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汽车 >

新能源涨价潮背后:凭什么让消费者接盘,谁将是第一个“裸泳者”

时间 2022-03-25 14:59:15 来源:腾讯网  

【本栏目由腾讯汽车与功夫拍案联合出品】

全篇2229 字数 阅读时长 5分钟。

继特斯拉、比亚迪和理想之后,“五菱神车”也宣布涨价了。3月23日夜间,上汽通用五菱将对旗下五菱宏光MINIEV系列车型价进行调整,上调幅度为4000-8000元不等。在五菱之外,3月以来,市场内已经有20多家新能源车企官宣涨价,涉及车型近40款。

比亚迪、小鹏、零跑和哪吒等品牌甚至已经完成了第二轮涨价,幅度从3千元至3万元不等。而从3月10日至17日,特斯拉在不到8天的时间里涨价3次,Model Y后驱版的累计涨幅已经达到3.6万元。二季度电池成本上涨的幅度非常离谱。”理想汽车CEO李想直言道,随后更表示:“当下还没有涨价的,大部分是涨价幅度还没有谈妥,等待谈妥后也普遍会立刻涨价。”

换言之,这波涨价只是开始,新能源车还会有迎来第三轮、乃至第四轮的上涨。当涨价开始成为“常态化”后,增加的成本到底由谁来买单?那些扛不住压力的品牌,又会率先“缴械投降”?毕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式奏响涨价主旋律的同时,行业内部竞争的游戏规则正在悄然发生转变。如何持续吸引广大“刚需”消费者,或许将成为决定未来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关键问题。

这波“涨潮”,为什么要消费者接盘?

电池是本轮新能源汽车集中涨价的最直接原因。事实上,宁德时代自2021年下半年起已经涨价2轮,每轮涨价1万元。对此,宁德时代表示因上游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公司相应动态调整了部分电池产品的价格。除宁德时代外,国内其他动力电池生产商也在涨价。2021年第四季度,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多家电池生产商就已经发布了涨价通知。

本次锂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主要是因为锂、镍价格的疯涨,进而导致新能源车的成本飙涨。在此之后,总要有人为成本上升买单,要么产业吃进去,要么向下转移给消费者。首先是作为产业源头的电池商,去年就已经“放血”了。众所周知,原材料从去年就开始涨价,但大部分成本都被电池厂商默默承接了下来,没有进一步向下游传递。这带来的后果是动力电池厂商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甚至出现亏损。譬如欣旺达的毛利率也从上半年的6%下降到1.3%,同期降幅高达88.81%;孚能科技单季度净利润亏损1.94亿元;国轩高科Q3的毛利也下降59.98%。换言之,原材料前期的涨幅“大头”,已经让动力电池企业“啃下来”了。如今,面对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它们恐怕也是已经“有心无力”。

既然电池商无能为力,作为长产业链下游的车企呢?或许更不济。众所周知,蔚来、理想、小鹏等国内大多造车势力目前都还处于亏损状态,每年亏损都是论亿计。如果今年再度承担原材料和补贴退坡的成本,可能还得多亏几个亿,即使管理层肯,估计投资者也不肯。再者,补贴退坡和积分降价,也让新能源车企们的收入极大锐减。因而,面对上游涨价和政策的两面夹击,即使是车企也无力让利,那结果只能是把成本传递到消费终端。

涨价之后,也引申出另一个问题——新能源汽车是否有性价比可言,消费者是否会买账?

在功夫汽车的理解中,涨价肯定不是“好方案”,毕竟涨得少还是会亏,涨得多消费者也不会被动接盘。其次,不仅是价格飙涨,部分新能源车新能源交车时间普遍拉长。多个品牌的产品提车周期已经超过10周,部分热门车型甚至需要等待4~5个月的时间才能够提车。比亚迪、广汽埃安、长城欧拉、吉利几何等品牌的热门车型提车周期均超过3个月。在服务不见长的情况下,还得涨价,不就是变相抑制消费需求?多方因叠加不难看出,未来新能源市场的发展挑战颇多。而这次新能源汽车的集体涨价,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车企对于消费者接受程度底线的一次“试探”。

“涨声”不断,谁是“裸泳者”

当然,无论“试探”的结果如何,价格上涨对于新能源市场的冲击是必然的。车辆终端售价上涨,特别是对于本就以性价比为主的新能源车而言,几万元的差价将直接影响到用户的选择。而这次“大涨潮”中,相对于传统车企,尚未盈利的新造车势力,无疑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在造车新势力本身销量有限的情况,如果“试探”结果不佳,可能就直接陷入了“涨价卖不出和不涨价亏本”的窘境。

在此之后,必然会有些些扛不住压力的品牌,开始走下坡路。因而,如何“涨价”兼具“性价比”,同时“走量”,这可能是造车新势力未来一段时间需要解决的核心命题。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由哑铃型向橄榄球型转变的未来,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提高差异化产品竞争力,才能在高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获得稳定的份额。

毕竟,新能源车这门生意,资金投入大、生产周期长、技术挑战多,供应链、政策上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击垮一家新势力。归根结底,只有多卖车,形成一定的规模,才能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此外,如何利用好资本热潮输送的“粮草和弹药”,提升企业的研发实力、持续融资能力、产品迭代速度以及产业链整合力,也是造车新势力需要思考的问题。因而,能否拿到通往新能源汽车成熟市场的入场券,不成为“裸泳者”,就需要看它们能否跑得比市场更快一些。

功夫拍案

在经过了新能源车两轮上涨之后,无论是市场情绪亦或政策层面都已出现了变化。功夫汽车从各大汽车社区了解到,对于焦虑是否第一时间购买电动汽车的用户而言,等一等似乎也开始成为一个“优选项”。这也意味着,在价格飙涨当下,“等等党”的群体将越来越大。但是,消费者等得起,造车新势力可等不起。在新能源市场快速发展的当下,造车新势力可还要跟时间赛跑呢。

标签: 新能源涨价潮背后凭什么让消费者接盘 谁将是第一个裸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