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手串是许多中老年人热衷的休闲爱好,近日在小学生中间也流行了起来。
针对日益盛行的“盘串之风”,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康复科主任陈岩提醒:长时间、高强度盘串易引发腱鞘炎。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我比较在意颜色美不美,转起来顺不顺。”“你得学会‘绕指柔’,声音最好听。”上周五,记者在公交车上偶遇3名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放学回家的车上交流起了盘串的“心得”。谈到为什么要盘串,一名小学生表示,色彩美丽的珠串戴在手腕上本身就是装饰品,而且盘串时发出的声音舒服、解压。
记者在某大型电商平台搜索“小学生盘串”“儿童盘串”,销量最高的商品月销过2万件。不过,孩子们对手串的取舍与成年人的取向不同,销路最好的是五颜六色仿菩提、仿玉质手串,价格则以几元、十几元居多。
“手串是孩子在学校门口文具店买的,10块钱一串。天天晚上都能听见她‘哗哗’盘串,这不耽误学习吧?”一名北京学生家长在社交平台上传视频,表达了自己的疑惑。“孩子喜欢一边盘串,一边背单词,说是能保佑听写全对。”另一位家长谈起孩子的新爱好,哭笑不得地说。
学生流行盘手串,老师们怎么看?
随着盘手串的同学越来越多,一些老师已经察觉。
有老师疑问:“怎么现在小学生都盘这个珠子,男女生都玩,女孩子人均两串。”还有老师还晒出自己收缴的手串:“这个是我学生上课玩我收缴的,放学会还给她,让她以后不要带学校玩了。”
盘手串会不会影响学习?眉眉觉得,要分情况。
“下课、放学,或者无聊的时候,盘一下挺解压的,那个声音好听,觉得对学习应该没什么影响。” 不过她也坦言,之前盘手串“疯狂”的时候,有同学上课的时候也在盘,声音挺大的,确实影响到了班里的其他同学,“有被老师发现过,没收走了,后来同学又去拿回来。”
眉眉班里,数学老师已经明确规定,不能在上课的时候盘手串;体育老师直接禁止大家带着手串去上课。
对于校园里的流行事物,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李平老师总结了九个字:不倡导、不反对、多引导。
“孩子们的这些兴趣爱好,其实与当下流行、家庭氛围、父母爱好等息息相关。”李平说,“有的家长擅长美术,孩子受到父母的熏陶,可能会喜欢记手账。比如我自己喜欢手工,所以也会带着孩子给娃娃做衣服。”
在李平看来,校园流行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甚至带着时代发展的烙印,比如70后曾经爱转笔,80后爱玩贴纸,没有必要过度解读。“我是80初的那一代人,小时候学校流行收集糖纸,我自己就有好几本。现在回想起来,校园里的这些经历,都是一辈子很珍贵的回忆。”
担任23年班主任,李平认为,面对这些校园流行文化,作为老师最该做的,就是正确地引导。
比如学生玩手串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手串材质、纹路,培养审美的一个渠道。“老师要引导他们,不能在课堂上玩,也不应该相互攀比,甚至沉迷于此。”李平说,“只要是合理、合情,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试着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
专家建议,教师和家长应采取不同方法对待“盘手串”
济南市民族医院康复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路亮说,从身体健康角度出发,小学生玩手串“弊大于利”。他认为,长时间过于集中一种盘玩动作,会导致手指关节不均衡发育,甚至造成关节肥大性增生等疾病,更严重的还会造成过早增生劳损以及腱鞘炎,导致以后出现不可逆的损伤。
“我们不建议孩子,尤其是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小学生‘盘手串’。”路亮说,小学生盘手串现象,不能单单从身体发育角度来分析,更应该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健康角度来“寻根”。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刘洋非常认可路亮的说法,她说,从某种角度来讲,盘手串、玩游戏以及刷手机之间可以“画等号”。
刘洋说:“有些孩子沉溺游戏,为的是在游戏世界中证明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也是解压的一种形式。盘手串同样如此,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从这个角度出发,去理解孩子这种行为并做出正确的解决办法。”
她认为,孩子和大人盘手串的目的并不相同,孩子的内心并没有给手串贴上“时尚”和“价值”的标签,单纯是在大人或者网络的影响下得到解压的途径。这时,家长和老师都不应该粗暴对待孩子,但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
家长应该共情孩子,以理解的心态,站在朋友的角度去询问孩子玩手串的目的是什么再加以引导。老师则应该树立班集体的规矩,明确表示学校课堂中不应该出现手串的身影。
“总体来说,现在孩子们的兴趣点较少,又或者感觉学习和生活压力过大,才会寻找特别的玩具。老师和家长应该学会缓释孩子们的压力,多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就会有很好的效果。”刘洋说。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