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两大古都的双向奔赴|焦点网谈 每日简讯

时间 2023-04-14 08:59:59 来源:顶端新闻  


(相关资料图)

提起郑州和开封,很容易使人想起郑开大道,作为郑汴一体化进程中的里程碑,一条路串起了两座城。提起来郑开大道,不得不提起郑开马拉松,作为网友跟帖“顶”出来的国际大赛,郑开马拉松的身世充满了传奇色彩。“郑开15正嗨”!4月16日,2023郑开马拉松赛第十五次鸣枪开赛,49000人共赴“双城之约”,在奔跑中拥抱春天,在运动中续写传奇。一春天是属于马拉松的。欣欣向荣的季节里,越来越多的城市通过举办赛事展露开放的胸襟,越来越多的人渴望用脚步去丈量城市的魅力。在城市马拉松中,郑开马拉松是一道不寻常的风景——作为世界上唯一连接两座古都的马拉松赛事,郑开马拉松也是唯一由网络催生的国际马拉松赛事。这两个“世界唯一”,都要从郑开大道说起。郑开大道不仅取名于郑州、开封两座城市,而且蕴含着正在开放、继往开来之意。作为郑汴一体化发展的标志,郑开大道一头连着国家中心城市郑州,一头连着七朝古都开封,近百米宽的路面一马平川,一眼千年。2006年8月5日,郑开大道尚未正式开通,十几名网友徒步从郑州走到开封,并因此萌生了举行马拉松赛的念头。一天之后,名为“关于举办郑汴国际马拉松比赛的倡议”的帖子成为郑开两地网友关注的焦点。网络论坛上,源源不断的网友跟帖持续将这个话题“顶”上头条。2006年10月28日,两地网友自发在开封大梁门广场举行“魅力河南·动感古都——2007郑汴国际马拉松万人签名”活动。次日,签名活动移师郑州。尽管时隔多年,依然不难体会到,网友对家门口举办马拉松赛事的渴望,以及对体育运动本身最纯粹的热爱。2006年11月19日,郑开大道正式开通,200多名身着“中原呼唤马拉松”服装的群众骑车穿越郑开大道。随后,在两地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在各路媒体的共同推动下,郑开马拉松未办先火,成为最令人津津乐道的双城话题。2007年2月15日,国家体育总局正式下发批文,郑开马拉松取得了“准生证”。马拉松赛事素来以组织难度大著称,由网友发起并成功举办的郑开马拉松留下了一段佳话、缔造了一种传奇。这是两地网友的双向奔赴,也是草根创意与官方行动的同频共振。广泛的群众基础,是郑开马拉松历经十五届依然“正嗨”的关键所在。二实际上,马拉松原本就是两座城市之间的叙事。公元前490年,希波战争过后,菲迪皮茨携带着胜利的消息,奋力奔跑在马拉松与雅典之间。2500年后,马拉松在两座千年古城之间回归了本源。站在赛道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马拉松最大的魅力在于开放和包容:不必接受职业训练,甚至无需专业装备,只要拥有满腔热血、一片赤诚,就可以在移步换景之间把握城市律动、感受运动快乐。在跑步爱好者眼中,郑开马拉松具备很多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有适合创造佳绩的平坦赛道,这里有两座古都的文化加持,这里有无缝衔接的后勤保障……不过,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这是真正属于网友的一场联欢。从第一届的5600人,到如今的49000人,郑开马拉松跑过了十五届历程。无数人由此了解并爱上了这项运动,以及举办这项赛事的一方水土一方人。时至今日,郑开马拉松已不仅仅是一项赛事,而是囊括男、女全程马拉松,男、女半程马拉松,五公里小马拉松、亲子马拉松和情侣马拉松等项目在内的全民联欢。49000人的规模,也远远不足以描述公众的热情——从第十届开始,基于各方面综合考虑,郑开马拉松将参赛人数限制在49000人。有人说,当参加马拉松需要“幸运”的时候,这项赛事已经成功了。诚哉斯言。三每年的这个时候,郑开大道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无数人聚集在一起,尽情挥洒汗水,释放着体内的多巴胺。郑开马拉松集万千网友宠爱于一身。这条赛道上,有“全家齐上阵”的家庭叙事,有“爱心马拉松”的家国情怀,在追逐更高更快更强之路上,见证了慈善公益和志愿者服务事业的茁壮成长。来自网络、植根生活、服务公众,郑开马拉松不仅是联系两座城市的纽带,更是两座城市深度融合的标志。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指出,要“推进郑州与开封同城化,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从2005年提出郑汴一体化战略,到2006年郑开大道竣工通车,再到2016年省“十三五”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开港经济带、郑开双创走廊、沿黄生态带,推动郑汴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两地已基本实现了交通、电信、金融、产业、生态和资源的“五同城一共享”。加快建设郑开同城化示范区、加快谱写新时代郑开发展“同城记”,已成为两市人民的行动自觉。随着“533”工程深入推进,郑开大道、物流通道、开港大道、科学大道、沿黄大道、郑开城际铁路、郑徐高铁、K2城际轨道快线等基础设施依次落地,郑开科创走廊、开港产业带、沿黄生态带、郑开汽车产业带、文旅带、自贸试验区等功能载体不断完善,一体化综合交通网络框架和产业互补共赢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郑开同城化之路上,郑开大道与郑开马拉松已经深深融入历史,成为两地城市记忆的一部分。郑开马拉松因郑开大道而生,历经多年发展之后,郑开大道快速路已呼之欲出,两地即将再添新纽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伴随着郑开马拉松的步伐,焦作国际太极拳交流大赛、环中原自行车公开赛、“乒动中原”乒乓球大众公开赛、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等体育赛事活动蓬勃开展,河南在全民健身活动供给方面持续发力,实施一市一品牌、一县一特色、一乡一亮点、一村一项目的“四个一”精品带动工程,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达到3505.4万人,人口占比36.5%。近期,河南省财政下达省级彩票公益金7.5亿元,支持体育河南建设。该笔资金将用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体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丰富发展体育业态,做大体育产业,做强体育经济,就是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是提高大美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健康中国规划纲要中写道: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健康,是热爱的基础,也是欢乐的源泉。以热爱之名,让我们跑进春风里,共赴同城之约。认准一条路,只管跑下去,“郑开15正嗨”!本稿图片为往届郑开马拉松资料图,来源:河南日报、郑开马拉松组委会等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