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宫廷画家苏汉臣,用他的婴戏图告诉你,这才是童年的正确打开方式-即时看

时间 2023-05-30 08:59:53 来源:顶端新闻  

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一千年前的孩子都玩些什么?

既然六一儿童节将至, 那就用“婴戏图”来了解古代儿童的生活吧!


(资料图片)

敲黑板,知识点——

婴戏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即描绘儿童游戏时的画作,又称“戏婴图”,是中国人物画的一种,以表现童真为主要目的,画面丰富,形态有趣,宋代更是婴戏图的黄金时期。

代表人物苏汉臣。

《杂技戏孩图》

两宋之际宫廷画家

明人顾炳在《历代名公画谱》中曾对苏汉臣描绘婴孩的艺术造诣做这样的评价:"汉臣制作极工,其写婴儿,着色鲜润,体度如生......"

婴戏题材绘画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有其独特的地位,所占比重虽不大,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魅力。苏汉臣能够在众多画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婴戏题材绘画的代表画家,与其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韵味有关。

苏汉臣,汴梁人,初为民间画工,后因才情卓卓,徽宗年间进入宣和画院担任待诏。

靖康之乱后,跟随宋室迁至钱塘,于高宗年间复位官职,孝宗隆兴初因画佛像,龙颜大悦,被封为隆兴画院承信郎。

《柳荫婴戏图》

苏汉臣画学刘宗古,并在继承张萱、周防等唐代人物画家画风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地探索、创新。

所绘人物、仕女及佛道宗教画,清丽工细,设色鲜润,其中尤以婴戏题材作品最为人所赞赏。

他的婴戏题材绘画,雅俗共赏,老少皆宜,用笔柔美,不紧不结,笔不虚设,色彩鲜艳不俗。

整个画面和谐宁静,可以很快使观者和作品的思想融为一体,一边享受大自然的纯净与芳香,一边感受儿童们的天真烂漫。

正是由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他才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和创作题材。

《婴戏图》

天真烂漫,栩栩如生

清代文学家梁廷楠在他的曲论著作《曲话》中写道:“情在意中,意在言外,含蓄不尽,斯为妙谛。”苏汉臣儿童风俗画作品在艺术表现上所追求的正是中国美学传统中的这一最高境界。

在宋以前,以儿童为主的绘画作品比较少见,儿童一般都是作为配角出现在画面中。

及至宋代,以苏汉臣为代表的画家在继承上代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潜心学习研磨,避免了前代画家画孩童时普遍的比例失调、“小大人”形象,从各自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真实自然地表现出孩童特有的相貌特征和神态气质。

苏汉臣笔下儿童形象自然逼真,生动活泼,多为宫廷或上流贵族人家的孩童,相貌服饰洋溢着一股高贵典雅之气。

《侲童傀儡图》

他注重婴孩气韵的传达,注重线条和色彩在婴戏图中的主观处理,也注重构图上繁简、布局与画面主题的契合,完整的体现了谢赫“六法”的内涵。

无论是从画面构图还是人物的动作表情,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将画面本身想要传递的寓意表达的淋漓尽致,引人入胜。

苏汉臣婴戏题材绘画的写实性艺术风格是继承了魏晋以来“传神写照”“应物象形”理论和宋代时期理学美学思潮的影响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这种写实性艺术风格,刚好体现了苏汉臣当时所在时期,内敛、自省的时代特征,他的作品也迎合了宋代时期人们的审美要求, 与此也影响了宋代以后年画画家和陶瓷绘画画家对孩童形象造型艺术风格的体现和表达。

《货郎图》

稚幼可人,童趣盎然

苏汉臣的儿童风俗画的题材独特,意韵无穷,通过严谨的造型、细致的工笔设色和层层精妙的渲染,创作出了一幅又一幅别具一格又高贵典雅的孩童艺术绘画作品。

细观苏汉臣的婴戏作品便会发现,“平凡”、“可亲近”,“常见”的特点,这也是最值得让人称道的地方。

他的作品题材简单,立意明确,但却有一种从思想上及情感上影响人的力量。

画面中的孩童看上去总是在兴致勃勃、全神贯注地做着他们喜欢的各种游戏,却能够使观赏者沉醉其中,从饱受竞争压力和各种现实困扰的生存状态中解脱出来。

《秋庭戏婴图》

画面构图颇具匠心,典型的三角形构图,人物与背景各种物象处理十分恰当。

画面中庭院景色占了近二分之一的空间,主角二人却被安排在角落一隅。

这种看似"喧宾夺主"的做法实则正是画家技艺高超的体现:将二人周围大面积留白,舍去干扰,可谓匠心独运,深谙谢赫六法中"经营位置"的巧妙。

同时,借助孩童的精神和眼神以及花卉山石的态势向观者呈现出"气韵生动"的场景。

《开泰图》

无论从头发、眉目,衣饰,都精心刻画,丝染兼备,而且变化极为丰富。

以长而圆润的线条,画出衣纹,再仔细点染衣服上的花纹,不仅画出质料的柔软细致,更赋予衣服华丽的质感。

这些细微的处理,使得子孩丰润、柔软、细致的模样,跃然于纸上,令人心生爱怜,可谓栩栩如生,可用“着色鲜润、体度如生”来形容苏汉臣的画风。

《冬日婴戏图》

儿童形象富而不骄,华而不贵,充满宋代城市中的世俗生活情趣。用笔工整细致,设色艳丽。

山石以斧劈皴法,并以皴擦渲染,着笔不多,能显石质坚硬;两竿修竹与石相依更显挺劲潇洒,竹叶先勾后填,以明暗示前后关系;竹石后梅枝以凌空伸出,姿态百出。

洁白梅花与翠竹、艳丽茶花,相互映衬,同时义与孩童的素装相呼应,使全图的人物、景物、动物的色调和谐一致。

《百子嬉春图》

虽然是一小幅纨扇,但结构却复杂精妙。

整个作品的构图为满式构图,可是整个画面平衡统一,重势在右边,左边有树、有假山,两个孩子在爬树,使构图紧凑,线条流畅密集,跟右边的精密的玩耍孩童形成鲜明的对比。

远近关系处理得明确而有节奏,丰满而不拥塞,繁复而不杂乱。

有些绘画作品可以轰动一时,而时日一过,便被人遗忘;有些作品初次接触时使人兴奋激动,再接触时却索然无味;有些作品则长久保持其生命力,苏汉臣婴戏题材绘画就有这样永恒的魅力。

当你盯着苏汉臣的作品静静欣赏时,你会不知不觉忘记时问的流逝,沉迷于画面上的每一个得到画家悉心描绘的东西:一件被孩童无心掉落的、静静躺在地上的玩具;一片舒展开的充满生命力的墨绿色叶子,它们面朝观赏者微微倾斜,让人有一种强烈的真实存在感,体会到一种闲适的愉悦,一种平和、恬淡的温情感觉。#童趣过六一##六一儿童节请尽情可爱#

END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