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速滑馆“冰丝带”落下帷幕。这是今年首场北京冬奥会测试赛,也是国家速滑馆的首项国际比赛,通过对赛事筹备的“全要素测试”,进一步检验场馆设施、磨合运营管理、摸索办赛规律、提高办赛水平,与冬奥会筹备工作一体推进、统筹安排。
防疫工作始终摆在首位
本次比赛官方训练时间从10月5日开始,正式比赛为期3天,共设12个小项,有来自中国队、韩国队和荷兰队的41名运动员和随队官员参赛。防疫工作始终摆在首要位置,“冰丝带”场馆团队在专业防疫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合理分区、责任到岗”的原则,建立健全场馆层面的防疫责任和监督机制,坚决落实“四方责任”,将场馆根据不同风险等级的客户群的空间及流线,分设“闭环内”“闭环外”两个圈层。制定了完善的防疫方案及防疫手册,做到疫情防控“一馆一策”,确保实现“分区不重叠、流线不交叉、边界须严管、人员不跨区”。本次比赛共涉及60名外籍人员,场馆团队配合属地政府,按照赛时防疫要求,严格做好入境涉奥人员全流程管理。
赛事组织严谨有序
测试赛着重检验场馆的运行管理水平,按照“全要素测试”的原则,为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目标,场馆团队明确了测试要点137条,完成了测试赛场馆基础设施手册运行设计和“一图一表一册”的编制工作。在赛前组织多项演练工作。赛时,场馆团队每日更新运行时间表,综合协调各业务领域工作开展,及时完成信息报送工作,通过测试赛完成各项要点的测试。
此次赛事组织严谨有序,较好地完成了测试内容。中外制冰师合作,仅用10天完成了场馆制冰工作,并根据运动队反馈及时调整冰面状态,运动员普遍对冰面质量表示满意和肯定,多人在这里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比赛过程中,冬奥会计时记分系统得到检验,按照无接触模式进行了12场颁奖仪式。体育展示开展了冰面投影系统、特种灯光等创新工作,呈现了一块更加多彩炫酷的冰面。兴奋剂检测进展顺利,共同为赛事组织保驾护航。
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水平
场馆指挥体系运行顺畅,有效建立了与指挥调度中心、朝阳区组委会、场馆团队等多个层级的指挥体系,确保98%的问题在场馆层面得到解决。物流、餐饮、注册、交通、赛事服务、语言服务、市场开发、票务等服务相关业务领域通力协作,多措并举全面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国家速滑馆运行团队常务副主任周秋瑞表示,测试赛期间中外运行团队协作日趋流畅,赛后将持续完善服务细节,确保各项工作在冬奥会赛时呈现最佳状态。回顾此次参赛经历,运动员们纷纷表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子1000米亚军、韩国选手金俊昊在现场收到了场馆团队的生日祝福。他说:“北京,国家速滑馆,我第一次在赛场上度过生日,我一定不会忘记!”荷兰选手巴特斯说,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机会来“冰丝带”体验一下,她反复说道“非常好。”女子1500米季军、韩国选手朴志偶说自己已经拍了照片,通过社交媒体与在韩国的朋友分享在北京的生活。“今天我上冰比赛了,也会把这些分享给朋友们。”
从10月5日至12月31日,北京冬奥组委将在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举办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相约北京”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开了个好头。(来源:北京晚报记者 陈嘉堃)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