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社会 >

短视频卖药,别玩大忽悠 报道

时间 2023-10-26 11:44:15 来源:广州日报  


(资料图)

快手电商日前发布的《医用保健-OTC(非处方药)类目开放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于10月7日生效。无独有偶,抖音发布的最新规则也显示出门槛放开态度,后续或吸引更多药店、药企进驻。(10月24日《广州日报》)

从平台邀请到药企申请,医药行业与短视频平台“联姻”已成事实。药店、药企何以看上了短视频赛道?说到底,还在于对注意力经济的市场挖潜。截至 2022年12月,我国短视频用户规模达10.12亿,庞大的用户群体为注意力经济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打开如今的短视频平台,不仅有内容博主夹带“私货”,各大品牌的直播间营销也是热闹非凡。从锅碗瓢盆到文具、饰品,短视频平台的电商渠道已初具规模,随着用户不断增加,持续为品牌方提供“购买力”。

近年来,“医药+互联网”正走向深度融合。在线问诊听取互联网医生意见,外卖下单轻松选择所需药品。对于用户来说,便捷高效的流程,不仅满足个人用药所需,还能远程为亲友送去关心,不少人都感受到了电商平台带来的便利服务。尽管非处方药品使用具备一定的专业性和时效性,但无论是问诊的专家,还是供货的实体药店,O2O模式的线上线下联动,为在线购药提供了较为专业的背书保障,一定程度上打消顾客对于药品安全的顾忌,让不少人养成了线上购药的消费习惯。

尽管网络售药具有庞大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但医药电商若想让用户从看客成为顾客,关键还要紧抓用药安全。一方面,要严格管控药物类目。以《公告》为例,其对相关类目的药物准入、店铺类型都作出了明确的管理要求。作出要求只是第一步,如何落到实处,还需进一步压实各方责任。

另一方面,要严格限制销售方式。区别于传统电商的B2C模式,短视频平台极易通过“伪科普”内容引流,让用户形成使用习惯,从而通过带货、链接商品等方式完成变现。而短视频平台拥有较多中老年用户,如何避免出现电视药品广告乱象,或收割智商税,还须进一步思考。           (刘硕)

标签: 快手 品牌 非处方药 视频平台 药店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