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和晚年时,有人给她翻起丈夫沈从文的一张照片问她:“认识吗?”
(资料图)
“好像见过”,然后又说:“我肯定认识。”
张兆和对这个人已经很陌生了。
这个让沈从文一生甘愿做“奴隶”的女人,一个让他呼唤了一辈子“三三”的女人,却把他遗忘了。
当年沈从文为张兆和写的情诗风靡大江南北,至今仍被人们沿用:
“我行过很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纪的人。”
这也算一种忘却的美丽与悲哀吧。
沈从文、张兆和
一:他固执地爱上了她
在中国公学大学部的现代文学课上,一名青年教师站在讲台上,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只得转过身上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字:
“第一次上课,见你们人多,怕了。”
这名教师,便是沈从文。
当时的他并不知道,台下坐着的一位女学生-张兆和,会是他以后魂牵梦萦的妻子。
张兆和出生名门,祖父张树声是晚清名臣,曾任两广总督,父亲张吉友是江南富商,曾创建苏州女校,因提出新式教育名噪一时。
张家有四个女儿:元和、允和、兆和、充和,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张家四姐妹”。
叶圣陶曾赞誉:“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四姐妹中,唯有三女儿张兆和的人生最为知名、最为浪漫,却也最为悲凉。
而这皆源于-沈从文。
前排左起张允和、张元和,后排左起张充和、张兆和
张兆和1910年出生于安徽合肥,1927年就读于上海公学,在这里她遇上了“乡下人”-沈从文。
沈从文来自湘西,有着极重的家乡口音,第一次与张兆和讲话便闹出了笑话:
“你就是那个笑话?”
其实他是想说“校花”,因湘西口音重就让人听成了笑话。张兆和很不悦,后经解释才知说的是校花。
沈从文的审美很不错,那时的张兆和正值17岁豆蔻年华,秀发齐耳、轮廓分明,清丽脱俗。
而因皮肤稍黑,被同学们称为黑牡丹。
而也就是这样一位清丽独特的黑牡丹,深深吸引了沈从文,他便利用文学优势,不断对张兆和发动爱情攻势。
“不知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
这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一封情书,署名为“S先生”,从此便一发不可收。
然而,追求张兆和的人很多,沈从文只排到“青蛙13号”。张兆和将所有情书放到一边不予理睬,一门心思读书。
沈从文从1929年12月开始半年就给张兆和写了上百封情书,还对张兆和表明愿意做“奴隶”等。
也许真爱一个人是会卑微到尘埃里的,就像张爱玲对胡兰成一样。而正因太卑微,注定很难开出绚丽之花。
张兆和收到的情信太多,从不回信。
胡适
她甚至忍无可忍地拿着沈从文写的一大叠情书,“告状”到了校长胡适那里。
谁知,胡适却替两人当起了“月老”,说沈从文“顽固地爱你”。
张兆和反诘:“我顽固地不爱他。”
张兆和“告状”无果,只得气呼呼地跑回去继续接受沈从文情书的“狂轰烂炸”。
沈从文文采极好,一篇篇美文情书带着他的勇气与热情扑面而来,读来令人艳羡,却又封封石沉大海。
或许少女的情怀不会轻易被这种热情打动,也并非每个少女都喜欢匍匐于脚下的奴性男子。
总之,沈从文的爱清澈见底,且毫无保留,却得不到他想要的回馈。
胡适他写信安慰沈从文,说他用错了情,这个女子太年轻,生活经验太少......
胡适又将此信抄给张兆和,希望她明白沈从文是值得她爱的。不料张兆和却在日记里嗤之以鼻,说胡先生把事情看得太简单了。
二:“可怜可敬”
1930年,沈从文赴青岛大学任教,依然情书不断。
也许经历过失败,有了经验教训,不再对张兆和软硬兼施、寻死觅活,而变得成熟起来。
他在给张兆和的信中表明“爱你却不再来麻烦你”,令张兆和突然感到一丝失落。
追求爱人是要讲究策略的,死缠烂打只会令对方更加厌恶你。但是当你有所动摇时,对方反而会拿正眼瞧你。
正因沈从文的平静态度,令张兆和坚如磐石的心开始动摇。
她对沈从文有了一丝感动,认为沈从文心肠“可怜可敬”,终于她对沈从文的态度发生了质的改变。
1932年,沈从文相思深重,买了一些英译俄文小说, 从青岛到苏州来看张兆和。
不巧到张家时,张兆和去了图书馆,二姐张允和接待了他。张兆和一回来,二姐就批评她:
“明知道他今天要来,假装用功。”
无奈张兆和只得去旅店把沈从文请回来,不料他很讨张家人喜欢,尤其张家小五弟弟十分喜欢这个“S先生”,还用2元零用钱请沈从文喝汽水。
张兆和最终还是妥协了。
沈从文那一封封热情洋溢的情书,虽令她窒息,却也填满她的内心,令她觉得温柔。
她并非爱上了这个人,而是看上那些信。
如果哪天她不再收到这些甜言蜜语了,她反而会不习惯了,她已经把读沈从文的情书当成了生活日常。
看或不看本质,没多大区别;
有或没有,却是天壤之别。
沈从文第二次来苏州是1933年初,这次他穿着一件破狐皮袍,与张家姐弟都很熟了,他每天给大家讲故事。
才华令他闪闪发光。
而也是这次,张兆和专程随沈从文去上海见父亲张吉友,张吉友对沈从文很有好感,两人谈得十分投机。
沈从文一回到青岛,就写信焦急地问张家二姐写信询问:“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
张允和回了一字:“允”。
张兆和态度更鲜明,也发了一封电报:
“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这第一封中国白话文电报,终令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三三、三三”
1933年9月,沈从文与张兆和在北京中山公园结婚,婚礼十分简陋。
张兆和从小生活优裕,却甘愿与沈从文过艰苦朴素的生活,没有丝毫怨言。
而正因婚后生活甜蜜,沈从文才思泉涌,写出一举成名的小说《边城》。小说中“黑而俏丽”的翠翠原型,便是张兆和。
后来,沈从文回湘西探望生病的母亲,路上就给张兆和写了很多情书,两人更以“三三”、“二哥”相称,十分甜蜜。
沈从文还在信中写到热烈地写道:
“我不仅爱你的灵魂,我也要你的R T”“我一个人在船上,看什么总想到你......”
如此浓烈的爱,令人脸红心跳!
《边城》翠翠
这些情信后来还被结集出版成了著名的《湘西散记》。作品中的主人公无一例外“皮肤黝黑”“相貌清秀”,一看就是张兆和。
这段时间,可以说是两人最美好的时光,生活的各种困苦都打不倒他们。张兆和在沈从文眼里,就如同仙女一般。
但张兆和呢?恐怕并非如此。
在爱情里,最爱对方的那个人,往往是付出最多的,也是最卑微的那个。
张兆和出生在一个富裕大家庭中,婚后被沈从文爱意紧紧包围,在外人看来她是幸福的。
但实际上,张兆和总有种难言的失落,加之清苦的生活时时困扰着她。
爱情是浪漫的,但爱情再浪漫也抵不过柴米油盐。
尤其男人在刻意制造浪漫,而女人却深陷柴米油盐的琐碎烦恼时,这样的浪漫就成了一种负担与讽刺。
张兆和是清醒的,浪漫不能支撑人生一世,浪漫怡情可以,却不能当真,现实永远是残酷的。
当时沈从文很具风骨,不要张家嫁妆。殊不知,张家三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婚后却要受苦了,两人的生活逐渐变得拮据起来。
她告诉沈从文:
“不许你逼我穿高跟鞋烫头发了,不许你因怕我把一双手弄粗糙为理由而不叫我洗衣服做事了,吃的东西无所谓好坏,能够活下去已是造化.....”
每当此时,沈从文总无言以对,他或许该明白:女神从神坛走下的每一步都是带着血泪的。
张兆和与他耳鬓厮磨,只能把情书统统烧掉,把手伸向淘米的锅、洗衣的盆。
张兆和不相信那些甜言蜜语,却又被感动。沈从文没有供养女神的物质,只能沉默与愧疚。
张兆和不喜欢沈从文的文章,在沈名声大噪时她甚至还去修改他的语法。
在她心里,沈依然是“青蛙13号”。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
沈从文与几个知识分子南逃,张兆和却坚持与两孩子留在北京,还给出孩子要照顾、沈的书信稿件需要整理等理由,殊不知战争年代的分别往往就是永别。
沈从文多次催她南下,信件如同雪花一样纷至沓来,却仍遭张兆和拒绝,只理由不想成为他的负担。
直至沈从文怀疑她有婚外恋,她才无奈带两个儿子去昆明住到呈贡,却不与他住一起。
沈从文只得每个周末骑上云南小马一路颠十里去见他们。
如此,沈从文就有了精神出轨对象-高青子。
两人相识较早,第二次见面时,沈从文发现高青子模仿自己小说《第四》中女主人公的装束,两人四目交会,全都明了。
张兆和晚年时对此事也是耿耿于怀的。
不过后来她却包容了一切,她从容不迫、安心地等待游离在外的诗人的归来。
有一位名家说:“没有张兆和,就没有《湘行散记》,没有《边城》,包括《从文家书?等。”这是最贴切不过的了。
最终高青子选择退出,嫁给了一个工程师。1946年,沈从文还在自己小说中忏悔,明白了爱情是有明智与美丽的。
而这些无不得益于一个包容他的张兆和。
四:斯人已逝,幸或不幸
1948年,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感情出现了危机。
张兆和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改造,与儿子搬到另外的地方居住。
沈从文从茫然到彻底无助,还得了抑郁症,张兆和远离他不去看望他,两人书信往来。
沈从文每晚到张兆和那里吃饭,再带回第二天的早饭、午饭,终于有一天他割开了手腕,喝下了煤油。
幸运的是,他被抢救回来了。
张兆和仍是顾不上他,为适应新时代生活,她转而去华北大学深造,不久沈从文放弃写作。
晚年时,张允和去看他,他从怀里拿出一封皱巴巴的信,又哭又笑地对昔日的“媒人”张允和说:
“二姐,你看,这是三姐给我的第一封信,第一封信......”
他的目光带着羞涩与温柔,说完后,这个70多岁的老人像一个无助的小孩一样,“嘤嘤”地哭了起来,既伤心又快乐。
一个女人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自己却已经老了。他一生痴情、永远眷恋,直至死去的最后一天。
1988年,当诺贝尔评委要对他颁奖时,他已经去世了。
此后,张兆和整理丈夫遗稿,内心五味杂陈,丈夫与她相处,究竟是幸还是不幸?
最终,她明白了,后悔了,但再也挽回不了什么了,要怪就只能怪时不与我。
2003年,93岁的张兆和,生命走向了终点。在她晚年时,记者曾给沈从文的照片给她看,她却再也记不得他是谁了。
其实,在一场情感中,悲剧是相互的。如同沈从文所说:“如果我爱你是你的不幸,你这不幸是同我的生命一样长久的。”
大家怎么看呢?欢迎留言。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