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周边有什么景点?
涂门街位于泉州市区中心地带,东起温陵路,西至中山路,全长1005米,是集商贸、旅游、文化等为一体的繁荣地段。在这条长仅1000余米的街道上,分布着13处宋元文化遗存——清净寺、孔子文庙、通淮关岳庙、东观西台、祖闾苏、世家大厝、棋盘园、东鲁巷、三十二间巷等。
泉州东湖公园位于泉州城区东北隅,北望清源山,东眺灵山圣墓,南邻城郊村舍,西联商业大街,是号称“鲤鱼城”之鲤珠所在地,又是原泉州十大胜景之“星湖荷香”的遗址。
安平桥享有“天下无桥长此桥”之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福建省晋江市安海镇和南安市水头镇之间的海湾上。因安海镇古称安平道,由此得名;又因桥长约5华里,俗称五里桥。安平桥属于中国古代连梁式石板平桥,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历时十四年告成。明清两代曾多次重修。1961年安平桥成为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蔡氏古民居位于福建省泉州南安市官桥镇漳里村,蔡氏古民居建筑群主要由蔡启昌及其子蔡资深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至187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兴建。现存较为完整的宅第共16座,是第五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文庙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百源川池畔,又名府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开元末,北宋太平兴国初(976年至981年)移建今址。其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殿宇壮丽,是集宋、元、明、清四朝代的建筑形式的孔庙建筑群。
开元寺位于泉州市鲤城区西街。该寺创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初名莲花道场,武周天授三年(692年)为兴教寺,唐神龙元年(705年)改额龙兴,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更名开元寺。宋代有支院百余所,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并为大开元万寿禅寺。
崇武古城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洲湾之间、惠安县境东南24千米的崇武半岛南端,濒临台湾海峡,亦称“莲岛”,始建于1387年(明洪武二十年),是一处集滨海风光、历史文物、民俗风情、雕刻艺术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天然影棚”、“南方北戴河”。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在洛阳江口,距泉州城5千米,北宋皇祐五年至嘉祐四年(1053-1059年)由泉州知州蔡襄主持修造。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34米,宽7米。其“筏型基础”“种蛎固基法”,是中国乃至世界造桥技术创举,被称为:“北有赵州桥,南有洛阳桥。
泉州有什么特色美食?
一、深沪水丸
深沪水丸又名鱼丸,是福建泉州地方的特色美食,制作讲究,新鲜鱼肉是深沪水丸的主要原料,剁为鱼茸,加入地瓜粉并调味,反复拍打成料,再搓圆或以勺舀出丸状。地瓜粉作为粘合剂,不喧宾夺主,保留住鱼丸里最大的鱼味,以肉骨清汤配煮,色调淡雅,气味清香,令人百吃不厌,是泉州家家户户餐桌上出镜率最高的角色之一。
二、面线糊
面线糊是福建泉州的特色小吃,记得小时候吃的面线糊仅有少数醋肉等几样食材可以添加,现在已经演变成大鱼大肉,在当地早餐一碗面线糊加油条,天天吃也不腻。 每个地区烹煮出来的面线糊也有略微不同,米线本身不是哪里的特产,但是由于各地不同的做法、食材,却形成了各自的招牌,而泉州面线糊的精髓就在于这一碗糊,汤底尤为重要。
三、泉州肉粽
肉粽起源于福建泉州,选料考究,制作精细,猪肉、香菇、糯米、酱肉、虾仁、卤蛋,这些都有可能出现在一个神奇的泉州肉粽中,味道无敌鲜美,这是属于泉州城的味道,内陷丰富的粽子上浇盖了一勺很稠的汤汁,最具特色的是佐以甜辣酱和花生酱,清香醇美,吃过一次就会回味无穷!
四、拳头母
拳头母是泉州深沪地区的特色美食,用猪瘦肉和肉筋制作的,可以理解为一种大大的肉丸子,因形似拳头而得名,可煎可炸可煮火锅。在泉州大街小巷之中经常能看到它的身影,每一家的口味可能都不太一样,但口感紧致劲道,肉香味足,配上酸辣甜口味的特色酱汁,会更加美味哦。
五、醋肉
醋肉是泉州一道极具名气人气的特色小吃,做法是用刀板把肉的两面拍松,腌入大量的醋和白糖,把猪肉放在调料里腌制后入油锅炸。入口的酥脆感,略带淡淡的醋香令人欲罢不能,在闽南大街小巷的商贩中,你都可以见到醋肉的身影。早些时候醋肉只是本地人吃面线糊时加入作辅料,如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道美味的名小吃。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