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铃木先与昌河解约,后与长安一拍两散,放弃了庞大的中国乘用车市场之后,潇洒离去。
铃木这家企业,全球市场份额并不大,一直在300万以内销量徘徊,注定了其一直没有在飞速发展的国内市场创造太大的市场份额。
(资料图片)
与丰田、本田这些庞大体量的企业相比,铃木对市场份额的把控,本身也不强。
比如说,在强势的2010年前后,长安铃木在国内市场也不过完成20万量级的销量,这与当年一线企业动辄百万的销量份额相比,根本不在同一梯队。
一方面,本身铃木的市场定位就是精品小车,长安铃木作为核心战略伙伴,曾经的30年时间中,最大尺寸也就是铃木启悦以及维特拉,小尺寸车型在市场中很难获得庞大的市场份额。
另一方面,另一家合作伙伴昌河铃木定位更加极端,极端的廉价小车在飞速增长的乘用车市场中,也完全与红利擦肩而过。
铃木就像刚直的铃木修一样,坚持在做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
但长安铃木与昌河铃木消失的这四年,意味着铃木非常无情的放手了全球1/4的市场份额,丧失了一块非常优质的培养皿。
从销量层面来说,本身就没抓住中国市场的铃木,即便退出中国市场也并不会在运营上造成多大损失,所以我们能够看到,2018年之后的铃木全球销量,波动并不大。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到几万一年的2018年,有没有中国市场已经不会对其造成太大的影响。
但独守印度、铃木市场,对于铃木来说意味着少了一条未来发展方向,企业未来想要试错的成本非常高。
如果说在中国市场拥有5%的市场占有率,就意味着能够获得100万销量,如果市场占有率有3%,那么则拥有60多万销量。
可见,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任何一个企业都没办法放弃。
2021年,铃木全球市场销量270万台,摩托车销量170万台,两大产业销量累计440万台,足见体量上的微小。
从产品来看,目前分析铃木的技术研发投入并没有想象中的出色。
传统技术方面,铃木在越野车、家用车技术上的投入并没有那么出色,其传统燃油车最大的特点就是质量相对稳定出色,但技术并未表现出超前的特点。
而新能源产品方面,目前来看铃木更是一无所获。
2019年中国市场调整为新能源赛道,本身也就意味着铃木不具备太强大的产品引导力,即便长安铃木依然选择合作的方式,销量只会越来越少。
与主流市场脱节,是铃木表现出来的状态,技术、产品至少已经无法服务中国市场,我们今天来看2018年退出中国市场的决定,似乎也是对的。
铃木在中国市场30年,取得最大的成绩就是留下了优秀的可靠性口碑,但同样因为产品的长时间边缘化,退出国内市场也见怪不怪。
只是可惜的是,原本可以借助中国市场腾飞,但却惺惺立场,退出国内市场虽然没有影响全球份额,但同样销量折损也较为严重。
相比于2018年全球324万台新车销量,2021年的270万新车销量,依然有20%左右的下滑幅度。
毕竟市场越少,企业的全球抗风险能力就越差。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