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关富士康被查的消息成为市场焦点,相关公司也引发极大关注。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正在闯关IPO的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淳科技”),其第一大客户系富士康,该公司早在2022年7月就已过会,但至今未提交注册。闯关关键节点,六淳科技第一大客户被查也让公司创业板IPO增添了不少变数。
富士康稳居第一大客户
报告期内,富士康稳居六淳科技第一大客户的位置。
(相关资料图)
招股书显示,六淳科技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直接客户为终端电子产品的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包括富士康、鹏鼎控股、京东方、台达电、瑞声科技、欧菲光、立讯精密等,最终应用于苹果、华为、小米、vivo、OPPO、三星等终端电子产品的知名品牌商。
按同一控制下的客户合并计算,2019-2021年,六淳科技前五大客户合计销售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1.9%、72.63%、77.25%,其中对富士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26%、35.56%、33.78%,对应销售金额分别约为1.25亿元、1.44亿元、1.88亿元,富士康稳居六淳科技第一大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据报道,近期税务部门依法对富士康在广东、江苏等地的重点企业进行税务稽查,自然资源部门对富士康在河南、湖北等地的重点企业用地情况进行现场调查。
受上述消息影响,工业富联在10月23日“一”字跌停,10月24日也大幅收跌5.43%,股价报13.76元/股,总市值为2734亿元。
大客户被查,六淳科技IPO会否受到影响也引发关注。投融资专家许小恒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有关部门对富士康的调查情况没有详细说明,如果调查活动对集团业务不造成影响,那么大概率还不会影响到其上下游企业,但如果调查影响了公司业务开展,恐会间接影响到其上下游企业。
据了解,六淳科技IPO在2021年6月获得受理,2022年7月27日上会通过,不过之后公司IPO迟迟没有提交注册,目前处于财报更新中止状态。
鹏鼎控股既是股东又是客户
除了富士康之外,富士康相关公司鹏鼎控股也是六淳科技大客户。
报告期内,鹏鼎控股稳居六淳科技第二大客户的位置,六淳科技对鹏鼎控股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7.19%、24.38%、22.87%,对应销售收入分别约为8068.1万元、9841.63万元、1.27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鹏鼎控股间接控股股东为臻鼎科技,而臻鼎科技的第一大股东为鸿海集团的全资子公司Foxconn(Far East)Limited。富士康被查的消息传开后,鹏鼎控股10月23日盘中股价也出现大跌,公司回应媒体称,公司没有收到相关的调查通知,公司一直是独立经营,各项业务、经营活动也非常正规。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鹏鼎控股还是六淳科技股东。2020年12月,鹏鼎控股的全资子公司鹏鼎投资对六淳科技增资,持有公司146.1039万股,持股比例为3.55%。
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科技产业投资分会副会长兼战略投资智库执行主任布娜新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IPO公司大客户入股公司的情况之前也有案例,这主要看是否符合行业现状,部分行业为了深度绑定,大客户入股公司也有合理性。许小恒进一步指出,上下游持股模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进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保证采购渠道或者销售渠道,有利于降低经营风险。不过,这种情况也要保证合作的公允性,不会损害发行人利益。
六淳科技曾在问询函回复中解释称,鹏鼎控股是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对公司所处的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行业具有深入研究,看好公司的发展前景,在获知公司增资计划时表达了入股意向,希望借助股权联系进一步加深与公司上下游之间的合作。
六淳科技在上会时,鹏鼎控股既是客户又是股东的情况还曾遭到过追问,监管层要求六淳科技说明鹏鼎控股入股是否影响公司的业务独立性,未按“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将鹏鼎控股认定为关联方的原因。
分红后拟募资补流
近期,IPO公司分红后还要募资补流、还债等情形引发了市场极高关注度。
招股书显示,2019-2021年,六淳科技营收、净利稳步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分别约为2.97亿元、4.04亿元、5.57亿元;对应实现归属净利润分别约为3158.99万元、6192.14万元、1.08亿元。
2019年、2020年,六淳科技均进行了分红操作,当年分红金额分别为3000万元、3119.18万元,占当期净利的94.97%、50.37%。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六淳科技的实际控制人为唐淑芳、莫舒润夫妇,直接或间接合计控制公司72.04%的股份。
上市前进行了大手笔分红,六淳科技此次IPO却拟募资补流。具体来看,此次谋求创业板上市,六淳科技拟募资4.74亿元,投向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迁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分别拟投入募资额2.89亿元、6500万元、1.2亿元。
另外,六淳科技也提示风险称,公司募投项目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生产项目(迁建)将形成年产18亿pcs的产能,由于是迁建项目,新增产能约年产14亿pcs,相对最近一年末合并口径的产能水平,扩张幅度约54.4%。大幅增加的产能对公司的市场开拓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公司不能相应有效地拓展市场,可能会导致产品积压或者产能闲置的情况,从而对公司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相关问题,北京商报记者向六淳科技证券事务部发去采访函,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对方并未回复。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