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综合 >

4个县级市被确定为大城市 城市化构成“城市发展史”的主线叙事脉络

时间 2022-10-18 09:02:04 来源:齐鲁晚报网  

日,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编制的《2020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105个大城市,包括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14个Ⅰ型大城市以及70个Ⅱ型大城市。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而值得注意的是,在105个大城市中,包括了4个县级市,分别是江苏昆山、浙江义乌、浙江慈溪和福建晋江,均为Ⅱ型大城市。

作为理解一座城市最核心的指标之一,“人口规模”往往极具说服力。按照相关规定,根据城区常住人口数量,将城市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城市为超大城市,500万~1000万为特大城市,而300万~500万的I型大城市和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并称为大城市。由此而形成的城市评级谱系,对于系统化理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着重大意义。

以往相当长时间内,城市化构成了“城市发展史”的主线叙事脉络。在这一大的历史浪潮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留在城市,实现了“市民化”的身份转化。在这一时期,绝大多数城市都处于扩张区间,中小城市朝着“大城市”的目标阔步迈进。而年来,这一趋势却发生了微妙变化。随着人口红利的消退,叠加“新农村”蓬勃发展,城市的“巨大引力”相应减弱,这深度重构了城市演进的模式路径。

新时期,城市的人口增速趋缓,晋级“超大城市”难度攀升。置于此等大背景下,一些“强二线”城市卡位成功,尤显难得可贵。

尽管城市并非越大越好,但是“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和区位聚合优势,是客观存在的。在做大城市群,积极发挥中心城市极核作用的政策主旨下,必然仍会有一批城市持续“做大做强”,其对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常住人口”的城市评级,关系到很多大项目的审批。其背后的本质逻辑,就是实现公共资源“随人走”,创造一切条件,实现个体价值与城市发展的相互兼容、互相成全。为此我们看到,最一些年,大多数城市都降低了落户门槛,为了吸引人口流入大派福利,堪称诚意十足。可以预见的是,对于人口资源的竞争,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城市的分野。

此番,4个县级市获明确为大城市,尤其引人关注。这又一次说明了,城市化发展路径的多元与可能。若能夯实产业基础,各美其美建立足够的比较优势,一座城市跃升、进化的机会窗口,始终是打开的。

标签: 4个县级市 4个县级市被确定为大城市 城市发展史 城市化的多元路径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