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聚焦 >

新媒体点亮乡村希望:一位95后党员的“流量公益”革命

时间 2025-07-25 21:23:39 来源:今日热点网  

盛夏的双桥镇果园里,29岁的冯吉辉蹲在田埂上,将手机镜头对准果农老张颤巍的手:“张叔,让李子沾点露水再拍——对!这样城里人隔着屏幕都能闻到甜香!”这个教村民用镜头“说话”的青年,正以500万粉丝的新媒体矩阵为支点,撬动一场乡村振兴与公益实践的深度变革。

“滞销李子”催生的数字革命

2022年6月,5万斤青脆李滞销的危机,成为冯吉辉公益之路的转折点。果农老张蹲在腐烂的李子堆旁抹泪的画面,让他彻夜未眠。12名青年组成的“助农直播志愿队”带着补光灯冲进果园,三天直播创造10万元收入的奇迹。

但冯吉辉的野心不止于此。“授人以渔才能造血!”他在创业中心开设“田间课堂”,把复杂的直播技术拆解成农民听得懂的语言:教村民用仰拍展现李子的透亮光泽,用“咔嚓”脆响触发食欲,甚至设计防震包装减少运输损耗。如今双桥镇20余户果农变身主播,“直播+种植”辐射周边乡镇发展特色农业。

流量背后的温度方程式

当大多数MCN机构追逐商业变现时,冯吉辉的覆盖20余平台、粉丝500万+ “内江身边事”新媒体矩阵却构建起独特的公益算法。

2023年留守儿童报道触发的“小甜橙计划”中,他跑遍文具店筛选三角杆铅笔、耐磨书包,因“孩子握着舒服,颜色亮丽才开心”;2024年酷暑,他自购5000元清凉包直送环卫工,只因“户外劳动者的需求比网红更需要被看见”。

筹办“壹基金温暖包”时,他凭借新媒体影响力撬动企业捐赠,1040个包裹总价超20万元。当孤儿拆开彩笔盒问“能画彩虹吗”,他按下录像键:“这就是公益的意义——让每个冬天都有温度”。

青年返乡的“磁力场”效应

作为团干部,冯吉辉深谙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他联合内江东兴区商务局、共青团东兴区委发起“职等你来”直播招聘,实现了与政府部门的联动创新:

直播间变身“云面试厅”,企业负责人实时答疑,4场直播吸引50万观看,收获简历300份;

公司成为青年“孵化器”,累计为150名大学生提供实习指导,向腾讯、新浪等企业输送20余名骨干。

“好人榜”背后的公益新范式

7月23日,冯吉辉入选“中国好人榜”四川候选名单。荣誉背后是他180余场公益活动、200万元捐赠物资、191小时志愿服务的积淀。但这位青年党员更看重另一种“流量转化率”——他带动的90后、00后“公益突击队”已超800人次,志愿者小李说:“冯哥总说‘党员要带头’,现在我们都想成为光”。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