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次尴尬
(相关资料图)
最近,王宝强遭遇了尴尬的一幕。
在上海电影活动的后场,41岁的王宝强首次遇到了62岁的费翔。
两人交谈甚欢,还一起接受了采访。
费翔主演的《封神第一部》将在7月20日上映。
一旁的工作人员突然请求王宝强为这部电影打个call,场面一下子凝固了。
因为王宝强自导自演的《八角笼中》将在7月6日与观众见面。
换言之,两部电影是直接的竞争对手,给对手打call,有点说不过去。
费翔想化解这种尴尬,连忙打圆场说:“今天还是别了。”
但王宝强稍作迟疑,主动对着镜头宣传:“7月20号,看《封神第一部》。”
费翔听后,忙说谢谢。
王宝强也补充道:
“电影人在一起,电影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短短两句话,王宝强的格局出来了。
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件小事,但了解王宝强的观众知道,他这样做并不容易。
这6年,他一直憋着一股气。
2016年,前妻马蓉出轨,这是一个男人能遭受到的巨大屈辱。
但王宝强主动自爆,引发舆论风暴,热度一度超过了同期的奥运会。
他的遭遇,得到了大家的同情,也为自己的首部导演处女作《大闹天竺》做了一次营销。
2017年春节,《大闹天竺》上映,大家走进影院去支持王宝强,就是不希望看到老实人被欺负,不想让王宝强输。
讽刺的是,马蓉就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王宝强首次担任导演经验不足,喜剧拍成了闹剧,豆瓣评分也只有3.7分。
即便如此,这部烂片还是拿到了7.5亿的票房,透支了王宝强的口碑。
当年金扫帚奖,《大闹天竺》成为年度最令人失望电影。
王宝强内心很难受,但依旧鼓起勇气去领奖,他也成了这个奖项设置9年来,首次登台的一线明星。
王宝强的“获奖感言”很坦诚,他必须亲自来接受大家的批评,他尊重电影,也尊重观众。
大家原谅了王宝强,但原谅背后的潜台词是:好好演戏,你不是当导演那块料儿。
王宝强听到了这个话外音。
之后的6年时间里,“导演王宝强”这个身份被他主动隐去了,一个从小苦过来的人,是最懂得识人眼色的。
这期间,他拍摄了《一出好戏》《唐探》系列,还登上央视春晚,却没再动过当导演的念头,这似乎是他和观众达成的某种共识。
但王宝强内心一直在告诉自己,我欠观众一部好电影,我要重新证明自己。
《八角笼中》就是在这份煎熬下的产物。
从早期的剧本创作,到后期深入山区选演员,再到实际的艰苦拍摄,王宝强都是亲力亲为。
从幕后花絮也能看出,片场的王宝强掌镜时说的都是大白话,很多经验来自于,他当演员时的感悟。
这让电影保留了草根气儿,但也增添了某种不确定性。
去年王宝强生日,《八角笼中》正式杀青,今年他生日,《八角笼中》已经到了上映前的宣传期。
41岁的王宝强,等了太久了。
当导演王宝强重新进入大众视野时,我们的感觉是熟悉又陌生。
那份期待依然不变,即使知道他是个菜鸟导演,即使被他辜负过一次。
但“不希望王宝强输”的呼声,依然此起彼伏。
02、
两次“抄袭”?
客观来说,王宝强的导演天赋很差,迄今为止导演的两部电影,全部涉嫌“抄袭”。
不同的是,别人都是抄八竿子打不着的作品,他是直接拿身边的人抄。
他的导演处女作本质上,就是在抄徐峥的“囧系列”。
《大闹天竺》故事发生在印度,结构和《泰囧》无异,完全可以改名叫《印囧》。
不过,王宝强和徐峥都搞错了一件事。
拍《泰囧》时,王宝强拿的是片酬,黄渤拿的是分红。
结果票房大卖,黄渤直接赚了5000万,戏份更多的王宝强,只能拿几百万的片酬。
拍《港囧》时他也想效仿黄渤拿分红,遭到了徐峥的拒绝。
徐峥觉得,王宝强是可以替代的,片中的那个咋咋呼呼的傻子,换谁都能演。
于是他找来包贝尔,结果我们都看到了——
科班出身的包贝尔,把傻子演成了话痨和讨厌鬼,整个“囧系列”瞬间垮掉了。
王宝强转投陈思诚拍了《唐探》系列。
唐探其实就是“囧系列”的升级版,在喜剧的基础上加上了破案推理,大获成功。
王宝强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离开徐峥和陈思诚,打造属于自己的“囧系列”。
结果他只学会了皮毛,没学到精髓。
徐峥“囧系列”虽然闹腾,但有一个核心的主题——中年危机。
陈思诚的“唐探系列”更加聒噪,但类型片的外衣里也包着一个内核——推理断案。
王宝强的《大闹天竺》,片如其名,只有闹剧,没有内核,闹剧演完,一地鸡毛。
这次“抄袭”,最后以失败告终。
王宝强的新电影本质还是在“抄袭”,《八角笼中》是在抄徐峥的《我不是药神》。
两部电影都是真人真事改编,讲的都是“污点英雄”的故事。
《我不是药神》里,徐峥饰演的神油店的老板本想带代购印度药赚一笔钱,却一跃成为无数白血病患者心中的药神。
《八角笼中》的原型故事是“恩波格斗事件”。
王宝强饰演的格斗教练本想收养一批孤儿,训练成拳手参加商业演出赚钱,却一度成为改变这些孩子的救命恩人。
你看看,故事几乎一模一样。
但不同的是,王宝强这一次绝不是拙劣的模仿,而是动了很多脑筋。
王宝强之前拍摄过《盲井》《hello!树先生》《天注定》,都是现实主义题材的力作,这些电影里他是有独挑大梁的能力。
所以这次在题材的选择上,他很务实地回归了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
一方面是这种题材他演过,有经验,另一方面《我不是药神》已经取得过票房和口碑的双丰收,可以直接借鉴。
王宝强很熟悉,底层人一步步爬上来的心路历程。
他还前往“恩波事件”的发生地四川体验生活,学习方言,进一步感受事件当事人恩波的心理变化。
他坦言,很长一段时间,他就活在这个新闻事件之中,仿佛他和恩波成为了一体。
这种体验,让他抓住了影片的内核——真实。
并且在创作时,将真实进行到底。
戏里,王宝强饰演的教练收养了几百名孤儿,教他们格斗,带他们逆天改命。
戏外,王宝强也跑到山区,从1000多个贫困孩子里选择了几个好苗子,教他们演戏,也帮他们改变命运。
戏里戏外,王宝强和恩波,成为一个故事的一体两面,用生命体验拍出来的电影,很难不动人。
别忘了,王宝强当年就是一个草根出身的农村孩子,被导演李杨、冯小刚选中改变了命运。
他坦言从这些孩子身上,能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两个幕后花絮能说明一切。
拍戏结束后,6岁小演员不忍心丢掉半个馒头。
王宝强在一旁看得泪眼婆娑,想起了曾经的自己。
拍戏后半段,剧组来了几个城里的小孩儿,个个光鲜亮丽,那几个农村娃一下子面露自卑,抬不起头来。
王宝强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立刻安慰那几个农村娃。
有了真实衬底,《八角笼中》就避开了《大闹天竺》华而不实的致命伤。
本片目前已经上海电影节进行了展映,目前流出的第一波口碑极佳。
拳王邹市明携全家看了电影,对影片评价很高,并指出两位演员的动作很专业,一看就是真练过格斗。
陈思诚给出的评价是,《八角笼中》让他吃了一惊,整部影片完成度极高。
这是个很克制的评价。
在更多专业影评人看来,这部影片视听语言上乘,热血、励志、社会议题等元素完美熔于一炉。
时而还穿插搞笑情节,让人又轻松又感动,是近些年难得的现实主义佳作。
一句话总结,王宝强熬了这6年,值了。
还有更直接的证据。
影片7月6日才上映,但片方早在端午节就开始了大规模的点映,够大胆,够自信。
王宝强目前开始了21个城市的路演,第一站就选在了自己的老家河北邢台。
路演现场,王宝强情难自已,抱着父亲痛哭,可见这些年他憋了多少的委屈。
王宝强谈不上电影天才,在导演方面的才能更是有限。
但他像个努力的学生,自己搞不出名堂就模仿别人的东西,失败一次就再来一次。
《八角笼中》绝不会是那种突破之作,但一定是一部工整接地气的作品。
03、
三次蜕变
王宝强的野心,其实从他的表演上就能看出来。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王宝强就是个“傻子专业户”,只会演傻子,一条道走到了现在。
这是对他最大的误解。
早年的《盲井》《天下无贼》里,王宝强几乎都是本色演出,表演完全靠导演调教。
但是接下来的十多年里,他完成了至少三次蜕变。
一次是《士兵突击》。
许三多是“傻”,但多了一份坚韧,那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
据说当年很多人当兵入伍,就是因为看了《士兵突击》。
这部剧爆火之后,许三多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王宝强也真正靠演技证明了自己。
第二次是《hello!树先生》。
当年很多人看这部电影是当喜剧看的,结果看得云里雾里,这部电影一度被埋没了。
但之后的十多年里,越来越多的人重新回看了这部影片,咂摸出了背后的滋味,生发出无限的悲哀与唏嘘。
中国的农村里长期存在着一类人。
他们在村里地位卑微,但有个热心肠,什么红白喜事都能看见他们帮忙,干活卖力气,和周围人打成一片。
大家常拿他们取乐,但心里都瞧不起。
过去,这类人是失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但是现在这类人,有了个共同的称谓“树先生”,王宝强很好地演出了这类人的可怜与可悲,这是他表演史的一个里程碑。
第三次是《一个人的武林》。
这部影片中,他完全丢掉了傻气,演了一个武痴封于修,面目狰狞,出手凶狠,一句“既分高下,也决生死”让人不寒而栗。
看了这部影片,谁还说王宝强只会演傻子,那就是睁眼说瞎话了。
类似的还有《天注定》里,王宝强饰演了一个杀手,戏份极少,但主打一个稳准狠。
王宝强用这类角色,证明了他的戏路极宽,可塑性极强。
王宝强通过这三次蜕变已经证明了,他演傻子独一份,能演出不同的层次感。
《泰囧》里的宝宝,换成其他人演,绝对会让人讨厌。
但王宝强却能演得闹腾而惹人喜欢。
《唐探》里的唐仁更是夸张,王宝强分析说这个角色只能放开演,不能有一点收,整个角色浮夸油腻至极。
但奇怪的是依然让观众很喜欢,这就是演技的体现。
即使不演傻子,演正常人,演杀手,演狠角色,王宝强也证明过自己。
不夸张地说,除了霸道总裁,没有他驾驭不了的角色,80后演员中,他已经是票房号召力最强的男演员了。
做演员能做到这么成功,相信成为导演的王宝强也将开辟一片新天地。
《大闹天竺》是一次必要的试错,《八角笼中》或许才是真正的开始。
04、
四位恩师
不久前的某平台电影之夜上,王宝强凭借《八角笼中》成为“年度关注导演”。
王宝强在颁奖台上,感谢了四位导演。
分别是带他拍摄《天下无贼》的冯小刚,带他拍《泰囧》的徐峥,带他拍《唐人街探案》的陈思诚和带他拍《道士下山》的陈凯歌。
这番感谢词赢得了满堂彩,但在之后引起了争议。
感谢冯小刚没问题。
王宝强被全国人民熟知,就是靠《天下无贼》里的傻根儿,他能出演《士兵突击》也是师母徐帆苦心劝导的结果。
感谢徐峥没问题。
如前文所说,王宝强的两部导演作品全都偷师徐峥,在喜剧表演上,他和徐峥也是黄金搭档。
感谢陈思诚更没问题。
王宝强最困难的时候,是陈思诚二话不说给他打了300万,并且鼓励“兄弟加油”。
《唐探》系列就是为王宝强量身打造,这次王宝强过生日,陈思诚更是专门从北京飞到上海给好兄弟庆生,两人的情谊可见一斑。
但感谢陈凯歌就值得商榷了。
《道士下山》是陈凯歌的平庸之作,在王宝强的所有作品中也不突出,从理性的角度看,似乎没有感谢他的必要。
但不要忘了,这部影片里,陈凯歌找来郭富城、张震、范伟、王学圻、林志玲等大咖给王宝强做配。
这部影片的上映,标志着王宝强在业内有了真正的咖位,这些大咖都是抬轿子的人,于王宝强而言,电影之外的意义才重要。
退一步讲,就算陈凯歌的重要性没那么大,在那个场合下,感谢陈凯歌也是王宝强的一种高智商体现。
不过立刻有人反驳了,他们觉得王宝强最应该感谢的是《盲井》的导演李杨。
这是王宝强的处女作,具有重要意义,王宝强感谢陈凯歌,却不提李杨,多少有点势利眼了。
而且拍完《大闹天竺》“跪谢”多位导演,当时导演李杨还在场,这次怎么给忘了?
这又是误会王宝强了。
《盲井》虽好,但毕竟是一部敏感电影。
在公开场合感谢李杨导演,很可能会引火烧身,给恩师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真正的感谢应该是实际行动。
而我们也欣喜地注意到,这次在《八角笼中》,王宝强特意邀请了恩师李杨来客串角色。
李杨在采访时也表示看到王宝强今天的成绩很欣喜,他身上有一股不服的劲儿,这也是当年选他演《盲井》的原因。
所以,别看王宝强憨憨傻傻,他全都考虑到了。
什么时候应该用实际行动,什么可以放在台面上说,他早已熟稔于心。
昔日的傻根儿,经历了背叛后,也已经蜕变成了一个成熟的电影人。
“消失”6年后,王宝强重新以导演身份归来,一回归就是顶流,打出一副王炸,给略显沉寂的电影市场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王宝强已经活成了娱乐圈的一个符号。
厚积薄发的背后,是他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是他对底线的坚守,是他不念旧恩的质朴,41岁的他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迎来了男演员的黄金年龄。
相信未来王宝强将摘掉“傻子专业户”的帽子,在电影上带给大家更多的惊喜,这一次,他离成为一名巨星,又近了一步,期待他的再次蜕变。
文/皮皮电影编辑部:一粒鸡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