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眼春风化雨,夏露凝珠,秋叶纷飞,冬雪皑皑。自古以来,二十四节气以独有的韵律,编织着华夏大地的农耕史诗,承载着中华民族对自然的敬畏与智慧。广西云-广西日报特辟“寻味广西·二十四节气”专栏,从气象维度探秘广西,从新闻视角解读广西,围绕二十四节气进行全媒体报道,深入挖掘这一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厚内涵,探寻农耕文明的深邃与自然的奥秘,传承广西独特的传统文化。
2025年9月23日广西日报6—7版“二十四节气·寻味广西|秋分”专版截图
(资料图)
收获,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龙脊梯田七星伴月。(视觉中国供图)
秋分时节,岁物丰成
我们迎来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飘着稻香的喜悦时刻到来了
一幅色彩浓郁的美景呈现在天地之间
覆盖着山川田园的浓绿和金黄色的稻浪
交织出最动人的丰收图景
山水不语,慷慨如初
广西人怀揣对大地的敬畏与感恩
正继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点击阅读全文
平分秋色一轮满 长伴云衢千里明
古人早在先秦时期就注意到
每年的仲春与仲秋都会出现昼夜相等的日子
前者称为日中,后者称为宵中
云和月。(视觉中国供图)
除昼夜等长外
春分与秋分也正好在时长上平分了春秋二季
一场秋雨一场寒
秋分日
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
并随降雨而降温
国家将秋分定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也是对传统的致敬
在美好宜人的秋季里
人们赏月、秋游、欢庆丰收、分享幸福
是一年中难得的欢乐时光
点击阅读全文
日光夜色两均长
夕阳西下的农田里的人们。(视觉中国供图)
9 月 23 日秋分到来
太阳的直射点行至赤道,将昼夜平分
华北至长江中下游一带秋高气爽
但华南残暑未消
就广西来说
秋分时节各地的平均气温:
桂北大部在21℃ —24℃
桂南多 在25℃—26℃。
秋分时节雷声开始终结
天气要转凉
蛰居的小虫藏入穴中
河流湖泊逐渐干涸
国庆假期恰在秋分期间
正是赏金色梯田、闻丹桂飘香
享海岛明月、品蟹肥橘黄的绝佳时机
点击阅读全文
喜看稻菽千重浪
秋分
是气候与农事、收获与播种的“黄金交汇点”
当秋分与中国农民丰收节相遇
八桂大地处处弥漫着丰收气息
呈现一幅绚丽多彩的图景
9月,融水苗族自治县杆洞乡高培苗寨的水稻渐次成熟,金黄色的梯田与连绵起伏的青山、错落有致的吊脚楼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丰收图景。 龙林智 摄
秋分是收获的时候
也是致敬耕耘的季节。
秋分前后的秋社是古人每年祭祀土地神
祈祷丰收的日子。
秋分既是传统文化的延续
更是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实践。
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展现了广西各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
对生产的重视,对生活的热爱。
点击阅读全文
稻花香里说丰年
通讯员 何娟 拍摄 实习生 廖晶晶 剪辑
北方大地的单季稻已披上灿烂的金黄
而地处岭南的广西
正值晚稻扬花时节
稻花在阳光下盛开。何娟 摄
对于双季稻区的育种工作者而言
秋分时节更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在育种工作者眼中
“赶花期”是全年工作的最高潮
是与自然规律最紧张的对话
待到稻花悄然褪去
青涩的谷粒将日渐饱满
我们仿佛已然看见
稻浪翻金,大地欢歌!
点击阅读全文
花与茶 电力赋能茉莉香
#电知时节# 秋分到,茉莉香!全国花茶的天花板,原来藏在这个“电力十足”的小城!从一朵花到一个产业,看广西横州茉莉如何香飘世界。(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新闻中心 出品)
横州茉莉花。廖柳伶 摄
秋分至,暑气渐收
广西横州的阡陌间
依然浮动着茉莉的清甜
横州茉莉的千年底蕴
如今正借科技与电力的东风
铺展出现代农业的丰收新图景
横州茉莉花迎来采收旺季。廖柳伶 摄
智能化生产离不开“电力底气”
为支撑产业转型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在横州建成新型城镇化配电网示范区
城区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8%
茉莉花田里的电力设备。廖柳伶 摄
有了智能化生产和稳定电力的支持
横州茉莉花产业的天地,在不断拓宽
一朵茉莉
承载着横州的过去与未来
千年花脉深植土壤
科技电力浇灌新生
这片土地正把花香酿成甜蜜的日子
点击阅读全文
绘就“硒”望丰收景
阳安乡稻田如翡翠拼图铺满山野,田埂似岁月纹路书写四季。欧立成 摄
金秋9月
桂林市平乐县阳安乡夏墩坡村的绿色富硒稻示范基地
正铺展着动人的丰收图景
夕阳斜照,俯瞰遍地金黄,秋意盛浓,如诗如画。黄秀纯 摄
近年来
阳安乡锚定“绿色富硒米示范基地”建设
推动“阳安大米”走品牌化、产业化之路
这份“稻事业”已成乡村全面振兴的“新引擎”
阳安乡绿色富硒米核心示范区水稻陆续成熟,风吹稻浪,遍地金黄,一派丰收景象。欧立成 摄
稻浪翻涌处
不仅传递着大自然对辛勤耕耘的馈赠
更见证了阳安乡从“种好粮”到“卖好价”的跨越
点击阅读全文
虫与叶的“丝绸之路”
在历史的长河中
一条由蚕与叶编织的“丝绸之路”
不仅见证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辉煌
更在广西这片热土上
续写着生物多样性与丝绸文明传承的新篇章
春蚕与桑叶。(视觉中国供图)
广西
自古以来便是蚕桑文化的沃土
从南到北,广西均能种桑养蚕
生产期长,一年可养多批蚕
效率与质量并重
虫与叶的“丝绸之路”
在广西这片土地上
不仅是一条经济之路
更是一条文化之路、生态之路
点击阅读全文
奏响金秋“蜜”意交响
秋风拂过广西容县
3万余亩蜜柚林披上金甲
沉甸甸的果实压弯枝
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芬芳
容县自良镇果场蜜柚 。梁涵 摄
自良镇的蜜柚种植园里
果农郑创通手持剪刀穿梭林间
金黄的蜜柚接连落入竹筐
北纬22°的阳光雨露
赋予容县蜜柚独特风味
容县自良镇果农采摘蜜柚。梁涵 摄
容县十里镇果农采摘蜜柚。梁涵 摄
丰收季变身“甜蜜节日”
吸引游客前来体验田园乐趣
从枝头到舌尖
从沃野到云端
容县蜜柚用甜蜜果实串联起产业振兴的完整链条
容县分拣中心柚子分拣。梁涵 摄
容县分拣中心工人分拣蜜柚。梁涵 摄
点击阅读全文
星河落沃野,科技焕新光
隆安县的火龙果种植基地仿佛成为一片璀璨灯海。陈成 摄
夜幕降临
隆安县的火龙果种植基地化身为一片璀璨灯海
这不仅是壮观的农业景观
更是现代农业科技赋能传统种植的生动实践
隆安火龙果年产量超10万吨,年产值达5亿元以上。 陈成 摄
现代科技已深度融入产业链各环节
技术创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
更打造出一批获得绿色富硒认证的知名品牌
基地采取补光措施,好让火龙果植株在秋冬季节继续开花挂果。陈成 摄
产业兴旺带动共同富裕
独特的生态灯光夜景还催生了农业休闲旅游新业态
成为当地乡村全面振兴的亮丽名片
点击阅读全文
顺应时节护安康
秋分时节昼夜均分、寒暑交替
天气由热转凉、由燥转寒
正是养生保健的关键节点
饮食上,滋阴润燥、少辛增酸是核心
起居调理同样重要
早睡早起、注意保暖是关键
秋分后易让人产生“悲秋”情绪
精神养生需保持乐观的态度
秋分养生,重在顺应自然
方能安然度秋
点击阅读全文
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入专题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进入客户端专题
广西日报栏目创作团队:
总策划丨刘昆
策划·统筹丨李耿 李春生
执行丨周映 杨灵烨 叶焱焱 王克础
视觉丨刘恒 王兀 蓝敏
客户端制作丨叶焱焱
鸣谢丨自治区气象局、容县融媒体中心
广西日报农业部、创意工作室出品
南方电网广西电网公司协办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