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黄亚芳
彩陶,是我国新石器时代的艺术瑰宝,尤其距今大约7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时期,更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彩陶最繁荣的时期。仰韶彩陶上的图案,以丰富多样的艺术特征不由得让人赞叹华夏先民的制陶水平和美学追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这些彩陶上神秘多变的图案呢?这些图案又反映出先民怎样丰富的精神世界呢?12月3日晚,郑州图书馆天中讲坛“大河文明”系列第三讲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进行了解读。
从“鱼”到“鱼中有鸟”解读庙底沟彩陶图案
自仰韶文化发现以来,独具特征的彩陶图像成为研究的热点。李新伟表示,学界普遍认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的主要表现主题是“鱼”,但在半坡类型向庙底沟类型过渡的史家类型时期,彩陶构图元素趋于曲线化,图像内容更加丰富,其中一个重要现象是“鱼鸟组合”图像的出现。
庙底沟彩陶的绘制元素中有较多月牙型、柳叶型、花瓣型的空白。至于如何解读这种纹样,前人观点颇多。苏秉琦先生将庙底沟类花的复杂纹样统称之为“庙底沟之花”,代表了以往对庙底沟彩陶的普遍看法;而严文明先生则将其称为回旋勾连纹;王仁湘先生另辟蹊径,以观察白地形成的图案的视角,释读为“双旋纹”;朱乃诚先生将此类图案解释为鸟纹。
而在李新伟研究员看来,庙底沟时期,写实复杂和简化抽象的“鱼中有鸟”纹并存,这种图案应该是《庄子》里所讲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中的“鲲”。《尔雅·释鱼》中言:“鲲,鱼子。”郭璞《注》曰:“凡鱼之子名鲲。”他将彩陶上的一些图案与鱼卵孵化形状对比,发现确实很相似。
讲座过程中,李新伟以泉户村遗址出土的彩陶图案为例,解释了“鱼中有鸟”纹样的简化抽象形式。他认为,这种庙底沟的复杂图像可能是表现“鱼中有鸟”的结构形式。
仰韶文化是黄土的“儿女”,是从半坡到庙底沟的延续
李新伟认为,“鱼中有鸟”的思想,从庙底沟时期一直延续到战国时期。“鲲”的这种形象与先民转生的观念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在庙底沟时期的彩陶纹饰中,多有利用圆点和弧线三角式展现‘对鸟’从鱼卵中发育的表现,从而形成对称图样,形成类‘花’的形状。从‘鱼’到‘鱼中有鸟’的纹样转变可以看出仰韶文化是从半坡到庙底沟的延续。”李新伟说。
李新伟从彩陶纹饰的角度分析得出,仰韶文化是黄土的“儿女”,是一个以黄土高原为核心孕育发展的文化,庙底沟文化应从半坡文化发展而来。将视角放到更广大的区域来看,如果追溯鱼和鸟的主题,最早在蚌埠发现有7000多年的“鱼”,可能代表了先人对于“天”的理解。
而与半坡同一时期的河姆渡文化,也发现有“鱼卵”主题纹饰的器。他表示,“鱼”和“鸟”纹饰的起源尚不清晰,理清这一问题需要超出仰韶文化范围来理解。红山文化中也有“鸟”纹饰的器物出现;在大汶口遗址、长江流域的大溪文化和良渚文化遗址中,都存在类似的对鸟纹;在三星堆地区也发现有类似的鱼鸟纹。
作为仰韶文化特征的重要代表,彩陶从仰韶早期发轫,至中期达到鼎盛。早期,彩陶主要是具象的鱼类图案;到了中期,彩陶种类多,图案抽象,内涵极其丰富,具有表达艺术、观念、信仰等多方面的作用。近年来,李新伟研究员一直致力于阐释仰韶彩陶,从彩陶角度对仰韶文化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他的发现将有助于学界对彩陶纹样的深入解读。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