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2年下半年之后,我国汽车产销量开始有所恢复,7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45.5万辆和242.2万辆,同比增长分别是31.5%和29.7%。
在整体汽车销量火爆的背景之下,各大品牌的销量其实也有了不同程度的上涨,所以我不知道题目所说的7月日系车企集体哑火指的是哪方面,到底指的是纯进口车还是合资车?
(相关资料图)
如果是纯进口的日系车企,销量哑火很正常,而且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比如2022年上半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的销量只有86750辆,同比下滑达到29.7%;而且最近几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的市场销量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
比如2020年雷克萨斯在中国的销量还取得了11%的增速,但是2021年增速已经下滑到1.1%,按照2022年上半年的走势来看,不排除2022年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有可能录得负增长。
但如果从合资车实际销量来看,日系合资车销量并没有哑火,在市场上仍然有很大的份额。
比如在2022年7月份销量最多的15款车型当中,日系品牌就有多款车型上榜,其中排在第一的东风日产轩逸单月销量更是达到39,065辆,虽然同比下降2.64%,但整体销量仍然比较大。
另外东风本田CR-V单月销量22636辆,同比增长48.31%;广汽本田雅阁单月销量20455辆,同比增长125.37%;
当然在TOP15当中,有部分日系品牌销量确实出现了一些明显的下滑,比如一汽丰田卡罗拉单月销量22381辆,虽然销量比较大,但同比下降就达到26.29%;另外广汽丰田凯美瑞单月销量18438辆,同比下滑9.97%。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日系车企既有取得快速增长的,也有出现明显下滑的,但从整体来说日系车企颓势确实越来越明显。
那为什么现在日系车企没有那么受欢迎了呢?我觉得这里面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第一、国产品牌的崛起。
放在十几年前消费者没得选,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只能买一些进口品牌或者合资品牌。
而且在十几年前国产车的整体名声并不太好,在很多人印象当中,国产车就等于低质、没面子。
然而最近几年时间,我国汽车品牌无论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品质上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尤其是在新能源赛道上,中国汽车其实已经处于全球前列,甚至有部分技术领先全球。
而且相比进口车以及那些合资者来说,国产汽车要比他们更懂中国消费者,国产品牌推出的车型更符合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
一方面是国产汽车的造型比较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点,比如外形漂亮,内部空间大,你甭管耗不耗油,故障率高不高,因为很多人对耗油都没有概念。
另一方面国产车的定价相对比较便宜,同样的配置国产车明显要比合资车或者进口车更便宜一些,所以性价比更高。
第二、日系车企在新能源布局上慢了半拍。
新能源汽车发展将是一个大趋势,这点可以从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看出来,最近几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非常快,比如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就首次突破了300万大关。
进入2022年之后,尽管受到缺芯、供应链受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进入2022年下半年之后,新能源汽车销量又开始恢复,而且增速非常快,比如7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59.3万辆,同比增长12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当月整体汽车销量的比重已经上升到24.5%。
而新能源汽车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一方面是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充电效率一直在不断提升,这样可以解决大家的充电焦虑和里程焦虑。
另一方面进入2022年之后,很多地方都推出了消费鼓励政策,其中有很多地方都推出了购车补贴,很多地方的补贴主要针对新能源汽车,这就增加了大家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
这也是为什么2022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这么火爆的重要原因。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日系车企明显慢了半拍,他们更多的都是坚守传统的燃油车或者坚持走混动路线,所以有部分市场空间自然就被国产的新能源汽车给替代了。
第三、日系车企创新乏力,跟不上中国消费者的变化。
这几年时间国产汽车创新非常活跃,无论是在外观创新,动力创新,还是在整车创新方面都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但是纵观日系车企,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创新其实并不那么积极,很多都是坚守传统的技术以及路线,无论是在外观设计、车型出新、或者动力创新方面都乏力。
以前在大家收入不是很高的时候,日系车企还可以凭借着他们故障率较低,维护成本低,油耗低等优势吸引消费者。
但是现在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已经不仅仅看中这些地方,很多人对汽车的空间,对汽车的造型,对汽车的智能化都有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日系车企不能跟紧消费者的需求变化,那迟早会被市场边缘化的。
总之,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崛起,国产汽车在市场当中的份额肯定会越来越高,但是汽车的市场整体就那么大,国产汽车抢走了一部分市场,那其他品牌的市场份额肯定会减少。
另外如果一些外资品牌以及合资品牌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推出顺应消费者需求的产品,那迟早会被市场淘汰的。
标签: 日系车开始有哑火的迹象 他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