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网
当前位置:首页>热点 >

速递!吃多会变笨,加热会中毒!味精到底能不能给孩子吃?

时间 2023-04-12 20:03:01 来源:顶端新闻  

说到“味精”“鸡精”,大家都不陌生,厨房里必不可少的调味料,加一点就好鲜好鲜~

所以,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做辅食或者做饭时,喜欢加一点味精,食物更美味,孩子才能吃得多。

不过,在提倡“少油少盐”的今天,孩子盐都要少吃,那味精还能吃吗?还有“儿童味精”是不是智商税呢?


【资料图】

以及老一辈说味精是化学合成的,吃了会变笨,加热会致癌,这是真的吗?

1.孩子能吃味精吗?

味精的生产并不是传言中的“化学合成”,而是由淀粉、玉米、糖蜜等食物发酵酿制,纯度能达到99.9%,是正儿八经的绿色食品。

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其中谷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必需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一。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的天然谷氨酸,比如乳制品、肉类、鱼类等。

图源:自己拍的

含有谷氨酸的食物(包括味精)在食用之后,几乎都会被转化为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和蛋白质合成的原料,并不会在体内发生沉积。

相关专业机构(JECFA)也曾证实,饮食中添加的味精和天然食品中含有的谷氨酸并不会让婴儿出现不良反应。

但是,这并不能代表孩子在吃味精时可以无所顾忌,因为味精中还有“钠盐”。

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制定的《中国居民膳食常量元素参考摄入量》来看,不同年龄段每天钠元素的摄入量上限如下图所示:

图源:中国营养学会

所以,我们建议:

6个月以内的婴儿,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钠含量已经满足身体需求,不必再添加其它含钠调味品。

6个月~1岁的婴儿,母乳或者配方奶中的钠元素,再加上辅食中含有的钠,也同样不必再添加其它含钠调味品。

1岁以后,孩子的肾脏功能慢慢成熟,能够代谢更多的钠,但考虑到各种含钠食物和食盐的添加,孩子每日摄入的钠已经足够,味精在此时最好不吃。

3岁以后,孩子的饮食基本和成人没有区别,但也要注意减少钠的摄入,味精要少吃。

因为婴幼儿时期摄入的钠过多,不仅会加重孩子肾脏的负担,还会让孩子变得重口味。长期高钠饮食会增加儿童肥胖的概率,也会增加成年以后患高血压疾病的风险。

所以总结下来,就是孩子可以吃味精,但是要分年龄段,而且要少吃!

2.味精和鸡精哪个好?儿童味精是不是智商税?

很多家长看到鸡精包装袋上印着一只小鸡,便会误以为鸡精是鸡肉做的,更营养也更健康。

但其实鸡精是一种复合调味品,主要成分还是味精和食盐,鸡精的“鲜味”还是由味精或者说是由谷氨酸钠提供的。

图源:自己拍的

包括从营养的角度来说,鸡精和味精的营养价值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味精的成分反而更简单,更纯粹。鸡精大多还会添加一些助鲜剂(可食用)、膨化剂(可食用)、香精(可食用)、色素(可食用)等。

图源:自己拍的

至于一些标榜着“儿童味精”的产品,其配料表第一位依旧是食盐,其次是菌菇粉。

虽然成分表中没有了味精,换做各种蘑菇中含有的谷氨酸钠来保证鲜味,但实际上营养价值和味精、鸡精并没有什么区别。

图源:自己拍的

家长们在购买时,只需要看准产品后面的“营养成分表”,了解每份产品含有多少钠元素,选含钠少的那个就行。

3.味精吃了会变笨,加热会致癌?

之所以有“味精吃多了会变笨”这样的传言,还是因为味精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钠。

谷氨酸钠本身是一种神经递质 ,所以很多人认为其存在潜在的神经毒性,吃得多了,就会慢慢变笨。

但相关动物实验数据表明,即使给老鼠使用了10倍日常饮食计量的味精,老鼠的行为也没有发生异常。

以及国内外许多权威机构都做过味精的各种毒理实验,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发现味精在正常使用范围内对人体有任何危害的依据,也就是说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至于味精加热后会致癌,是因为味精在长时间高温情况下会转变为焦谷氨酸钠。

但这种物质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它对人体有害,只是丧失了味精原有的鲜味。

所以,食用味精并不会让孩子变笨,加热之后也不会致癌。只不过在烹饪过程中,需要在食物快出锅之前再放味精,这样才能保留味精的鲜味。

最后,希望看完这篇文章的大家,理智对待味精,克制食用,做到低钠饮食,健康饮食!

标签:

相关阅读RELEVANT

  • 版权及免责声明:

内容搜集整理于网络,不代表本站同意文章中的说法或者描述。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做任何保证或者承诺,并且本站对内容资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请读者自行甄别。如因文章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邮箱:43 520 349@qq.com 进行删除处理,谢谢合作!