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行走职场,避免陷入“情绪牢笼”,需要摆脱这5种观念 全球最新

时间 2023-05-30 07:54:08 来源:顶端新闻  

“情绪是本能,控制情绪是本事。”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情绪是一种潜意识的行为,当遇到某件事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产生情绪。比如,当被指责的时候,有多少人坦然面对呢?可能嘴上不说,但心里肯定不爽。


【资料图】

存在潜意识里的东西很难控制,就像你在清醒的时候可以屏住呼吸,可你在睡着的时候,就无法做出这样的动作,而睡着时的行为就是潜意识。

所以,有些观念一旦产生,很容易被外界所干扰,导致自己陷入“情绪牢笼”,进而影响自己的行为方式。以下5种观念一定要摆脱。

01.内心存在太多“一定”

每个人心里都有许多的“一定”,但这也是陷入“情绪牢笼”的根源之一。这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事情,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事情会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有一个物理实验,角度、力量完全固定,在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发射质量相等的球,它们最终的落点不会相同。

内心存在太多的“一定”,势必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比如,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如果努力了没有成功就会产生沮丧的情绪。

再比如,你的业绩很好,可是为了照顾落后的同事,把自己的订单当着其他人的面分给同事,你认为这位同事一定会感激,可这位同事很可能觉得丢了自尊,因此而记恨你。好心没好报的结局使你情绪低落。

人们通常更倾向于美好的结局,所以忽略了事情的不确定性,一旦与自己的观念相悖情绪就受到影响,归根到底是因为“一定”的观念深入。

内心存在了太多的“一定”,当事情偏离时,潜意识的情绪就会上涌,如果能考虑到“不确定”,当出现偏离想法的时候,自然更容易坦然面对。

02.是非分明,搞清对错

学生时代,这道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没有模棱两可的情况,可步入社会,进入职场就没有那么多的对与错,黑与白,大多数情况下是“对与对”的较量。

小孩子在看影视剧的时候会经常问:“这个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成年人的世界却并非如此,大家立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作为客户,觉得商品价格高,作为老板,觉得利润低,谁都没错,只是在需求上寻找平衡点而已。

你认为同事排挤你是同事不对,但很可能是领导的默许,或者授意,职场人的行为准则是“趋利避害”,他为了保住饭碗有错吗?

领导默许、授意,你以为是自己能力强威胁到领导的位置,或许领导只是觉得你能力强,破坏力自然也大,所以,让其他同事来制衡你,避免出现失控的局面。

职场上因为立场不同,导致了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如果非要分个对错、是非,那不过是陷入自己设置的“情绪牢笼”中。

你不爽与他人无关,就像他人难过,你无法感同身受一样。

03.试图按自己的标准改变别人

人性总是承认自己容易,承认他人难,否定自己不易,否定他人简单。不自觉地就会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的行为。

更有甚者,试图用自己标准改变他人,哪怕是“为你好”,也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某种需求。这就像狗要吃屎,你非要拦着,狗不会因此而感激你。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标准,或许你很成功,但不代表别人按照你的标准做就也能成功。

就像巴菲特的成功,研究的人不少,但哪怕完全照做就能成为另一个巴菲特吗?成功可以借鉴,但不能复制。

同理,你的标准适合你来做,而不适用于所有人。不要用自己的标准试图改变他人,一旦与自己的标准相悖,就感觉不爽,不是掉入了“情绪牢笼”中又是什么?

04.自己是对的,责任是别人的

职场上经常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某件事出现了问题,人们总是下意识会找许多客观原因,我该做的都做了,XXX不配合我又没办法;我已经很努力了,但客户不喜欢我有什么办法?

领导也可以这样想:我把事情安排下去了,我要的是结果,出现问题我都帮你克服,你存在的意义在哪里?

同事也可以想:我也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能配合的都已经做了,超出本职的配合又没有领导安排我,也没人给我加班费。

你看好像大家都没错,但事情就没办成。如果换一个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急于肯定自己,也别想当然的否定别人,而是依据现在的情况可以用什么样的办法促成事情。

这时肯定会有人说:“赚的不多,想的不少。”可现实是事情办成了,大家都开心,还能展现自己的价值,事情搞砸了,自身价值会缩水,还会影响自己情绪。

要明白“对”不是标准,“成”才是结果。纠结在对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推卸责任并不能让自己的情绪更好,甚至可能会引起更多的事情,导致情绪更加糟糕。

05.对自己对别人“双重标准”

自己感冒了,觉得状态不好影响工作效率,不如请假让自己尽快恢复状态,以便更好的工作;同事感冒了请假了,就觉得一点小病就请假,导致我工作量加大,真烦人。

自己事情存在失误,会想着工作中谁还不犯错了,知错就改不就行了?而同事犯错之后,这点小事都做不好,还要让大家为你愚蠢买单,又要加班,真是害人害己……

你看,相同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与发生在别人身上会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双标”几乎是大多数人的常态,也无法避免。

存在“双重标准”正常,但要有同理心,哪怕不能感同身受,也要尝试着去理解,毕竟情绪是自己的,事情是别人的,除了让自己心情不爽以外,又有什么改变呢?

所以说,“双重标准”也是影响自己情绪的根源之一,人都有私心,势必会更倾向于自己,但如果常备同理心,试着理解别人,虽然不会让事情变得更好,但至少不会让自己情绪因此而向负面发展下去。

写在最后

每个人都有情绪,是有潜意识中的某些观念引起,如果不希望自己陷入“情绪牢笼”中,而是可以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情绪,以上这些观念一定摆脱,至少不要让它成为导致情绪负向发展的诱因。

还有什么样的观念会影响你的情绪?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