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长安回应“克扣供应商10%货款”,都是价格战惹的祸?

时间 2023-06-08 06:30:39 来源:买车网  

看似“退烧”的降价潮犹如一声惊雷重回大众视野,而这一次,“受害者”从车企、经销商、终端市场转变为供应商。


(资料图)

日前,《致长安汽车采购部的申诉函》在网络流传。申诉函显示,长安汽车采购部门向数百家供应商发函称,为应对价格战引发的部分车型滞销,将扣除10%的供应商货款。申诉函指出,被抽走的10%货款更是诸多供应商赖以生存的利润空间,长安的做法将置配套企业于水深火热之中,甚至让其倒闭。

虽然长安汽车在随后的声明中否认了此事,但一石激起千层浪,此次风波还是像撕开了一个口子,将汽车行业产业链的现状摆在了明面。

正如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所言,“汽车行业利润比较透明,去年我国汽车行业销售利润率仅有5.7%,在下游行业处于低利润水平。今年的价格战又侵蚀整个汽车价值链盈利能力,但对不同企业、不同品牌的影响不尽相同。”

盈利放缓,长安否认“压榨”供应商

“因原材料价格变动、需求变化、技术创新等原因,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每年磋商供应价格,是汽车行业的一贯做法。采用的方式均基于与零配件企业的商务谈判,结算价格均按照商谈后签订的商务合同执行,该函件所述‘直扣产值’、‘直扣货款’等内容系不实信息。”

面对Buycar对于此次风波的问询,长安汽车相关人士做出了上述解读。与此同时,长安汽车认为上述函件已构成诋毁商誉行为,将保留诉诸法律的请求。

虽然上述事件“不实”,但不难看出“价格战”的影响已影响了整个产业链,对中小零部件企业而言,盈利空间则进一步被压缩。

今年3月初,新能源汽车市场降价潮转移到燃油车市场,东风系政企联合补贴打响了“价格战”的第一枪。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40个品牌的上百款车型参与到补贴大战当中,动辄上万的优惠也引发消费者看车潮。

其中,长安汽车也发起了“百亿惠民购车季”活动,对旗下一批经典车型开启补贴。其中轿跑车型UNI-V优惠2.2万元;第二代CS75 PLUS优惠3.3万元;家轿逸动PLUS直降2万元,一口价7.39万元;新款UNI-V 智电iDD优惠2.6万元。

价格调整也为长安汽车带来了销量的增长,数据显示,3月长安汽车销售新车24.5万辆,环比增长28.3%。其中,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5.37万辆,环比大涨30.7%。

但销量的增长并未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入。财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营收345.56亿元,同比微降。净利润虽然同比增长了53.65%,但其背后原因是新能源品牌深蓝并表,产生了50.2亿元的投资收益,另外政府补助4.37亿元,刨除这两项收益,长安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同比下滑34.75%。

足以见得“价格战”对行业的影响深远,中汽协称呼吁,“价格战不是长久之计,汽车市场应尽快回归正常秩序。”可以预见的是,“价格战”退潮,市场对车企硬实力的要求也会大幅提升,市场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供应商普遍承压,行业还需齐心协力

事实上,受需求收缩以及价格战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汽车行业上下游的日子普遍不好过,车企将成本压力转嫁到供应商身上已屡见不鲜。

在5月召开的博世全球年度业务发布会期间,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便表明,“汽车行业最主要的定价因素之一就是分摊。随着量的提升,成本通过分摊就会降低。汽车零部件的价格和产量有关,每个月1万还是10万的量,零部件价格肯定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汽车产量提升的时候,主机厂就会找供应商谈降价。”

陈玉东表示,自己收到了吉利零部件采购公司总经理方成龙赠送的一把写着“快刀斩乱麻!”的刀,意为希望博世能配合降价以提升吉利的产品竞争力。他直言,今年的降价压力相较往年更大,如何配合降价成了心头大事。

而早在去年下半年,长安汽车董事朱华荣便直言,缺芯电贵导致长安采购成本大幅度上涨,产业链利润分配不公。预估动力电池成本超过整车成本40%以上,严重影响产品效益的发展,导致长安汽车单车成本最高上涨3.5万元。

为此,在2023全国两会期间,朱华荣也呼吁,在中短期保供压力仍然较大的背景下,建议车企与供应商构建新型合作关系,确保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今年1-3月的汽车行业收入21412亿元 , 同比增长1%;成本 18723亿元 ,同比增长3%;利润819亿元,同比下降24%;汽车行业利润率3.8%,相对于工业企业4.9%的平均水平持续偏低。

可以看出,降价潮对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带来了深远影响,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也指出,新能源行业转型加上国六B排放标准将实施,很多车企清除库存车回笼资金,降价潮导致部分车企利润受损,资金压力加大。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车企会因为资金链紧张而延期或拖欠供应商的货款。

有律师表明,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应当遵循自愿、公平、平等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在采购过程中,企业应按照合同履行付款义务,不能随意扣款或变相克扣货款。但同时,根据特殊情况下的应急处理原则,企业在面临市场困境时可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但应当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损害供应商合法权益。行业内应该同心合一,共渡难关。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