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消费 >

Bose&降噪耳机 二选一怎么选

小孔编辑 2019-11-05 14:32 来源:it资讯网  

  降噪耳机正流行,而常常提到的两个品牌就是索尼和BOSE了。今天给大家带来BOSE 700和索尼WH-1000XM3降噪耳机试玩感受。在用了一段时间的BOSE 700过后,Sony&Bose,降噪二选一怎么选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没有太多的变化。尤其是与手上已经用了大半年的索尼WH-1000XM3降噪耳机进行对比之后,更让我觉得BOSE 此次的蜕变,多多少少有了一些索尼的影子在里头。

  此次的BOSE 降噪耳机,终于看起来年轻了许多,应该再也不会被吐槽说「这是学校电脑室里的耳机」了吧。

  整机主体采用了大量的金属材质,并且使用了一体式的设计来取代以往头梁处的拼接造型。而金属头梁的两侧延伸被设计为圆柱的造型,与耳罩表面的滑槽进行连接,通过上下滑动的方式来调节耳罩的长度。不得不说,这个设计非常大胆,而且具有很强的辨识性。

  随着金属头梁使用了一体化设计,Bose 700 的耳罩腔体设计也顺应了这一变化,同样采用了金属材质,而且变得更为圆润。机体配备的四麦克风系统也分布在耳罩表面的金属开孔之下,观感较上代要更加年轻、简约。

  同样,简约实现观感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这一代BOSE700 无法提供折叠收纳的功能,收纳时只能转动耳罩,放入一个非常大的收纳盒当中。

  虽然BOSE 700 的收纳盒在拉上拉链后,厚度要优于 QC35 II,但整体体积和便携性都不如索尼 WH-1000XM3。毕竟索尼仍然保持着折叠式设计,而且使用了塑料盒人造革材质的索尼,在重量上也要更轻盈一些。Bose 700 的不锈钢头梁配合内侧的泡棉设计会带来更加舒适的质感表现,针对饱受吐槽的头梁顶部的佩戴压力,Bose 700 此次也进行了收窄的处理,加上弹性较强的泡棉作缓冲,整体的佩戴感觉要比 QC35 II 好上一些。当然,QC35 II 的舒适度已经处于很高的水平了。

  最令人哭笑不得的是,Bose 700 为了新的头梁设计不但让步了折叠设计,而且还限制了耳罩的旋转方向——只能向外翻转。当我们听完歌想要将耳机挂在脖子上的时候,就会形成如图所示的奇怪形象。因此,在佩戴舒适度方面,尽管这一代的BOSE 700 有着不少的提升,但我认为还是索尼符合我们的日常使用习惯。

  在接口方面,无论是Bose和索尼都已经用上了无视正反插的 USB-C 接口。Bose 700提供20小时左右的续航时间,快充 15 分钟可以提供 3.5 小时的续航;而索尼WH-1000XM3降噪耳机开启降噪可提供 30 小时的续航时间,而且快充 10 分钟就可以获得 5 小时的续航。从续航时间和快充能力来看,依然是索尼胜出。

  此次BOSE 700 支持 0-10 档共 11 档的降噪档位调节(数学不好的话可能会像我一样一开始就没 get 到 0 档也算是一个档位),这 11 个档位的精准调校需要使用手机 app 才能设置,机身按钮只能预设三个档位间的切换。由于手机 app 设置档位会有所延迟,所以我个人还是推荐你把档位给预设好,直接用按钮来切换会比较好。

  差点忘了说,Bose 700 使用的 app 也是全新的「Bose 音乐」应用,与之前的应用直接区分开来。换句话说,这个 app 还是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目前仅支持BOSE 700 这一款耳机,而且会提供的功能也比较少,譬如没有 EQ 设置。

  相较而言,Sony 的应用显得比较复杂一些,但是功能也非常齐全,恨不得将所有的不管你用得上还是用不上的功能都向你在一屏里完整显示,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用户来说会有一些可玩选项。连接上我也更倾向于支持 NFC 配对的索尼 WH-1000XM3,免去了繁琐的操作步骤和等待的时间。

  头戴式降噪耳机的优势,就是戴上耳机之后耳罩就已经能够被动地隔绝一些噪音。而开启降噪之后,Bose 700 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索尼的降噪无论是开启还是关闭,都会简单生硬一些。

  在BOSE 700 的 11 档的降噪调节当中,0 档可以被看作是「环境音模式」去使用,因为这个过程会收录环境音并传入你的耳朵中。并且可以发现,背景的一些杂音会被去除,拾取的环境音依旧会显得很干净。当然,这一点索尼WH-1000XM3降噪耳机也做到了,并且在之前的评测文章也与 M2 进行过对比。

  当降噪开至 5 档时,办公室里的键盘声和空调杂音都能被去除;降噪开至 8 档时,基本与索尼WH-1000XM3降噪耳机持平,能够将日常通勤车厢内的噪音大部分去除。至于开启到 10 档最高降噪的时候,你会发现BOSE 700 的降噪强度要比索尼来的更强硬一些,若是不播放音乐停留在一个不是那么吵杂的环境里,10 档下的BOSE 700 会给耳朵带来一丝「真空」感。

  但在音质方面,Bose 的积累还是不如索尼深厚。WH-1000XM3 内置的 QN1 芯片不单单具备降噪处理功能,同时还肩负着音频处理的职责。该芯片采用了 32 位音频信号处理技术,并且内置了 S-Master HX 数字放大器、DSEE HX 数字音频处理技术等索尼的看家本领。配合全新设计的 40mm 的驱动单元,声音硬件素质已经领先于同类产品。而且在蓝牙编解码器方面,WH-1000X M3 支持SBC \ AAC \ LDAC \ apt-X \ apt-X HD,更高信息量的音频,其实就意味着更高质量的音乐。

  反观BOSE 700,只支持 SBC 和 AAC 两种无线传输编码,在连接到 iOS 设备上,索尼和BOSE 倒是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比较,两款都有着不俗的音质表现,但解析力和分离度都是索尼更胜一筹,即便开启了降噪,音色的变化也不会很大,听感会更自然舒畅一些。

  Bose 700 的声音走向不再偏冷,三频表现也更加均衡一些,与 QC35 II 相比会更好一些。但这样的调校并不是所有人都喜爱。在国庆假期里,我曾将BOSE 700 借于一位BOSE QC35 II 用户试听后,它对BOSE 700 的评价并没有原先期望值那么高,反而会觉得BOSE 700 的音质表现还不如 QC35 II。

  作为曾经的降噪第一品牌、生产出世界上第一款主动降噪耳机的BOSE,近年来却放慢了产品更新节奏。面对索尼「年更」的头戴式旗舰降噪耳机,Bose 也只能适时地推出一个又一个特别配色的「限量版」QC35 II 来保持着话题热度。但很显然,这种「科技以换壳为本」刷存在感的思路,并不能提升其产品竞争力。身边已经有好几个BOSE 品牌的粉丝,也失去了耐心,直接转投了索尼阵营。

标签: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本篇文章: Bose&降噪耳机 二选一怎么选
  • 本文链接: http://news.jsnol.com/xiaofei/20191105/17729.html
  • 全站阅读: 主页 > 消费 >
  •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QQ:243 78 09 247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