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是,刚刚结束的CES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正在取代北美各大传统车展成为最受欢迎的展会。
CES的展示重点也从一般的电子消费品向汽车倾斜——消费者对车辆的智能化水平越来越看重。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汽车的智能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购车的关键因素。
在很多人印象中,造车新势力的智能化水平是远远超出传统汽车巨头的。毕竟,汽车智能化这股风就是造车新势力们给吹起来的。
其实,这是个认知误区。
此魏非彼蔚
不久前,汽车之家发布了智能汽车测试年度榜。
这份榜单告诉我们——在智能化技术储备和智能化水平上,传统汽车巨头的表现丝毫也不比任何一个造车新势力差。
汽车之家这个iV-RATING智能评价体系更偏向于我们现实中的用车场景,考量的很全面,囊括的维度也很多——主动紧急制动AEB和碰撞预警,泊车场景,高速场景,城市场景,交互便利度,功能满足度,场景覆盖度,沟通好感度等8个维度。
在iV-RATING智能评价体系下,汽车之家对18辆主流汽车产品的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进行了全方位测试。
测试结果让人有些意外。
上榜的10款车型中,位于上半区的新势力造车只有小鹏P7,其余4款车均为传统车企旗下的明星产品。
在不少人印象中,智能化水平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魏牌摩卡,居然排名第一。
好巧不巧,一度我们念顺口的“蔚小理”在这份智能车测试年度榜中,同样可以读作“魏小理”。
只是,此魏非彼蔚。
说到底,汽车的智能化就是个技术课题。
新的技术总是可以大幅超越旧的技术,新的车型也总是可以远胜老的车型。
对造车新势力们来说,这没什么不公平。造车就像下围棋,胜负是暂时的,先手的优势可能很快就被后手打破。
想当初,初出茅庐的造车新势力们,动辄便扬言要革传统汽车的命。现在回头来看,它们不过是得了先行的机会红利。
等到传统车企们纷纷转型,大象转身的时候,造车新势力才后背发凉,发现这一局被革命与颠覆的居然是自己。
如果我们想通了这个关节,也就想通了为什么魏牌摩卡能够杀出个智能化的黎明。
咖啡智能系统,就是魏牌在智能化领域的“后手棋”。
凭借着GEEP3 智能架构平台上,咖啡智能系统通过5G可以实现车与环境、车与车、车与家、车与人等所有数据的沟通与即时互联。
在魏牌的出行愿景中,汽车不仅仅是汽车,而是一个全新的出行生态的核心枢纽。
——高速、城市道路、交通灯、停车场、商场、影院、加油站、健身房、家居等等都可以囊括进来,真正实现“人-车-场景”多维度的立体交互。
即便是单纯一个出行愿景的理念,魏牌也不知胜过了多少造车新势力。
核心技术是行的层面,愿景理念是知的层面,知行合一的魏牌,顺理成章的杀入国内汽车智能水平第一阵营。
彻底转型的魏牌
我们都知道,今天的汽车正徘徊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十字路口上。
燃油车时代,各大品牌比拼的重点是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新能源时代,传统的造车逻辑被颠覆,汽车进入“软件定义”的时代。
汽车,不仅仅是出行载具,更是智能第三空间;造车,不仅仅是品牌与品质的PK,更是针对汽车“智能化”的军备竞赛。
魏牌是中国首个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彻底转型的高端智能新能源品牌。这种彻底性表现在丝毫不留念过往燃油车时代的荣耀,甚至不惜剥离坦克品牌。
在2025战略发布上,魏建军明确表示:新能源、智能汽车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引擎,我们已经在这两个领域具备了一定优势,但窗口期非常短,稍纵即逝……中国汽车品牌,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越,只有在这三至五年的时间里,快速放大优势,才有可能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新赛道上领跑。而且留给中国汽车品牌的机会,只有一次。
魏建军的一席话,为魏牌的彻底转型做了诠释。
魏牌之所以敢于勇往直前,彻底转型,还在于长城汽车的天量投入。
去年6月,长城汽车2025战略发布会上宣布:2023年,长城汽车全球研发人员将达到3万人,其中软件开发人才1万人,未来五年,累计研发投入1000亿元。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一家新势力造车,100亿可以起炉灶,200亿可以完成量产,500亿可以基本保证持续经营。
长城汽车仅科技研发一项未来五年就计划投入1000亿,天量投入怎能不换来智能化的后发制人?
魏牌大概率并没有狭隘地把对手锁定在造车新势力们上,但在我看来,这是魏牌对造车新势力的一次截胡,更或者说这是传统车企对造车新势力智能化水平的一场围猎。
这次测试,最大的赢家是传统车企。
它们不仅确立自身智能化优势,更让造车新势力们曾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卖点变得平庸和落后。
毕竟,落后是对比出来的,优秀更是对比出来的。
所以,造车新势力该加油了,而我们也是时候换个眼光重新认识一下传统车企了。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