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

城市“碳中和”催生新赛道:竞合序幕刚拉开 绿投规模将达数百万亿元|世界焦点

时间 2023-06-14 22:15:05 来源:华夏时报  

自从2020年我国“双碳”目标正式提出以来,在国家层面1+N的政策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自上而下的“双碳”目标体系也正在形成之中,各个行业、各个领域都在完成自身的“双碳”工作线路图和施工图的搭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在落实减碳责任的同时,最关键的考量点是如何在确保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资料图片)

“‘双碳’发展目标其实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我们为什么选择将城市低碳发展作为切入口?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城市面积只占到地表面积的2%,但是由于城市是人口、交通、工业、能源消耗等等最集聚的地区,所以占世界2%的面积上面,消耗的能源占到全球的80%,排出的碳占到全球的75%。所以如果抓好了城市的碳中和工作,我国整个‘双碳’战略就成功了一大半。”6月13日,安永咨询政府及公共事业服务部合伙人于燕接受《华夏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而根据国家绿新委最新发布的预测显示,到2050年我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宽口径投资需求是487万亿元,转型初期的5—8年时间是投资的重要时期,对于各个片区来讲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同时还有能源、建筑、工业、交通等等非常多的领域催生出来的新投资,这个阶段是最需要政府去大规模投资落地。而在诸多碳博会上的专家看来,城市碳中和催生的百万亿级市场正在形成,而城市之间的竞合序幕也将拉开。

牵住城市碳中和“牛鼻子”

如果说首届碳博会上诸多参展企业所展示的最新减碳成果和技术,是满足单个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那么作为各类企业存在的载体——城市,尤其是超大型城市则是各种有机“单元”的整合体,个体的减碳目标构成了一个城市碳中和的总目标。

6月13日,于燕在受访中透露,前不久欧洲碳税已经开始逐步实施,企业的成本压力开始随着供应链层层进行转移。

“比如说现在我们看到一些全球性的企业,像微软、特斯拉、苹果,他们不仅是自己的企业实现低碳发展,他们已经把碳排放的范围不断扩大,要求自己所有的供应商逐步达到低碳发展的要求。所有这些低碳发展带来的成本就会沿着这条供应链层层传导,直至传导到区域发展的载体,传到政府、传到城市身上。未来城市的园区提供的是新型能源,提供的是绿色发展的环境,等于帮助在这里发展的每一家企业去分担掉了一部分的绿色发展成本。未来这一点会变成对所有的企业和个人在区域发展的真金白银的成本优势。”于燕分析指出。

一家碳博会参展机构社会发展环境专家沈同生也告诉本报记者,净零城市是城市采取具体行动在脱碳和净零排放方面做努力的呈现,零碳园区是产业园区统筹产业低碳转型升级、多维度规划零碳应用场景、导入碳金融投资的创新模式,不应该简单理解为技术层面的基建更新。

“零碳园区建设具体呈现在两个方面,产业零碳化及零碳产业化,以此来构建高质量发展长效机制,同时发展零碳园区助力区域范围的零碳发展及成为清洁技术供应的核心驱动力。零碳的应用场景反映在绿色能源、绿色制造、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生活及绿色碳汇等方面,全方位推动园区双碳转型。碳金融配套服务建设是推进产业双碳转型的重要抓手。”沈同生指出。

于燕指出,当前完全可以把城市的低碳产品、低碳发展打造成一个城市未来的新型公共产品,而这个公共产品就像是营商环境,这些要素成为未来每一个城市互相竞争时的一个新的核心竞争力。

“城市实现绿碳发展首先要解决钱的问题。我们帮助城市做好在片区当中落地碳中和的投资引导。绿新委预测到2050年,我国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宽口径投资需求是487万亿元,转型初期的5—8年时间是投资的重要时期,对于各个片区来讲涉及大量基础设施的绿色转型,同时还有能源、建筑、工业、交通等等非常多的领域催生出来的新投资,这个阶段是最需要政府去大规模投资落地。”于燕称。

于燕透露,安永未来会发挥在金融和投融资方面的优势,帮助政府去探索一种生态环境导向下的政府和市场主体,还有金融机构深度合作的模式,为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去寻找绿色科技和新产业发展的赛道。

“绿色产业发展是未来会在非常多的领域中为城市区域转型升级,带来千亿级的新的产业集群。安永过去就有帮助区域发展丰富的经验,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链条,帮助区域政府去制定绿色产业发展的规划与战略,会利用我们全球在绿色产业发展领域的资源,帮助地方政府形成产业集聚,招商引资。”于燕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城市竞合已经拉开序幕

事实上,虽然一些地方政府明白低碳发展对于城市的重要性,但是心里总觉得发展只是减排,只是投入,只是花钱。

“如果我们想通这一点,把低碳城市做成一个未来的新型公共产品,它对于你去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是城市的新竞争力、新商业环境,那么城市在实施双碳战略的时候就更具动力。”于燕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我国经济两大发动机的长三角和大湾区,已经有城市片区开始尝试零碳科技园区的规划。

根据安永在碳博会上发布的案例显示,广东珠海市为落实国家的“双碳”发展战略,提出在富山工业片区去打造零碳科技产业新城的设想,这个产业新城面积34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实验区7平方公里。在项目中,安永以“1+N”的顶层设计之下实现全方位的范式转变,针对性提出推动零碳科技的供给和应用赋能,加强低碳产业在城市建设场景转化为主要路径的发展战略。制定出通过科技创新培育与优化产业的招商投促来丰富区域的产业发展的动力,并将基础设施建设和升级改造,低碳的园区建设和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具体场景。

而另外一个案例则是某大型地产央企,其在“双碳”发展之下,积极寻找新的赛道转型升级,在绿色建筑,在绿色建材,在绿色城市的运营服务等新的领域实现企业发展的新业务的探索。该地产企业把低碳绿色城市发展的产品体系项目放在浙江金华的东湄未来社区落地。并且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当中,该社区就建立了碳中和的数字化的管理平台,打造了若干个近零建筑和超级能耗建筑,协同周边的城市公园和生态绿地作为域外的碳汇,通过绿色固碳量和太阳能减碳量,实现了区域里面的碳排放中和,这也是浙江的省级全域未来社区的绿色标杆项目。

对于上海在实施“双碳”战略中扮演的角色,于燕指出,上海在绿碳发展的各个领域内的探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比如对于碳排放追踪和监督的数据收集上面,现在只能从国家和省一级按照国际标准作为统计口,但是上海是全国第一个能够在1.5平方公里内就统计出碳排放追踪的城市,同时在1.5平方公里以上,上海非常创新型把社区一级或者几个小片区的数据收集汇总,这种方式对于全国其他城市而言都是有益的探索。

“另外针对商务楼宇自动收集碳排放,上海通过传感器的方式实现,用科技的手段去解决现在全国别的地方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觉得这种探索没有人强制要求上海去做,但上海这种主动探索和创新的能力,在双碳领域建设方面是走在全国最前列的;另外一面上海在传统金融交易市场方面就已经是集聚了非常多的经验和人才,那么上海在建立全球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上,也会进一步地整合其他地区平台进一步扩大权威性,成为引领中国特色碳交易平台发展的先行者。”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