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宝马集团新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其深层次的意义,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表面上看,新上海研发中心与北京、沈阳、南京的研发机构一样,都是宝马集团研发体系的一个分支。但其实,随着新上海研发中心启用,宝马集团完善了新布局,在中国建立了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在此布局之下,各研发职能可实现更高效的合作。这对宝马集团,乃至于中国整个汽车市场,都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资料图片)
从此以后,宝马集团在中国,已经具备汽车全流程研发职能,以及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可以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专属功能,全面提升国内用户的体验感。
BBA一线豪华品牌中,宝马旗下纯电车的销量,一直领先于奔驰和奥迪。
带来销量差异的原因是啥?肯定不是宝马的品牌号召力要比奔驰和奥迪更高,而是因为宝马纯电车带给用户的体验感更好,这就得益于宝马集团在中国完善的研发体系。
7月18日,宝马集团新上海研发中心正式启用,与北京、沈阳、南京等研发中心联合,具备了汽车全流程研发职能,以及全栈智能网联汽车软件开发能力,这也践行了宝马集团立足中国的企业战略。
对于新上海研发中心的启用,宝马集团负责研发的董事韦博凡表示,新研发中心的启用,宝马中国研发的升级,将提升宝马集团的实力。根据韦博凡提供的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宝马集团在华研发团队的人数增至过去的3倍,现在宝马集团拥有3200多名设计师、工程师、新能源车和软件专家,这些专家与中国科技伙伴、初创企业、本土合作伙伴和学术界紧密合作,共同打造前延创新技术。
韦博凡认为,中国是未来之所在,中国将在宝马的全球研发网络中,发会更为关键的作用。
这观点,肯定不是韦博凡一个人的看法,我们知道,宝马集团的研发网络遍布了17个国家,很多国家的经济发达程度都很高,但唯独在中国,宝马集团拥有德国之外最大的研发和创新网络,拥有和德国同样先进的理念、设备、管理流程以及广泛联合的创新合作。
换一句通俗易懂的话说:宝马在德国总部能够完成的工作,在中国同样能够完成得很出色,这是宝马集团的新布局,在具备了全流程研发职能后,我们以后会在更多国家,看到来自中国研发中心研发的宝马汽车,当然,这也有助于中国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宝马集团在中国建立德国总部之外最大最完备的研发体系,证明了宝马对于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为了能够更好的服务中国消费者,宝马在中国研发部门,一直在研究中国用户的驾驶习惯,把消费者的声音反馈给研发机构,以便新产品能够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宝马集团在中国的科研机构,具备汽车全流程研发职能,3200名研发人员紧密协作,为中国消费者带来了体验感更好的产品,举例说,在第9代(BMW)操作系统中,中国专属功能就占到了整体的70%,这表明,中国消费者用上第9代操作系统,学习成本很低,肯定会非常容易上手。
考虑到软件在未来用户体验中的重要性,宝马南京诚迈软件团队将在2023年内,增加到500人,具备全栈智能网联汽车的软件开发能力。
不仅仅是软件系统,在电驱化时代,宝马中国研发团队还深度参与了国产创新纯电动BMW i5的设计、研发、测试和验证,也就是说,宝马的全新旗舰纯电车型,也将参考中国消费者的审美观点、驾驶习惯,带有更多中国专属功能,中国用户的体验感会有明显提升。
宝马的用户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这十年来,宝马汽车的产品,无论在外观设计上,还是操作习惯上,都是越来越符合中国消费者的口味。
这正是宝马发展战略,不仅仅是中国市场的产品,宝马汽车的全球车型设计,在这十年来,也是越来越多体现中国文化之美,大有从中国出发,引领世界的豪迈气势。并且,销量也证明了宝马这一发展战略的正确性。
2023年,宝马集团Designworks上海工作室在中国开启了第二个十年,将新增Holodeck这一全球领先的设计验证手段,通过VR/AR/MR技术打破时间、空间、物理条件的限制,在高度现实、协作和物理模拟的VR环境中构建并探索创作。
同时,金尼安沈阳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正在启用,强化了宝马本地化新能源车全流程开发和验证能力,项目拥有19个新的实验室,其中,17个专门用于测试新能源车,正是依托于中国完备的电动车研发和测试播剧,宝马集团已经在中国推出了BMW i3、iX1、iX3等国产纯电动车,而创新纯电动BMW i5也将在今年亮相。
宝马在中国不仅自己建立完善的研发体系,还与很多国内知名企业进行了身入合作,腾讯、埃里巴巴、中国联通、华为等科技巨头,都是宝马汽车在中国的合作者。
凭借完善的研发体系,依靠与科技巨头的无间合作,宝马在中国汽车行业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但同时也被中国用户和中国的合作者影响着。
以中国文化之美,引流世界汽车潮流,我看好宝马的下一个十年。
标签: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5 146 761 13 @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