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真正厉害的人,从不在舒适区混日子

时间 2023-03-13 18:59:42 来源:顶端新闻  


【资料图】

作者|帆书·遇见小媛 主播 | 帆书 · 童童 网上有句话:"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 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于一边待在舒适圈,一边又感慨人生实苦。 概言之,能力配不上野心,有梦又不愿付诸行动。 然而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这种状态很容易像"温水煮青蛙”一样: 越是过度求稳,越难得偿所愿。 动态变化的生活中,唯有不断打破自己,才能找到真正的价值。 生活不会一成不变,但讨厌"不确定”,却成了不少人的人生信条:
今天打算沉浸式写作,电脑会不会中场出问题?不确定; 明天想下班运动一小时,领导会不会临时安排任务?不确定; 后天准备约三两好友去餐厅打卡,但中途会不会突然堵车?也不确定。
正如有句话所说: "如果你无法接受不确定性,那么它将变成恐惧。” 太多人习惯了提前做安排,却又很难接受变数,于是只能把事情一拖再拖。 《肖申克的救赎》里的老布,便是如此。 他在监狱里干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不用打卡,也无需加班。 这种循规蹈矩的生活,看似安逸,实则是画地为牢。 他被假释后,看着马路上来往的车辆会不知所 措;在安排的便利店里工作,会如惊弓之鸟一般小心翼翼。 前半生的"体制化”,让他无法适应"自由”;后半生的"重新来过”,也让他无法找到价值感。 最后,他只能在绝望中结束了生命。 于老布而言,在肖申克,他受人尊重且生活充实。 可这种安全感,成了舒适的囚牢,使得他重返社会后也无法接受自由。 舒适区是短期的避风港,却不是长期的象牙塔。 听一位博主讲过一个故事,她有个同学在老家当小学老师,有车有房,工作稳定,假期充足, 外人都羡慕 不已 。 但她每次和同学聊天,对方不是对领导有意见,就是对男友不满, 言语中 尽显对当下的抱怨。 生活大抵如此,颠沛流离时想追求稳定,待在舒适区后,又羡慕那种不设限的人生。 就像之前看过的一个实验: 一组参与者被告知有50%的可能性会被点击,另一组被告知被电击的可能性为100%。 结果显示,前者比后者更加焦虑。 比起不确定性,大脑甚至更喜欢生理疼痛。 这也是 "面对未知,大多数人会选择逃避” 的根源所在。 但人生时时刻刻都充满着变化,稳定不是静止的停滞,而是动态的平衡。 越是安逸,人生路会越窄;越是折腾,生活才会越敞亮。 还记得"打工女皇”吴士宏的故事吗? 早年,她在一场大病后,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 没学历,工资低,看不到未来,难道自己这辈子就要这样糊里糊涂地活着吗? "得变” ,她暗暗给出了自己一个答案。 于是,她开始努力提升学历,自学通过了英语专科的考试, 又用一张工作证上撕下来的照片成功地吸引了HR的注意。 这才有了她辞去护士的工作,进入外企公司就职的传奇。 后来有人问她:"当年为啥这么拼?” 她的回答简单而真实:"我希望换个跟过去不一样的环境”。 或许,每个人的 愿望都很简单,难的是少有人会为此做出改变。 有人喜欢确定性,会选择重复生活; 有人喜欢挑战性,会选择创造生活。 前者面对风险时,会犹豫不决;后者即便陷入困境,也会破圈成长。 身边有个朋友,便属于第二种。 她爱好极限运动,每次看到她蹦极的照片,我都会感到心颤。 有一次我问她:"你不怕吗?” 她说,初次尝试时,确实不敢往下看,但跳过后,人生态度也跟着改变了。 就好像是你带着"赴死”的心理去战斗,结果却劫后余生。 这种置死地而后生的感觉,能跟着你一辈子。 所以习惯了蹦极,也就战胜了心中那份恐惧。 人性往往喜欢稳定,但无常才是人生。 没有谁可以预知未来怎样,但总有人在当下未雨绸缪。 去做那些"不敢”的事情,你会逐渐发现: 成长这件事,从舒适区撕裂的过程很痛,但涅槃后便是新生。 很赞同一句话:"所有你想要的东西,都在你的舒适区之外。” 害怕冒险而踌躇不前,是一种遗憾;不甘于安逸而向上攀登,才最难得。 星巴克的创始人舒尔茨 出身贫苦,从小就靠打工赚钱养活自己。 后来他凭着一路努力考上名校,工作后又因业绩突出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 28岁 就 拿到7.5万美元的年薪。 外人都觉得他到此为止已经很幸运了,但于他而言,待在舒适区并不是最后的归宿。 当他偶然看到咖啡零售商转让店面的广告后,果断辞职,投身创业公司星巴克。 先是排除万难、在危急存亡之际借钱收购了公司,后来又致力于打磨产品、加强咖啡品控,最终一举打响了品牌。 而倘若他28岁时没有作出那个抉择,一切或许就会彻底不同。 心理学曾提出过一个"三圈理论” : 内层是舒适圈,代表擅长之事,这种处境下我们能自得其乐。 外层是恐慌圈,代表高难度挑战,这种状态下我们会变得焦虑。 而两个极端圈层之间,是缓冲地带学习圈,让人"进可攻,退可守”。 选择向内,就选择了安逸,选择向外,就选择了精进。 人生一世,没有哪一条路好走。 如果选择坦途,就得接受草木横生;倘若选择荆棘,就要接受鲜花带刺。 生活从来都不曾亏待谁,走出舒适区,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家蔡澜曾说: "把自己已经取得的成绩和生活习惯妖魔化,是最大的悲哀。” 生活充满变数,一朝欢喜,一朝惆怅。 如若你对现状感到焦虑,不妨试着走出舒适区: 挑战没做过的事,认识不一样的人,既能改变生活,又能重塑自己。 当你学会接受那些"不确定”,未知也会变成惊喜。 点个「在看」,愿你我在充满变数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和双脚,寻得真正的自由。 作者 |遇见小媛,一手执笔,写尽千山。 主编 | 阿医 排版 | 余景 图片| 图虫创意 音乐 |回想温和阳光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