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文化 >

南京六合区龙袍街道骨牌灯走街串村阵势大

盈盈 2019-02-03 18:23 来源:南京晨报  

  提起蟹黄汤包,大家能想到六合龙袍。其实,有鱼米之乡之称的龙袍,还有一样东西比较有名气,它就是传承几百年的骨牌灯。2007年,龙袍的骨牌灯还被南京市人民政府列入首批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骨牌灯的阵势很庞大

  春节赏花灯是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龙袍街道的骨牌灯是当地特色文化之一。骨牌灯传承人张光祖介绍,骨牌灯表演流传于龙袍地区一带,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艺术形式,演练时用骨牌来编排,根据骨牌的张数,按生、旦、净、末、丑等戏曲角色每人手拿一张牌,按照推牌九的形式,交替变换队形,拼成天牌、地牌、人牌等。

  “过去研究纸牌的套路,按照这个套路模仿、研究、探讨、修改、演变、整理,最后就形成骨牌灯的套路了。”张光祖说,按照骨牌的尺寸、比例,放大后制作出来就是骨牌灯。骨牌灯舞是一个集体表演,每次演出算上敲锣打鼓及工作人员,都要好几十人,因而,阵势庞大、气势恢宏、热闹非凡,成了骨牌灯舞表演的特色。每逢春节、元宵节期间,骨牌灯会与龙灯、狮子灯、马灯等一起赶会场时,走街串村,玩起来有板有眼,变化多端。

  骨牌灯以梁山好汉命名

  在骨牌灯的排练表演现场,每个演员都穿着不同的服装,在骨牌灯上面也有不同的图案,具体有不一样的寓意。 如今,骨牌灯舞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表演形式,在流传过程中,通过民间艺人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色,充分显示出它那朴实的民俗性、独特的技巧性和精美的艺术性。

  街道秋之韵艺术团团长张正银是一位骨牌灯舞表演的爱好者,他告诉记者,骨牌灯上的图案也代表着不同的意思,每组骨牌灯由32盏牌灯组成,每盏灯又以一名梁山好汉如晁盖、宋江、吴用等人物命名,32位灯手穿戴各自的英雄好汉服饰和道具,在令旗指挥下,锣鼓齐鸣,数十种规范套路不断变换队形,形成变化多端的图案组合和字牌内容,队列壮观、场面气派。

  “我从十几岁开始看,看了五六十年了。”村民说,“到春节以后,我们就要改成原状了,改成牌九的点,搞成人物画像,但宣传口号还保留,把人物像放侧面,山水画也放在侧面,这是我们下一步要搞的。骨牌灯是龙袍保留比较好的一个特色文化,我们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通讯员 叶方龙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

标签:
  • 版权及免责声明:
  • 本篇文章: 南京六合区龙袍街道骨牌灯走街串村阵势大
  • 本文链接: http://news.jsnol.com/local/20190203/3668.html
  • 全站阅读: 主页 > 文化 >
  •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QQ:243 78 09 247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