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苏轼的徐州纪事(五):苏轼以一首轻松明快的歌词,为乡村之行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环球快资讯

时间 2023-06-03 07:05:04 来源:顶端新闻  

苏轼仕宦一生,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北至定州、密州,南至惠州、儋州。眉州是苏轼的故乡,杭州是苏轼两次担任地方官的地方,人们亲切地把他称为杭州市长,杭州等同于苏轼的第二故乡。


(相关资料图)

# 顶端作家造星计划 #

黄州的重要性无需多言,那是苏轼初次贬谪之后来到的地方,黄州虽然是苏轼人生的低谷,却成就了他诗文艺术上井喷式的发展;儋州、惠州是苏轼最后的谪居之地,也成就了他文学上的高峰。

苏轼在晚年的诗歌《自题金山画像》一诗中,曾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惠州、儋州都是苏轼曾经工作生活过的地方。

#顶端夜读#

苏轼在徐州

其实,在苏轼工作过的许多地方中,徐州也是苏轼人生旅途中重要的心灵驿站。徐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苏轼来到徐州后,他曾对这里的山川河流、风俗民情,做过详细考察。

苏轼有一套治理徐州的方略。他曾蓑衣草鞋、舍家忘身,和徐州人民一起在雨季抗洪抢险,他组织有方,且经常奋击在第一线,与徐州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在徐州时期的苏轼,不仅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而且他的诗词风格也为之一变。苏轼在徐州的词作,可以说无一不是因人、因事、因景而作。

苏轼热爱徐州,热爱徐州的百姓,流连徐州的山水人情,他用真情赞美徐州的山水风景与人物风情。白发老翁、顽皮孩童、采桑女子、络丝姑娘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节日习俗甚至各种农作物,都成了苏轼诗词取材的对象,也成为了他寄托思念,抒发情感的素材。

在徐州任职的两年时光里,苏轼一首首纸短情长的词作,不仅是对徐州的赞美,更是对徐州的眷恋,他的诗词,被徐州人民广为传颂。

苏轼在徐州的任职时间虽然不长,只有两年左右,但他在徐州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他深入田间一线,考察农桑,发展生产。

当徐州天旱影响农业生产的时候,作为一州之长的苏轼忧心忡忡。他心系百姓生活,亲自前往石潭为民求雨。甘霖普降之后,徐州的旱情及时得到了缓解,这真的是一场及时雨,人们带着雨水到来的喜悦和热情投入到热火朝天的田间耕种中。

苏轼又按照民间风俗,前往城外的石潭村举行谢雨仪式。他将谢雨沿途见闻和乡村体验融进笔端,一连写了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浣溪沙》。

徐州求雨

苏轼的这五首反映乡村生活与风光的词作《浣溪沙》,在整个词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因为苏轼首次将乡村风光和乡村生活以细腻的笔触填成歌词,成为考察宋代徐州民风民俗的第一手宝贵资料。

苏轼之所以写下这五首乡村词,与他在徐州经历的一件事情是分不开的,原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到徐州担任知州。次年早春时节,徐州的雨水比以往少了很多,经春历夏,雨水还是很少,田地里生长的庄稼是需要充分的雨水滋润的,这对于徐州一带的春耕春种是非常不利的。

对于当时的旱情,苏轼这样描写道:“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作为一方父母官的苏轼看到干旱的天气,他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徐州的知州,苏轼决定带领大家求雨,这在古代的农耕时期,是一种普遍的做法。汉代学者董仲舒在《春秋繁露·求雨》中就写道:“春旱求雨。令县邑以水日,令民祷社稷山川,家人祀户。”

古代求雨代表着人们在干旱时期对雨水的渴盼,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这里需要说明一下,降雨只是自然界的天气现象,与求雨是没有关系的,求雨的现象表明古代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在认知上的不足,是不科学的认知。

又是时代原因,苏轼也对降雨的认知停留在人力可为的迷信层面上,于是他带领大家来到徐州的石潭龙王庙求雨,当然,久违的雨水甘霖随后还是普降大地,徐州的旱情得到了缓解。雨过天晴,苏轼又来到了石潭龙王庙举行了谢雨的仪式。

徐州纪事

沿途经过乡村,苏轼看到盎然的景色,看到生机勃勃的田野,看到在田地里热火朝天地耕种的人们,欣喜中写下了五首《浣溪沙》,用以记录他在谢雨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所想,

话说回来,苏轼的前三首《浣溪沙》写的都是在石潭村的见闻,有石塘观鱼、有村庄风光,有闲话家常。足迹和目光都围绕在石塘村。

看完了乡村风光,获得了乡村见闻,苏轼此行即将告一段落。于是,他和随从人员踏上了归程,但是他的目光依旧流连于乡村风光。

苏轼一行人渐行渐止,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初夏时节的乡村美景,于是他又写下了第四首记录乡村风光的《浣溪沙》。

当苏轼此次谢雨仪式结束后,这次求雨事宜也就落下帷幕。当苏轼回到徐州的办公室后,回忆起这次生动而有趣的事情时,他情不自禁地提笔写下了一首总结性的歌词。

正所谓“曲终阕尽,余弦更兴”于是一首充满着欢快音符的歌词《浣溪沙》从苏轼的笔端流泻而来,也为此次下乡考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原词如下: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使君元是此中人。

此词是作者徐州谢雨词的最后一首,写词人巡视归来时的感想。词中表现了词人热爱农村,关心民生,与老百姓休戚与共的作风。

作为以乡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这首词之风朴实,格调清新,完全突破了“词为艳科”的藩篱,为有宋一代词风的变化和乡村词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开篇二句“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大意是说:柔软的青草和长得齐刷刷的莎草经过雨洗后,显得碧绿清新;在雨后薄薄的沙土路上骑马不会扬起灰尘。

词人纵马驰骋,自是十分惬意。触此美景,词人情动于衷,遂脱口而出:“何时收拾耦耕身?”这不仅表现出苏轼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是他在仕途上不得意的情况下,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潇洒惬意之情跃然纸上。

下片开头两句“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这二句承上接转,将意境拓展开来,从道上写到田野里的蓬勃景象。大意是说,在初夏时节的阳光照耀下,田野中的桑麻欣欣向荣,闪烁着犹如被水泼过一样的光辉;一阵暖风挟带着蒿草、艾草的熏香扑鼻而来,沁人心扉。

这两句对仗工整,且妙用点染之法。上写日照桑麻之景,先用画笔一点,然后大笔涂抹,尽力渲染,将春日雨过天晴后田野中的蓬勃景象渲染得淋漓尽致;下句也用点染之法,先点染出乡间的艾草美景,再渲染出艾草的芬芳香气,实写美景,叙写香气,虚实相间,有色有香,并生妙趣。

结尾一句“使君元是此中人”,起到画龙点睛、升华全词的作用。这一句既道出了词人关心乡村生活的美好夙愿,又将词人对农村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更进一步深化。

这首词上片首二句写词人于道中所见之景,接着触景生情,自然逗出他希冀归耕田园的愿望;下片首二句写词人所见田园之景,又自然触景生情。这样写,不仅使全词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而且使词情逐层深化升华。特别上片开头两句与下片开头两句更是出神入化,有含蓄隽永之妙。

这首词结构既不同于前四首,也与一般同类词的结构不同。前四首《浣溪沙》词全是写景叙事,并不直接抒情、议论,而是于字行之间蕴蓄着作者的喜悦之情。这首用写景和抒情互相错综层递的形式来写,寓情于景,情景并茂,读来让人倍感温馨。

小话诗词

苏轼此次石潭之行,虽然是为了举行谢雨仪式,但他并没有将笔墨浪费在渲染谢雨仪式上,而是将笔墨用在了更广阔的乡村生活的叙事当中,他具有相当广阔的视野,他对雨后乡村的变情景描写真实而细腻,乡村生活的气息在词人的笔墨中气息浓厚。

在徐州的石潭这个小村庄,他不仅在田间地头漫步,也在村民家中寻访乡情,与乡亲们亲切交流沟通。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深刻地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在他的笔下,田园牧歌般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充满生机和希望。

苏轼的诗词美不仅仅在于婉转动人的词句,更在于其表达的深刻内涵。他用诗歌描绘了田野春色,描绘了喜庆祥和的村庄景象,但同时他也不回避贫困落后的事实。他在诗中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农民的生计和生活,关注乡村的发展。

苏轼用自己独具特色的艺术语言记录下了乡村生活的点滴,让后人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最真实的乡村风貌。他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杰作,更是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

苏轼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只有懂得体会生活真谛的人,才能将他的视野投放到乡村生活中,才能将他的笔墨用在乡村生活的叙写中。苏轼的作品中融入着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这也是他的诗词令人肃然起敬的原因。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