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焦点 >

农文旅融合绘就发展新蓝图 白银市白银区推进乡村振兴见闻 世界今日报

时间 2023-05-26 10:19:0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一湾黄河逐春色,十里白银绘美景,初夏时节,白银区水川镇碧空如洗、河山如画。人们在田间小径寻景赏景,在秀美河湾望山看水。

“我们之前就听说要在水川镇举办白银区乡村旅游节,想着跟老伴过来转一转,散散心。”站在黄河边拍照的王先生告诉记者,“来到水川,不虚此行。”


(资料图片)

近年来,白银区抢抓乡村振兴战略机遇,整合乡村产业资源及乡村文化、乡村旅游等要素,立足黄河资源禀赋,坚持以旅惠农、以农促旅、以文塑旅,不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从“六朵金花”到“云客小镇”,从“黄河大峡谷”到“黄河湾大景区”,一个个网红打卡点、一条条特色旅游线、一张张亮丽新名片应运而生,沿黄生态旅游和山水村落美景经济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乡村文化旅游相关产业,走上了致富路。2022年,白银区乡村旅游收入2.4亿元,荣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区”称号。

村民李凤山在自家果园劳作。

“想到了游客会很多,没想到能有这么多。”黄河湾景区宿集保洁员李文香告诉记者,“五一”期间不少游人来到黄河湾景区宿集拍照打卡住宿,她和同事两个人负责21套“芳踪里”主题民宿的保洁工作。李文香告诉记者,原先家里的收入主要依靠她和丈夫在家种玉米。种植五亩玉米,忙碌一年下来基本上不挣钱。而现在黄河湾景区宿集一期工程修建完工后,像她这样家住附近的村民农闲时可以到景区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就近务工赚钱。

持续高涨的乡村旅游热度,让不少人感受到了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好前景。村民们凭借自家的厨艺纷纷来到湿地公园美食街经营地方特色美食馆。“水川长面啊!长长、细细、香香的水川长面啊!”高师傅此刻正在高声叫卖。

“长长细细一条心,常来常往息息相通”。作为白银特色面食的代表,水川长面在民俗中一直被赋予“常来常往”之意。做好一碗面,就可带动乡村旅游产业。在景区内售卖本土特色美食,游客在赏美景的同时品尝本土面食美味,更加真切地感受当地的生态、文化魅力。同时助推了本土美食文化发展,有力提升了当地旅游品牌知名度。景区鼓励村民在家门口开店卖长面,让村民挣钱顾家“两不误”。

黄河湾景区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市场化运作、社会力量参与的方式,开启了旅游带动乡村振兴新模式。村集体通过整合土地资源,打造景区景点,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景区鼓励村民将闲置土地、宅基地折股定价,入股景区产业,参与分红,增加收入;景区的打造带动了村民参与景区服务或发展旅游服务小产业,实现周边村民家门口就业。与此同时,通过提升改造基础设施,既提高了乡村颜值,又提升了旅游服务品质,丰富旅游业态的同时,实现了多主体的共赢。

乡村文化旅游的打造,不光引来了外地游客,还把原本在外照顾孙辈的李凤山吸引了回来。“为啥来的人多?因为现在我们这儿环境美了!”今年69岁的李凤山边拾掇自家的苹果地边说,他们村地处河谷山坡地带,耕地少,村民们来钱渠道单一,主要依靠种植业,且收入普遍偏低。经过多次调研论证,白银区决定围绕黄河做文章,通过打造黄河湾景区,盘活现有旅游资源,让更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饭”。李凤山的妻子是个闲不住的人,但因年岁较大,外出无工可打,听说景区招人从事旅游服务保障工作,早早赶去报名,如愿有了一份工作,月收入2500元,李凤山则专心在家侍弄地里的果树。现在老两口的日子很是惬意,在忙忙碌碌间享受着美好生活。

周明亮查看人参果长势。

在水川镇大坪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内,游客纷纷走进农业采摘大棚,采摘高甜爆汁的草莓和圆润硕大的人参果。

农户周明亮告诉记者,“来采摘的游客多集中在节假日、双休日,最多一天能接待50多人。”周明亮在园区操持温室大棚已经有6年了,承包的两个大棚专门种植草莓和人参果。三年前他开始做起了水果采摘业务,如今平均一个月可以收入七八千元。

“像周明亮这样个体承包经营的日光温室,园区内总共有128个。”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副主任高启发说,始建于2011年的白银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和白银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示范园区采取“园区+公司+农户”运行模式,农户为主体,科技支撑,市场运作,依托白银盛禾农科教有限公司流转村民土地2000亩,先后建成128座新型日光温室、2座高科技智能化农艺园和4个连栋温室。

近年来,示范园区将生态农业与观光旅游相结合,着力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融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结合园区的特色农产品,开发了开心农场、农业采摘体验园、特色农家乐等项目,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年综合收入5000万元左右。

“公司将流转来的2000亩土地,划拨出1000亩二次流转给合作社,鼓励合作社建果园。合作社可连续五年领取公司的土地流转费补贴,折算下来合作社使用一亩流转地只需要承担200元。”高启发介绍,使用这种经营模式既可以抵消园区一部分因农业创收周期长带来的经营风险,又为周边农户创造了务工岗位。现在周边不少村民就在园区从事育苗、温室管护、花卉管护等工作。

“我这一亩三分地一年产量在5000斤以上。”周明亮说,现在温室大棚里的草莓种植都采用A字高架,在水肥一体化和膜下滴灌技术的加持下,产量比传统的地垄栽培多了四成左右。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是采摘,能采摘的尽数采摘,剩余蔬果再进行批发零售。”高启发说,现在游客们的采摘需求旺盛,发展农棚水果采摘,大大提高了利润。过去批发一斤人参果也就5元左右,现在采摘一斤人参果带出园区价钱在10元上下。“承包大棚的农户看到我们这个模式赚钱,也纷纷发展起采摘业务。”

“我想把草莓种得更好,挣更多的钱,过上好日子。”周明亮说。

除此之外,园区持续夯实产业基础,提高科技园区科技含量,增强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建成了30亩高原夏菜示范园和占地50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年培育花卉苗木200万株、蔬菜苗木100万株。利用培育的花卉苗木就地打造的大坪凤园花海旅游景区,2021年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60万人次。

白银区水川湿地。(资料图)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宋秉棣

在大坪凤园花海后山半坡上,有一家以星空为主题的露营地。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此刻正在露营地摆放桌椅,他就是大坪花海星空露营地的负责人强安兴。39岁的强安兴说,年轻的时候穿越过沙漠,看过美丽的星空。听说家乡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他第一时间联系到园区,表达了自己想要经营承包大坪花海星空露营地的想法。“我想让更多的游客欣赏到这里的星空美景,同时也为年轻人提供一个可以露营的场地。”强安兴说。

强安兴还是一名“民间艺术大师”,20多年来致力于传承创新青砖传统工艺,打造原生态古建产品。2009年,他开始为敦煌研究院提供仿唐代八瓣莲花青砖,2012年,为嘉峪关提供大量城墙青砖修缮明代长城。这些年,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在许多乡村建筑、农民庭院都能看到他烧制的青砖。

今年乡村文化旅游节正值“五一”小长假,白银区还组织举办了“春韵芳菲”诗歌朗诵会、“唱响新时代·共筑中国梦”职工歌手大奖赛、农特产品展销、美食体验、亲子游等多项主题活动,给广大市民和游客带来了一场集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烟火美食之味与尽情游玩之乐于一体的文旅盛宴。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于晓明拍摄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