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关注 > 教育 >

海会寺是怎样的景点?海会寺内有什么主要建筑?

时间 2023-05-22 07:49:34 来源:路途网  

海会寺是怎样的景点?

海会寺,亦名龙泉寺,位于山西省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为阳城县境内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唐昭宗御赐名为“龙泉禅院”。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宋太宗又赐名为“海会寺”。

海会寺内有金、元、明、清的佛殿,是一组很有价值的古建筑群。佛殿中轴线东西侧有两处古典园林区,充分利用龙泉水为潭、为池、为沼、为湖、为瀑、为流觞曲水,为黄河九湾,使寺院灵气大增。正院、僧院、塔院,总面积为17280平方米。海会寺为国家3A级景区。现存古建筑中古建专家赞誉的“国之瑰宝”的琉璃悬阁宝塔,是中国楼阁式塔中的佳例。寺内还有著名的“海会龙湫”、“流觞曲水”、“龙涎飞瀑”等景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寺内海会别院,为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张慎言读书讲学之所。寺内文物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海会寺内有什么主要建筑?

正院

正院在寺西侧,分前院和后院,为殿宇集中区。山门在院正南,面阔三间二层,进深两间,拱券门洞,重檐歇山顶,前为宽阔高台,阶前仰望,颇见气势。进去之后即为前院。正北为天王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供奉东南西北方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其手持物器代表风调雨顺。殿前有精美的琉璃九龙壁,壁后有硕大方型碑刻,为明吏部尚书王国光所撰。院东北角和西北角分别为钟楼和鼓楼,天王殿两侧分别有门楼通后院。后院规模庞大,中轴线上依次为药师殿、毗卢阁、大雄殿。

药师殿

药师殿面阔三间,单檐歇山顶,周环廊柱。殿内供奉为众人消灾祛病的药师佛及日光、月光菩萨,并有十二神将和夜叉塑像。殿东西墙外立有十数通碑,与其对应的院东西两侧亦为碑廊,均为修建寺院之碑记。游人在了解寺院历史的同时,亦可欣赏到传统的书法艺术。其殿前建有小池和通仙桥,与其对应的院东西两面有厢房数间。

园林

园林在正院东面,北高南低,约4000多平方米。园西北处前后依次为“龙泉禅院”石牌楼、居士院、僧房院。僧房院北房连接正院东墙,与大雄殿平行;园正北有十角井,上覆一亭;东北处有龙泉、假山,龙泉上亦覆一亭。

别院(海会书院)

别院亦称海会书院,为一座别致小院,历史上久负盛名。当年这里曾走出去包括明代吏部尚书王国光、张慎言以及清代刑部尚书白胤谦、文渊阁大学士陈廷敬等在内的大学士一人,尚书三人,进士几十人,举人无计。现建筑基本为日时原物,北房为面阔三间的千佛殿,其左右偏殿分别为送子观音殿和老君堂;西厢房三间为“六贤堂”,两侧悬有木刻对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东厢房三间,为当年明代吏部尚书张慎言居处,门额题“藐山方丈”四字(张慎言号藐山)。院南正中有门通塔院。门楼高两层,上面实心形如阁,以砖雕和琉璃饰件装饰,两侧分别为“二龙戏珠”、“麒麟送瑞”砖雕影壁。

标签: 海会寺的介绍 海会寺的风景 海会寺的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