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天天消息!10万辆比亚迪开进欧洲,欧洲大厂慌了,却毫无办法

时间 2022-10-12 07:44:22 来源:腾讯网  

最近,全球领先的大型汽车租赁公司Sixt宣布与比亚迪达成合作协议,将采购10万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布局欧洲市场,以此推动全球汽车租赁市场的电动化转型。

要知道,Sixt此前合作的对象都是宝马、大众、奔驰、福特等大厂,而在租赁市场电动化转型的重要关头,它却将期望放在比亚迪身上,原因其实并不难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刚过去的9月,比亚迪在中国市场再创销量纪录,售出201259辆,今年前三季度累计销量超过118万辆,坐稳了全球新能源车销冠之位。庞大的需求量,说明了比亚迪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新能源选择。

高销量的背后,是出色的技术在托底。比亚迪当下是全球唯一掌握电池、电控、电机以及车规级半导体等新能源车全产业链核心技术,并提供一站式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的企业。我们所熟知的刀片电池、e平台3.0、DM-i超级混动系统,不仅受到消费者的认可,也得到了竞争对手的青睐,比如e平台3.0已经与奔驰、丰田等著名车企展开合作,特斯拉亦在采购刀片电池。

与此同时,比亚迪正在从中国车企向全球性车企转型,今年它海外市场的扩张速度明显加快,陆续登陆哥伦比亚、荷兰、日本,法国与英国也在今年的计划之内。在海外市场,比亚迪的车价可不低,像汉EV卖得比5系还贵,其余车型也丝毫不客气地对标起BBA各级产品,整个品牌已经有豪华车企的态度与面貌了。

正是因为如今的比亚迪拥有广泛的受众度、先进的技术力量、高端的品牌风貌,才使之成为Sixt电气化转型的重要合作伙伴。

(图为欧元价格/汇率约1:6.9)

值得一提的是,当10万辆比亚迪开进欧洲市场时,德国车企与德国媒体都坐不住了,像德国《焦点》周刊就一针见血地指出:“Sixt给中国企业的大订单,是对德国汽车制造商的一记耳光。”

不怪人家言辞犀利,德国是全球汽车工业中心,诞生了像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全球性重磅车企,但在电气化时代,这些让德国引以为傲的车企,仿佛失了速,无力成为新时代的接棒者,反倒是那些曾经被讥笑为“来自中国的破铜烂铁”的中国品牌,扛起了重任,这是他们一时半会儿没法接受的。

除了比亚迪,还有不少自主品牌登陆欧洲市场,前不久蔚来挺进德国、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四国,小鹏汽车在丹麦、荷兰、挪威、瑞典四国开售P5,首批500辆岚图FREE也已发往挪威......

还有一个关键信息值得注意,今年前8个月,我国出口电动载人汽车56.25万辆,其中有超过一半都是出口到欧洲地区。众所周知,欧洲市场一向被其本土车企占据,外来品牌很难立足,如今这块“难啃的骨头”,正在被中国车企一点一点地拿下。

为什么中国车企可以扭转局势呢?

抛开我们所熟知的全球新能源化大趋势,中国电动车还具备了诸多“弯道超车”的契机。

首先是供应链方面。电动汽车对于稀有金属,如钴、锂、铜等原材料的需求,是传统汽车的六倍,而中国在钴、锂、铜、稀土以及其他原材料上拥有充足储量。而欧洲却非常匮乏,完全不具备与中国竞争的条件。

其次,电力是新能源汽车生产以及使用的基础,但当下的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能源短缺以及“去化石燃料战略”导致电价暴涨,就连稳定的动力供应都成为问题,造车自然是困难重重。

除去上述几点以外,在纯电智能汽车最为重要的智能化,也就是软件层面,欧洲地区的研发也明显被中国甩在了身后,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在辅助驾驶、车机系统以及人机互联等方面的研发,可谓是百花齐放,一天一个进度,各大自主品牌所配备的车机系统可以说“完虐”外资品牌,诸如丰田、宝马、奔驰等品牌的电动车型,屡屡因为车机系统的落后而遭到诟病,强如大众,也不得不低头,在中国专门设计了车机软件的开发部门,用以提升自家车型的车机水准。在最为核心的智能化领域,中国企业早已遥遥领先,当下的成功自然也不是侥幸。

但话说回来,成功进场只是第一步,如何站稳脚跟才是重头戏。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接下来如何进行价值传递、用户管理、售后体系保障、本土化,是自主品牌在海外市场需要攻克的难题,希望有一天,外国人对中国品牌的依赖与粘性,胜过中国人对BBA、大众、丰田、本田的热衷。

标签: 10万辆比亚迪开进欧洲 欧洲大厂慌了 却毫无办法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