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嘴、眨眼、摇头……打开摄像头对准脸部,通过软件就能实现模拟出符合各种要求的丰富表情。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短视频行业异军突起,催生出一系列“周边”软件,而上述“变脸”APP就因为较强的娱乐性走红网络。但这类使用到人像识别的软件,背后却隐藏着被犯罪分子利用的安全隐患。
10月13日,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南通警方对外通报,在“净网2021”专项行动中,经缜密侦查,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会同如皋市公安局网安大队,成功破获一起新型网络犯罪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斩断一条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重启被限制登录微信账号的黑色产业链。截至案发,该犯罪团伙通过利用“变脸”APP和某款智能手机的安全漏洞,共重启了上万个被限制登录的微信账号,非法获利上百万元。目前,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案发:多个涉诈微信离奇“复活”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日益发达,社交软件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户基数庞大的微信群,便被不少违法犯罪分子用来发广告引流。但散布此类消息的微信号,在被用户举报并经查实后,会被限制登录。
2021年2月,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在侦办多起案件时发现了一个“离奇”现象——一些境外诈骗分子使用的微信账号在已被限制登录的情况,竟然成功“复活”并被重新使用。
根据微信注册流程,每个手机号只能对应注册一个微信号。当涉及到金钱往来、账号安全等敏感信息时,都要通过重重检验,动态人脸识别是其中安全系数最高的一环。诈骗分子身在境外,是如何实现将这些账号批量重启的?
“这些微信账号都是用他人的个人信息注册,重启必须要通过动态的人脸识别核验。”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三大队大队长许平楠说,被限制登录的账号注册者分散在全国各地,且大多都是偏远地区,要想将他们集中起来操作的可能性极小。而重启账号所需要的所有流程都是在网络上完成,是否可能有人从中找到了漏洞并加以利用,从而滋生出专门的 “地下市场”?
2月26日,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会同如皋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抽调精干警力全力开展侦查。
秘诀:“变脸”软件让照片张开嘴
经过研判,犯罪嫌疑人李某旗等5名犯罪嫌疑人很快进入警方视线,由此牵出一个从查询、出售公民身份证信息到制作“三色”人脸动态短视频,为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犯罪团伙重启被限制登录微信账号的黑色产业链。
李某旗等人分布在安徽、浙江等多个省市,平时都是线上交流。2月28日,专案组在安徽安庆、池州、滁州,浙江温州、舟山等地同步开展收网行动,5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现场查获30余部作案用手机、电脑6台,并在电脑中发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
“他们都是自学的网络技术。”具体负责侦办此案的如皋市公安局网安大队副大队长王强伟说,李某旗是最早开始接触这一“行当”,其余4人几乎都“师承”李某旗。
经查,李某旗今年28岁,安徽滁州人,常年在南通生活,虽然学历不高,但对网络技术很感兴趣,并结识了很多拥有共同爱好的网友。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某旗发现有人讨论如何重启微信账号,他觉得这是“生财之道”,决定“拜师学艺”。
“其实重启一个账号并不复杂,最大的难点在于微信的人脸识别环节。”据李某旗交代,当时,为了确保执行操作的是注册该账号的本人,在发起解除限制登录申请时,需要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张嘴这一动作。但看似无法绕过的“防火墙”,只要利用“变脸”软件模拟真人动作,再依靠某款特定手机即可轻松完成,整个过程只需短短几秒钟。
所谓“变脸”软件,是如今火爆的短视频市场催生的“周边”产物,甚至一些短视频平台就内嵌这项功能,用户只要上传人像照片,就能直接由静态转变为动态视频,不同类型的夸张表情都能实现,简单的张嘴更是不在话下。
而另外一个关键点,是某款智能手机的安全漏洞。
李某旗称,这款智能手机经过“刷机”获取root权限(即整个手机系统的最高权限),利用一款视频切换软件,当申请解除限制登录流程进入到要求动态人脸识别时,软件就会读取相册中保存的最后这个视频。只要视频中人像的清晰度达到要求,系统就会判定为这项行为是真人操作,从而顺利完成这项验证。
调查:为犯罪分子批量重启账号
在掌握这项技术后,李某旗就开始在网上招揽客户,并将技术传授给了韦某某等4人。就这样,这5人就组团做起了重启微信账号的“生意”,每重启一个账号,收取100元至200元不等的费用。
南通警方查明,截至案发,李某旗等人共重启了上万个被限制登录的微信账号,非法获利上百万元。如此庞大的账号数量,显然背后有着专门提供账号及公民个人信息者。这些“复活”的帐号,最后又流向了哪里?
据李某旗供述,他在网上发布“接单”广告后,很快就遇到了“金主”——电信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网络淫秽色情等犯罪分子。他们手上掌握了大量微信账号,很多曾用于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或散布赌博、色情网站等非法广告被限制登录。
“重启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这些账号二次发挥作用。”南通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支队长张建说,帮助犯罪团伙重启微信账号是一种新型网络黑灰产,涉及上游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和下游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多个环节,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本案中,李某旗等人为100多个犯罪团伙解除微信账号的限制,助长了这些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社会危害性极大,同时也给增加了公安机关打防网络犯罪的难度。
落网后,李某旗对自己的行为后悔不已。他说,本以为帮助别人重启微信账号的行为性质并不严重,也不会引起公安机关的关注,并没有深想重启这些帐号会引起怎样的后果。
目前,李某旗等5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办理中。
呼吁:加强监管让“脸”更安全
人脸识别技术广泛应用,既促进了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方便了用户生活,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风险隐患。
南通警方侦破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用于合成短视频的图像素材来源,均是居民身份证上的照片。这些 “粗制滥造”合成的视频,除了极少部分因为图片像素较低没有通过校验,软件无法辨别采集到的究竟是真人还是视频信息。这也意味着,只要掌握了简单的技术,就可以轻易突破人脸识别的这道安全防线。
通过这起案件可以看出,“人脸数据”的买卖已经成为不法分子涉足的新型黑色产业,这一点还没有引起软件运营商和用户的足够重视。
如今互联网上多款流行软件都提供合成短视频的功能,而用户往往不多加考虑就会给出授权,让软件后台可以轻而易举地采集到用户的面部数据。在相关监管制度和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不少采集面部数据的软件或者机构并没有完备的安全保障机制,也不具备相应的风险防控能力,一旦这些数据流入地下市场,将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互联网行业不能“野蛮生长”,亟需更多的行业监管和法律约束,应督促相关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展开针对人脸识别的网络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净化数据行业生态,促进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同时,此案还牵涉到大量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些个人信息在地下市场被低价转手倒卖,有的被用于广告推销,有的被用于注册社交账号牟取不当利益,给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造成巨大隐患。在公民个人信息保护这方面,应当以更严厉的手段打击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本案也对公民个人敲响警钟,应增强自身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积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共同守护网络的清朗空间。(通讯员 周海祥 苏锦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校对 李海慧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