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四牌楼——四座牌楼照片上可见三座。已于1954年拆除】
排条胡同
(资料图)
“条”北京胡同名称中的特殊一类,1987年出版的《北京市城区街巷地名全图》中,就有422个称“条”的街、巷和胡同。
北京的“条”有几个特点:一是其长度和宽度,大多要比“街”短和窄一些;二是多由东西向或由南北向依次排列,并以数字顺序命名,三是第一条要称为“头条”。四是“条”的数量至少是三条。 北京的排条有几十个地方,有的已经消失了。东四头条~十四条 北京的“排条”胡同中,数量最多的是东四,从“头条”一直排到了“十四条”,是“条家”大户。
东四头条,由于20世纪60年代建外交部大楼,东口不通了,变成了死胡同。 东四二条由于孚王府的存在,是个半截胡同,东段掉头向北,插入三条。
东四三条至九条,都是东西贯穿的完整胡同了。
东四十条最宽,现在已成平安大街的一部分。
东四十一条明清时叫钞纸胡同、抄手胡同。
东四十二条明代叫老君堂。
东四十三条过去西段叫汪家胡同,东段叫慧照寺胡同。
东四十四条清代叫王寡妇胡同,后来东段称五显庙,西段称船板胡同,1965年改今名。
西四北头条~八条
同样,与东四牌楼对称的西四牌楼向北也有八条胡同,被组合成西四北头条~八条:
西四北头条在明代称驴肉胡同,1911年改为礼路胡同。
西四北二条在明代称西帅府胡同,清代被改称为帅府胡同。
西四北三条在明代称箔子胡同,清代改为报子胡同、豹子胡同和雹子胡同,1911年统称为报子胡同。
西四北四条在明代称熟皮胡同,清代称臭皮胡同,1911年改为受壁胡同。
西四北五条在明代称石老娘胡同(姓石的接生婆)。
西四北六条在明代称燕山卫胡同,清代称魏儿胡同、卫儿胡同、卫衣胡同,1911年改为魏南胡同。
西四北七条明代称泰宁侯胡同,因永乐重臣泰宁侯陈珪的府第在此而得名。后因清代道光皇帝的名字叫旻宁,为避讳“宁”字而改为泰安侯胡同,也称泰安侯胡同。
西四北八条在明代称武安侯胡同,因永乐皇帝所封的武安侯郑享府第在此而得名,清代称五安侯胡同。
草厂头条至十条
草厂头条至草厂十条,是10个自西向东并列的南北向胡同,因胡同北边旧有明代贮存养羊草料的“羊房草场”而得名。这10个胡同的长度不一,以草厂头条为最短,其余胡同依次向南延长,各条胡同的南口呈扇面状排列,这是由于旧日这10个胡同的南口都滨临着自西北向东南弯曲的三里河北岸的缘故。《燕都丛考》引用明代史料说,“正阳门外东偏,有古三里河一道……今天坛北芦苇园、草厂九条巷,其地下俱河身也”。
几年前草厂十条胡同被拆除了半边,建成了街道。2007年政府决定保留草厂三条至草厂十条现存的胡同,并对胡同里的危旧房屋实行修缮。
与商家店铺有关的"条"
廊房头条、二条、三条。有史料记载,明永乐初年间,在这里统一建了廊房。所谓廊房,其实就是带廊子的屋子。这些房屋是专为出租出卖给商户经商的。清乾隆年间称廊房头条胡同、廊房二条胡同、廊房三条胡同,宣统年间改称廊房头条、二条、三条。大栅栏街原称廊房四条,清乾隆年间,于街道两端入口处安置铁制栅栏,故有大栅栏之称,廊房四条之名称就没人叫了。
崇文门外的西花市大街附近有16条以花市命名的胡同,分别是花市东条、二条、三条、四条,花市上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花市中头条、二条、三条、四条,花市下头条、二条、三条、四条。
从明朝这里就有许多出售绢花和鲜花的店铺,地名也因此而得。花市上头条,明时称头条胡同,清朝时该胡同被断为三截,改称花市上头条胡同、中头条胡同和下头条胡同,后简称为花市上头条、中头条和下头条。这些胡同所出售的绢花和鲜花各有特色,老北京人要买花,大多来这里。
如今花市一带的“条条”早已不存在了,成为被大大小小“框框”围起来的小区了。(皇城根下)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