外,对临床医生而言,若发现疑似病例,要第一时间报给疾控部门,尽早确诊,为患者治疗赢取时间,同时,还要做好患者流行病学调查,避免传播给其他人。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