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乘用车股比放开后,谁会是第一个“吃蟹者”备受关注。2月12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宝马集团获悉,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变更为75%,至此首个由外资控股的传统合资车企悄然诞生。
业内人士表示,股权增持后宝马势必会进一步增加在华投资,推动合资公司的发展在华引入更多车型,并加快与其全球战略接轨推进电动化转型。随着股比开放的到来宝马率先打响了第一枪,也预示着中外合作形式升级进入新阶段。
首个外资控股传统合资车企落地
去年12月27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在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此前,我国已于2018年取消新能源汽车的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对商用车的外资股比限制。随着合资企业限制取消后,华晨宝马成为首家由外资控股的合资车企。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宝马集团在中国的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新合资合同正式生效,宝马集团与其中方合作伙伴的合资合作有效期据此延长至2040年。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表示:“此次的新合资合同以及宝马在辽宁投资项目的获批,是汽车行业开放的最新例证。”
新合资合同显示,宝马集团在华晨宝马所持股份变更为75%,华晨中国间接持有剩余25%股份。对此,华晨中国相关人士表示,华晨宝马已收到由沈阳市大东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出的新营业执照。由于股权转让协议所载的先决条件已全部达成,预期将于今年2月18日落实股权交割。根据协议调整后的股权转让价格为279.41亿元,将在交割时由宝马以现金支付。
早在2018年宝马集团就动了要“收割”更多股权的念头。2018年4月,中国汽车合资公司股比限制被正式确定将阶段性过渡取消。随后同年10月11日,在华晨宝马成立15周年之际,宝马集团宣布,股东双方将延长华晨宝马的合资协议至2040年(2018-2040年)。同时,在2022年之前,宝马集团将以36亿欧元收购华晨宝马25%的股权,届时宝马集团和华晨分别持有华晨宝马75%和25%的股份。
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表示:“这是宝马集团在中国投资的重要一步,我们将继续强化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延续业务发展。宝马集团在中国的成功与合资企业华晨宝马的成长密不可分。”
进一步扩张
25%增持对于宝马集团而言不仅是中国市场利润将进一步提升,对其全球利润的提升也将是助力。
数据显示,去年宝马在中国市场共交付超过85万辆BMW和MINI汽车,同比增长8.9%,夺得了国内豪华品牌销量榜第一名。同时,合资公司也给股东带来可观利润,财报显示,2015-2019年,华晨宝马向华晨中国贡献了269.2亿元利润,且贡献规模呈不断扩大趋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颜景辉表示,合资公司利润非常高,无论对于中方还是外方均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持股比例提升后将进一步提升宝马集团的利润。有报道称,宝马持股比例提升后将给其汽车部门当期财务业绩带来70亿-80亿欧元的积极性影响,并使自由现金流增加约50亿欧元。
不过,利润提升仅是一方面,宝马集团增持股权将加大其在合资公司中的话语权,更好推进在华发展与其国际战略接轨。按照宝马集团规划,计划2025年底完成全球200万辆纯电动车交付,到2030年纯电动车型将至少占到宝马集团总交付量的50%。未来十年左右,宝马集团计划在全球累积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汽车。
为了能实现目标,中国市场就成为宝马集团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汽车行业最大亮点,新能源汽车发展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拉动新发展阶段,中国市场也成为跨国车企转型电动化战略重点。
“华晨宝马今年将迎来再次产能提升。”宝马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位于沈阳大东区的现有工厂目前正在进行全面扩建,此外一座位于铁西区的全新工厂也正在建设之中。宝马集团在中国的生产能力将得以扩展,本地生产的车型品种也将进一步增加,并引入更多纯电动车型进行国产。
按照宝马此前规划,2022年BMW品牌将为中国用户呈现5款纯电动车型,包括创新BMW iX、创新BMW i4以及在沈阳生产的纯电动BMW 3系。此外,首款纯电动豪华旗舰轿车BMW i7将在明年内亮相。到2023年底,宝马集团将在中国市场提供约13款纯电动产品。到2025年,宝马集团在中国市场销量的四分之一将是纯电动车。高乐表示:“在宝马集团面向电动化、数字化和可持续发展的转型过程中,中国作为这些方面的引领者,是我们的最佳选择与最优伙伴。”
在颜景辉看来,持股比例增加后,宝马汽车会加快在华的进一步投资,不仅有利于地方经济税收。同时,更具有话语权后宝马集团可以更好地引入更多车型,提速合资公司的发展,为其全球化转型助力。
“博弈”还在继续
宝马的股权变更尘埃落定的同时,围绕整车合资股比放开各大跨国车企也已“伺机而动”。
日前,Stellantis集团在官网发布消息称,计划将其在合资企业广汽菲克中所持有的股份占比从目前的50%提升至75%。并称“广汽集团与Stellantis集团已同意交易的相关手续,但仍需经监管部门批准”。有意思的是,公告发出后不久,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集团从Stellantis官方网站获悉其关于广汽菲克股权调整事宜的发布,合资双方股东就其合资合作经营以及广汽菲克振兴计划进行了深入沟通与磋商,目前双方尚未签署广汽菲克股权调整的正式协议。从双方公告上来看,对于股比调整并未达成一致,但也已进行沟通,而Stellantis集团率先发出公告也显露出其对股权增持的野心。
不仅是广汽菲克,从去年12月东风以2.97亿元的价格挂牌转让了东风悦达起亚25%股权开始,起亚将控股在华合资公司的传闻就没有中断过,尽管股权转让完成后,合资公司的股权结构变为起亚、悦达汽车集团、悦达投资各持有50%、25%、25%,起亚依旧没能控股,但业内认为这只是短暂的过渡期。今年2月7日,起亚与盐城市人民政府、悦达集团签署扩大投资协议。根据协议,起亚和悦达集团拟组建新合资公司,双方共计划投资9亿美元。尽管增资后股比是否会发生变化目前尚未披露,但从未来合资公司发展来看,外界认为起亚或将成为主导控股企业。
相比能带来高利润的华晨宝马,起亚和Stellantis集团在华的合资公司情况截然不同,销量下滑让股东双方不断向合资公司输血。尽管如此,面对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中国汽车市场,外方依旧不愿放弃。而两家公司对于未来发展已有了初步规划。
目前,Stellantis集团正处于向电动化转型的关键阶段。去年,其宣布将在未来24个月内推出11款纯电动车型和10款插电式混动车型。Stellantis集团相关人士表示,中国战略的细节将在今年3月1日全球战略计划中公布。此外,起亚相关人士也表示,新合资公司成立后,将通过扩大投资、导入新车型、发展新能源汽车、设立出口基地等方式,迅速提升整车销量及产能利用率。根据计划,新公司将在今年4月发布新名称和新品牌战略。业内人士认为,两家企业的外方增持目的,就是要重振中国市场。增持股权后,控股股东能够更好地梳理在华业务板块,为后期发展做铺垫。
北京商报记者 刘晓梦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