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旅游 >

新产业助力摆脱“成长的烦恼”弄拉模式带活了一个县

时间 2020-12-28 14:35:20 来源:人民政协报  

地处喀斯特岩溶大石山区的弄拉,是广西马山县古零镇古零社区的一个自然屯。弄拉过去遭遇过树木全被砍光的“大劫难”,痛定思痛后,通过封山育林、保护植被等一系列措施,走上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今的弄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从2008年的3500元,一路飙升至2019年的24380元。

弄拉成功治理石漠化形成的立体生态发展模式以及在此基础上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发展生态旅游致富的新路子,证明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

弄拉的过去

弄拉距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100公里,距马山县城25公里。这里石山林立,石多土少,土层浅薄。没有河流、没有沃土,贫瘠的土地零零星星分布在山石嶙峋之中。

“地无三尺平,山无三寸泥”“瓢一块、碗一块、一个草帽盖三块”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弄拉,在壮语里意为偏僻的角落。清朝年间,因逃避兵荒马乱和灾害饥荒,几户人家从四川一路风尘仆仆迁徙来此。山深林密既可以躲避战乱也有丰富的山林果子可以饱腹。

但到了20世纪50年代,由于人们粗放式的利用,弄拉附近25个山头的树木被砍得精光。裸露的山石无法涵养水分,石漠化的危害日益严重。曾经一片绿意与生机的弄拉变得越来越清瘦贫瘠。

经过寻找适宜落脚生存之地的痛苦选择,弄拉屯人还是决定坚守这片祖宗选择的大山,想办法把日子过下去。

其实,弄拉人一直有着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两大传统:

一是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把一个汤圆挂在门前树干上,在山泉出水口烧一炷香火,祈求树木快长,清水长流。这源于他们认为,是树涵养了水源,是水泽被了后世,树是他们的“衣食父母”,水是他们的生命源泉,人吃汤圆,树木应当先“吃”。

二是,男女老幼要齐上山,挥汗如雨大造林。每户每个劳动力每年要种10兜竹子,多种不限。

这两个传统,代代相传,从未间断。

如今,弄拉屯人决定,要继续把它们发扬光大。

“三个一”助力弄拉生态恢复

20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的李荣光回到弄拉屯,被乡亲们推选为生产队长。自小目睹了树木被“砍光烧光卖光”的恶果,李荣光与大家一起定下了“砍一补六”的村规,并施行起“三个一”。

管住“一把刀”——禁刀进山,还青山本来面目。屯中派人每天一大早就到山林内巡逻,严防死守,不准任何人进山乱砍树木;制定了严格的村规民约,村民确需上山砍树的,必须先种下树苗。砍一棵树,先要种下6株苗。

侍弄“一把火”——“釜底抽薪”,给林木减压降负。屯中一改祖辈沿袭的三块石头垒成灶、消耗大量柴薪的传统做法,家家建起省柴灶。只准村民上山捡拾枯枝败叶做柴火;并集资买回一台柴油机发电,除解决照明问题,多余的电量用来做饭烧菜。屯里争取上级政府扶持,免费建起了沼气池,鼓励有条件的人家使用液化气。

突出“一个造”——植树造林,让青山永葆本色。

逐渐的,弄拉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不仅植被扩大,森林覆盖率上升,水源也有了保障。

1998年和2008年,广西大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很多石漠化严重地区山体滑坡、粮食绝收,弄拉却安然无恙。2009年,大旱席卷着半个中国,我国西南地区大部分大石山区成为干旱重灾区,弄拉却成为旱区罕见的“绿洲”。

由于种得多,竹子又长得快,弄拉这种“以短养长”的造林办法与村民短期需求结合了起来。

20世纪90年代,李荣光带领村民有序开发当地的木材资源,“弄拉出品”的办公家具销到了南宁。那年春节,靠集体收入买回的发电机在弄拉轰鸣,村民们第一次用上了电灯,第一次看到了保护“绿水青山”的价值。

除了“造”竹子,弄拉屯人还逐渐发展适应石山地区生长的果树、木材、药材的种植,探索出了适合石山地区发展的“山顶林、山腰竹、山脚果、地上粮”的生产模式,形成了“以林为主、林果结合、套种药材、综合经营”的绿色经济新格局。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生态重建示范区、弄拉岩溶动力学监测站、弄拉岩溶生态教学科研基地的牌匾也相继挂到了弄拉屯。

新产业助力摆脱“成长的烦恼”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多,守着森林覆盖率超过90%大山的弄拉人,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树木不能随意砍伐,耕地不断减少,果树质量退化,村民收入徘徊不前。

如何既保护生态环境又能确保群众增收?弄拉想到了将“绿水青山”兑换成“金山银山”的新途径——休闲度假旅游。

发展休闲旅游,弄拉屯有着天时地利的优势:29座山峰合围成12个弄场,风光秀丽;有药用植物200多种、野生动物十几种;森林覆盖率高,是个天然大氧吧;气候宜人,夏季日平均温度在23℃-24℃之间,是避暑的好去处;离县城20多公里,离首府南宁约100公里,交通便利……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以弄拉为核心、以“弄拉”命名的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

借助这个“品牌”,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弄拉成立了旅游专业合作社。他们采取“农户+公司”的经营模式开发旅游产业。

村民以土地、自留山林承包经营权量化入股,村民占股60%,投资人占股40%,共同参与开发经营合作社。

合作社成立后,解决了村民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

2008年之前,弄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500元左右;到了2012年,全屯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2015年以来,弄拉年均接待的游客人数超过30万人次,餐饮收入和农特产品销售年均收入超过60万元。弄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年达14500元,2017年达19260元,2019年达24380元。

2017年开始,弄拉连续成为三届“环广西公路自行车国际巡回赛”(第四赛段)的终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和山地运动爱好者的光临。2017年,弄拉生态旅游区获评为广西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入选全国优秀旅游项目。

弄拉模式带活了一个县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弄拉半个世纪的实践,深刻揭示了“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的道理。

随着弄拉的日益发展,马山县各乡镇也行动起来,积极学习借鉴经验。

2013年,马山县借助弄拉生态品牌影响力,构建了环弄拉生态旅游区。该生态旅游区以弄拉自然保护区为核心,涉及白山、古零、古寨、加方等4个乡镇38个行政村,总面积100万亩。经过几年的精心经营,中国弄拉景区逐渐形成规模、产生效应。

例如,古零镇围绕“山水名镇·诗画古零”的发展定位,以建设“广西一站式时尚生活基地”为目标,在加快建设和完善金伦洞和灵阳寺等景区景点的基础上,先后打造了小都百、三甲等乡村旅游示范区和一批星级农家乐。

白山镇在建设完善三潮水山庄、大同壮族会鼓传承基地的基础上,以打造“桃李村”乡村旅游为试点,加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并建设了沃柑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现代特色农业等一批产业化基地,实现了“植树造林—生态保护—观光旅游—采摘增收—脱贫致富”的目标。

从3200亩的弄拉屯,到12.7万亩的弄拉自然保护区,再到100万亩的环弄拉自然生态旅游区,“弄拉模式”的成效越来越明显。

如今的弄拉人感觉自己发展的速度还有点慢。“景区规模和水平还不够大、不够高,旅游服务还需要进一步提质增效。”看到了差距,弄拉人反而干劲满满。

李荣光现在是弄拉旅游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走进新时代,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把弄拉的绿水青山保护得越来越好,把旅游发展得越来越生态,让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

标签: 生态旅游区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