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CTB加持 海豹顺利通过双面侧柱碰试验!

时间 2023-07-30 15:30:47 来源:酱酱侃车  


(资料图片)

汽车安全一直是消费者重视的购车因素,也是大部分厂家研发车型时重中之重的项目,特别是如今新能源化的时代,由于驱动电池的特殊性,车辆安全更是十分重要。

近期比亚迪旗下CTB技术加持的海豹双面碰撞测试出炉。作为国产新能源高品质车型,比亚迪海豹这次的测试,不仅成功通过,而且结果非常优秀。归功于其搭载了比亚迪 e 平台 3.0技术和CTB底盘,可以说十分值得消费者信赖,成为消费者高品质出行的不二之选。

作为比亚迪旗下的明显产品,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不仅更安全,还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操控性以及乘坐空间。那么为什么要做双面侧柱碰试验呢?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在结构上与传统燃油车大体相似,本身许多碰撞测试标准可以沿用。但由于搭载了动力电池,使得车辆在抵御侧面外力撞击时并没有太多形变空间,并且电池包在收到外力后安全性大打折扣且对用户的随时较大,这就给底部安装了电池包的新能源汽车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为了验证CTB技术对电动车安全性的意义,国内汽车安全类测试栏目TOP Safety,就对比亚迪海豹进行了一次新能源汽车双面侧柱碰试验。

为此,在测试环境中,比亚迪海豹的双面侧柱碰挑战将使用同一台车,在一次标准侧柱碰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侧面柱碰。第一次碰撞试验,比亚迪海豹整车以32km/h的速度和75°的角度,撞击254mm钢性柱,随后同一台车进行叠加第二次碰撞试验,以副驾驶后排撞击点进行侧柱碰试验。

通过两次的碰撞测试可以看出,比亚迪海豹整车结构最大变形量为183mm,这远远低于传统燃油车平均300mm左右的变形量,足足减小了120mm左右。这表明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很好地提升整车结构强度,确保从前到后各个撞击位置的结构安全,为车内消费者提供了生存空间,并且防止电池发生挤压变形。

在乘员保护方面,三位乘员保护指标也全部达到满分,最大化保护每一个乘员的生命安全,这与比亚迪CTB技术密不可分。在大家都较为关心的电池安全部分,两次碰撞后电池包仅在边框产生轻微变形,带电部分无损伤,电池包主体结构基本没有变形,电池包没有出现漏液、起火,整体结构稳定,并且在碰撞瞬间,车辆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即执行高压断电保护策略,高压系统电压在碰撞后的820毫秒内,迅速下降至安全电压区间内,有效保证驾乘人员生命安全,并减少车辆自燃的风险。

最后,TOP Safety为了进一步测试电池包的安全性与稳定性,还将参与了两次侧柱碰的电池包重新装入另一台海豹新车,不仅可以正常启动,并且还能安全行驶,证明碰撞后的电池包功能性一切正常。

海豹在双面侧柱碰挑战能有如此高的优异成绩,与海豹搭载了比亚迪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密不可分,比亚迪历时5年,耗资百亿推出的纯电整车架构平台化的全新e平台3.0,从底盘层、高压层、低压层、车身层,全面整车架构开发,突破了电动车的性能短板,赋予电动车高级别的智能进化能力,彻底释放智能、电动化潜力。为智能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基础平台。

酱哥点评: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摆脱了过去“自燃”、“不安全”等词汇标签,变得更加靠谱和安全。通过本次试验可以证明,搭载了比亚迪e平台3.0和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的海豹在同级别中更加安全,同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